《诗经》宾语前置情况探析
2020-07-08樊凯宁
樊 凯 宁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其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文学的源头,是先秦重要史料经典,同时也保存了西周前后时期的语言文字材料,其语言基本能代表这一时期汉语的实际状况,是研究先秦语言的宝贵资料。
《诗经》的宾语前置现象历来备受前人先贤的关注,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韩晓光、钟如雄、伍桂蓉、殷国光、朱淑华、高锐霞等学者相继探讨过《诗经》中的宾语前置情况。前人的研究多关注现象,但对具体类别的出现原因却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对《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进行语料搜集时,笔者发现,前置的宾语大多数都是代词或者名词,因此,在进行条件归纳时笔者主要从代词性宾语以及名词性宾语两个角度出发,对《诗经》的用语规则进行探析。
1 代词性宾语的前置情况
1.1 陈述句
1.1.1 代词——动词宾语前置
《诗经》中的陈述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中,能够充当宾语的代词有“是”“之”“尔”“来”“予”等(见表1),少数地方使用“子”“自”“斯”。如《小雅·信南山》:“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是,一般表达为“这”,指瓜。剥,动作,即切开。菹,也是动作,指腌菜。“是剥是菹”在现代汉语中应表述为“剥是菹是”,即“切开瓜并腌瓜,将它供奉给祖先”的意思。又《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亦,是语助词。孔,甚。固,巩固。现代汉语应表述为“亦孔固之”,即“上天巩固您的政权”。又《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尔瞻”即“瞻尔”。王力《古代汉语》中认为:“具,俱、都。尔瞻,看着你。注意:这不是否定句,但代词宾语却放在动词之前。”[1]又《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来,是。旬,通“徇”,当众宣誓。古时册命大臣于宗庙中进行仪式,并向百官宣示。又《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极焉。”俾,使。靖,谋划,治理。之,指国事。极,殛的假借字,放逐。即“当初让我来一同商量国家大事,如今却要放逐我”。又《齐风·鸡鸣》:“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无庶,也就是“庶无”的倒文形式。庶,即庶几,大概,包含希望的意思。憎,指憎恶,讨厌的意思。予,即与、给。“无庶予子憎”可翻译为“庶无予憎子”。《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自己。悼,伤心。“躬自悼矣”即“躬悼自矣”,“独自伤悼”之意。又《小雅·节南山》:“式月斯生,俾民不宁。”程俊英《诗经译注》认为,月,抈之省借,折断,扼杀之意。生,指生灵,即人民。程认为“式”为句首语气词,而“斯”为语气词,“式月斯生”即“抈生”。[2]351王力认为,“式月斯生”也就是“式月生斯”。式,此处可认作句首语气词;月,表示行动的频率或经常的意思。斯,可用来指代指代上文“不吊昊夭,乱靡不定”的乱,代词宾语前置。月生,即“月月产生”或“每月下降”;高亨《诗经今注》注:斯,是也。[3]此句指每月都有乱事发生。
表1 《诗经》代词——动词宾语前置频率表
陈述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句例中“是”+动词结构和“之”+动词结构占了大多数。
指示代词“是”在做动词的宾语时一般都要前置,这种句式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韩晓光认为这大约和《诗经》本身的韵文性质有关。[4]指示代词“是”在动词前面作宾语的格式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类:
(1)“主+宾+动”式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鄘风·君子偕老》)据程俊英《诗经译注》:“象服”亦名袆衣,即画袍,这儿指“王后之服。”[2]81宜,适合。是,这里指宣姜。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大雅·崧高》)营,经营、办理。“是营”即“营是”。
(2)“宾+动+宾+动”式
这种格式出现频率较高,约占52%。这种句式大多表示对同一主语的两种先后发生的不同处置动作的接连表述。
观察例句,可以发现,这种句式《国风》中仅有1例,即《周南·葛覃》:“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刈,割。濩,煮。是,这里指葛。意思是“割了葛草拿去煮,做成夏布置衣裳。”
《雅》中共9例,如《小雅·常棣》:“是究是图,亶其然乎!”究,深思。图,考虑。是,这里指上文所指“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颂》中共3例,如《商颂·殷武》:“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是,即上文所指的松柏。断,砍伐。迁,搬动。虔,砍削。方,据程俊英《诗经译注》,即是。[2]666故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当是“断是迁是,斫是虔是”,意思是“锯断松柏搬回去”。
这儿笔者做出些许猜测,针对《诗经》的分类标准,郑樵认为“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5]《风》主要由从地方采集的民歌汇总而成,一般来说具有较为浓厚的口语色彩,也表现为语序的变化较为灵活,而《雅》《颂》则用于朝廷记录史实或者祭祀大事,风格严肃整饬,这种整齐对偶的句式用得也就相对较多。
(3)“状+宾+动”式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小雅·小旻》)具,通俱。违,违背。“是违”即“违是”。
