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医嘱分析
2020-07-08丘远聪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惠州516001
丘远聪(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惠州 516001)
中成药在临床上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低以及方便携带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西医对中医辨证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区别,导致临床医师在使用中成药时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导致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料来源某院2018年1—12月共12个月各科室出院病历。
1.2 方法:每月随机抽取全院各科室出院病历