“平平左右,亦是率从。”(《小雅·采菽》)据程俊英《诗经译注》:“亦,发声词。率,遵从。”即“亦率从是”。[2]446
1.1.2 代词——介词宾语前置
钟如雄认为,汉语当中凡是存在介词功用的词,其最早用法均为动词性质。[6]《诗经》当中能够用于前置宾语的介词只有“以”和“用”两类,用于前置的宾语也只有“是”,其余代词皆没有发现这样的用法。因此,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体现为“是以”“是用”两种固定格式,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因此”,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共发现16例。
其中“是以”5例,如:《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又《小雅·裳裳者华》:“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是用”11例,如:《小雅·四牡》:“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又《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是用”与“是以”不管是在意思表达还是结构形式上,都无甚差别,在后世的使用中,“是用”的用法逐渐消失,“是以”则得以保存并存在连词化的倾向。钟如雄认为,由于“是以”常常用于因果复句之中,所以渐渐由介词结构嬗变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是以”在《诗经》中正处于由临时性的组合向定形化方向发展的过渡时期。
1.1.3 复指——代词宾语前置
《诗经》中的陈述句存在用“之”等代词将宾语提前的情况。例如:《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据程俊英《诗经译注》:“伊,惟。来,语助词,无义。堲,爱。”[2]61“伊余来塈”即“堲余”。又《唐风·羔裘》:“维子之故!维子之好!”维,同“惟”,只。子,指上文所指的这个大夫。故,借作爱。好,动词,与某人相好的意思。这两句都是同你交好的意思。
1.2 疑问句
1.2.1 代词——动词宾语前置
《诗经》中,疑问代词“何/谁”充当宾语前置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王力先生在讲解疑问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在上古时期的汉语中的相关使用时认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没有例外。”在对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这一论述是基本符合的(见表2)。例如《鄘风·载驰》:“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因,依靠。极,至,带兵到别国救难叫做“至”。“谁因谁极”即“因谁极谁”。又《唐风·駂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怙,即依靠。靡,即无,没有的意思。盬,可认为止息。艺,指种植。“父母何怙”也可看做“父母怙何”,意思是“父母能依靠谁呢”。
除了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诗经》中还存在一些不是很常见的疑问代词,比如“害”“爰”等。例《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害,读作“曷”,何,哪些。“害浣害否”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浣害否害”,即“洗哪些衣服,不洗哪些呢”。又《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据程俊英《诗经译注》,“爰”与“于何”“于以”同义,即“在哪里”,“爰居爰处”可以翻译为“住在哪里歇在哪里”[2]52。
表2 《诗经》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频率表
1.2.2 代词——介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谁”与介词“以/用/为/与”的搭配也是较为常见(见表3)。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角,鸟嘴。“何以”即“以何”,“凭借什么”的意思。又《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臧,善、好。在《诗三家义集疏》中,王先谦认为,“何用不臧,犹言无往而不利”[7]。又《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谁与”即“与谁”,“同谁相伴呢”。又《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虺,毒蛇。蜴,四脚蛇。 又《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艺黍稷。”“何为”即“为何”,“从前开荒为的什么?我种的是高粱和小米”。又《小雅·小弁》:“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辰,时运,运气。安,哪里。即“我的好运气在哪里”。
表3 《诗经》疑问句中代词——介词宾语前置频率表
在作介词“自/于”的宾语时,“何/以/焉/胡”一类疑问代词不可以前置,只能放在后面,在《诗经》中这条规则适用于绝大多数场合。例:《召南·采蘩》:“于以采蘩?”又《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又《小雅·小宛》:“握粟出卜,自何能榖?”又《小雅·正月》:“哀我人斯,于何从禄?”又《小雅·白驹》:“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除此之外,关于“何”的位置,可以放置在宾语前,也可以放置在宾语后。前置的情况在前面已经提过,例如《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不平谓何!”赫赫,显赫盛大的意思。师,即太师。尹,指周的贵族尹氏。程俊英《诗经译注》:谓何,即为何。[2]350现代汉语可翻为:“赫赫有名的尹太师,为什么办起事来这么荒唐?”“如何”的后置情况则非常常见。例如《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小雅·隰桑》:“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钟如雄认为,“如何”的结构正处在习惯连用而尚未凝固成一个词的嬗变阶段。[6]
1.2.3 复指——代词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除了代词放在动词和介词前面前置,还会出现用“之”或“云”等代词复指的情况。例如《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又《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这两处用法相同。云,是句首发语词。“云谁之思”也就是“思谁”。又《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伊,也是发语词。云,这儿则充当疑问代词,“伊谁云憎”即“憎谁”。又《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伊谁云从”即“从谁”。
代词“之”和“云”在《诗经》里就已经具有复指前置疑问代词宾语的作用了。
1.3 否定句
在统计了否定句中的宾语情况后可以了解到,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情况占绝大多数(见表4)。
表4 《诗经》否定句中宾语前置频率表
可以将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大致归纳为“否定词+代词+(状语)+动词”的句式。例《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不我顾”即“不顾我”。又《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不我思”即“不思我”。又《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莫我敢承”即“莫敢承我”,这里的“敢”即状语。
“不”字句中宾语后置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例如《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其中“知我”是个动宾结构,放在否定句中按照先秦惯用语序应该是“不我知”。这儿可以发现,先秦的语序已经有向“主+动+宾”转化的趋势了。
“莫”字句以及“无/毋/勿”字句在《诗经》中也是以前置为主。例《鄘风·蝃栋》:“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又《王风·葛藟》:“谓他人母,亦莫我有!”又《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又《郑风·遵大路》:“无我恶兮,不寁故也!”又《小雅·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暱焉。”
这两类各存在宾语后置的情况,即《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又《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又《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整部《诗经》笔者只找出3例。
除此之外,否定句中还存在利用“有”“之为”“或”“云”等代词将宾语提前进行复指的情况存在。例如《鄘风·载驰》:“大夫君子,无我有尤。”“大夫君子”指当时许国的当权者。“无”同“毋”。“有”同“又”。“无我有尤”即“无尤我”,是许穆夫人对许国当权者的要求和呼告,即“不要反对我回国”。又《邶风·静女》:“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即非。女:同“汝”,指荑草。又《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或,即有。承,是继承的意思。后一句用现代汉语可表述为“没有不继承您的”,旨在歌颂君主。又《大雅·抑》:“无曰‘不显’,莫予云觏。”云,语助词。觏,看见。“莫予云觏”即“莫觏予”,“不能看清我”的意思。
按照先秦惯例,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应当前置,但通过考察《诗经》可以发现,否定句中的宾语已经有后置的趋势。
2 名词性宾语的前置情况
除了代词性的宾语,还有名词性的宾语存在。笔者在此将名词性的宾语的前置条件分为直接前置和间接前置两种类型。
2.1 直接前置式
直接前置即不需要借助其他词语而直接将名词性宾语放在介词或动词前面充当状语,这种宾语的前置条件只限制于“以”。
在《诗经》中,符合这种条件的例句笔者共找到8例。如《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即“以秋为期”,将秋天作为约定的期限。又《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也就是“以昏为期”,将黄昏当做约定的期限。又《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杂佩,即珠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当是“以杂佩赠之”“以杂佩问之”“以杂佩报之”。又《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墓门是陈国的城门之名。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天问》王逸注曰:‘晋大夫解居父聘吴,过陈之墓门。’墓门,盖陈之城门。”[8]斯,劈开。这句话是指:“陈国的城门口有棵酸枣树,拿起斧子将它砍掉。”又《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讯,借作“谇”,警告,责骂。毛诗原作“讯之”,“之”字在《列女传》《广韵》《楚辞补注》引诗中都写作“止”,程俊英认为这儿是传误,应当作“止”,和上句的“有鸮萃止”相应。[2]236“歌以讯止”即“以歌讯止”。
2.2 间接前置式
间接前置即借助代词“之”“是”“斯”“来”等指示代词复指来达到将名词性宾语前置的目的(见表5),这种句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强调宾语。
表5 《诗经》宾语间接前置频率表
根据语料可以看出:
可用于复指的指示代词类型较多,也较复杂,但总的来说,“之”字句、“是”字句、“来”字句三种句式出现频率最高。这种利用指示代词复指的情况与代词性宾语前置中“代词+动词”结构必须仔细区分,很容易混淆。例如《邶风·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勖,勉励。“先君之思”即“思先君”。若理解成“先君思之”则会对整篇的理解造成障碍。又如《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冒,覆盖,笼罩。“下土是冒”即“冒下土”,即“光辉普照大地的意思”。又《郑风·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翱翔,指驾着战车遨游。又《大雅·皇矣》:“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省,指视察。其山,是指周朝时的岐山。柞棫、松柏,都是树名。斯,为语助词。兑,直立的意思。“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即“拔柞棫,松柏兑”,意思是“拔光柞棫这些树,松柏直立显挺拔”。一样的句式存在不同的翻译结果的原因在于动词对名词是否有处置义,有,这个名词则为宾语,没有,则为主语。又《小雅·四牡》:“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谂,在古代谂和“念”是同音假借字,程俊英对此句的翻译是“唱支歌儿诉衷肠,日夜思念我亲娘”[2]281。又《小雅·伐木》:“民之失德,干糇以愆。”干糇,本意是干粮,这里可以泛指粗陋的点心。即“人民为什么失去朋友之间的友情,是招待不周的过错”。又《小雅·出车》:“赫赫南仲,玁狁于襄。”玁狁,古代族名,又叫犬戎。襄,通“攘”,扫除。又《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万邦,指众多的诸侯国。宪,发,榜样。又《大雅·旱麓》:“岂弟君子,福禄攸降。”即“降福禄”。又《小雅·宾之初筵》:“笾豆有楚,殽核维旅。”笾、豆都是古代装食物的器皿。有楚,即楚楚,摆设整齐的样子。殽,指鱼肉盛在豆里。核,指干果盛在笾里。“维”即“是”。旅,指陈列。“殽核维旅”也就是“旅殽核”。又《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忌,恨。“维予胥忌”即“维忌予”。又《周颂·烈文》:“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崇,尊敬。此句存在争议,程俊英给出的翻译是“莫在你国造大孽,我王对你才尊重”,[2]601程认为“王”是尊敬的主语,而伍桂蓉则认为“王”应当是“崇”的宾语,翻译为“尊重你国的君王”。[9]这里,笔者更赞同伍桂蓉的意见,因为这篇《周颂·烈文》的主旨普遍被认作是成王祭祀先祖时诫勉诸侯的诗,整篇的语气指向对方,这儿的“王”翻译为诸侯则更准确一些。
在前置的名词前,加上句首语气词“维(唯)/伊/匪”等可构成复合结构。例如《小雅·巧言》:“匪其止共,维王之邛。”又《小雅·大田》:“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又《大雅·大明》:“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又《小雅·小旻》:“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又《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贻罹。”这种复合结构使得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明显。
3 结论
笔者将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代词性宾语前置,一类为名词性宾语前置。代词性宾语前置共203例,具备前置条件而没有前置的共40例。
由于代词性宾语前置可以从陈述句、疑问句和否定句等句类角度进行下分,根据数据可以知道,《诗经》中在陈述句中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共有54例,总的占比为73.97%。而代词充当介词宾语并前置共有16例,占比为21.92%。用指示代词进行复指共4例,占比4.11%。在陈述句当中,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占主流。
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并前置共23例,宾语后置的情况则没有发现。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并前置共25例,后置共26例。用指示代词进行复指共6例。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概率为100%,作介词的宾语并前置的概率为49.02%,后置的概率为50.98%。运用指示代词对疑问句的宾语进行复指使之提前的情况比较少。
否定句中“不”字句前置51例,后置11例。“莫”字句前置16例,后置2例,“无/毋/勿”字句前置5例,后置1例。用指示代词复指共4例。在否定句中,宾语前置依旧占主流,但已经开始出现宾语位置后移的情况。
名词性宾语前置共121例,其中直接前置式共8例,间接前置式共113例。名词性宾语前置大多需要复指代词的帮助。
《诗经》中风、雅、颂的分类以音乐为依据,“风”为“风土之音”,“雅”为“朝廷之音”,“颂”为宗庙之音。私以为“风”近乎当今的民歌,语言接近口语,通俗活泼。“颂”则类新闻联播的文字稿,端庄肃穆,“雅”介于两者之间,近似于书面语,既有生动的句式,又不乏严肃。
观察表格,可以发现,“风”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类型出现较多,这与“风”保有浓郁的口语特色有关。“雅”中各类分布匀称。“颂”中“是+动词+是+动词”结构使用较多,这大概是因为这种结构更为整齐,便于押韵,适合铺陈排比,有利于营造一种庄重的气氛,故在严肃的场合使用较多。除此之外,“颂”中运用“是”字句将名词性宾语提前的情况出现频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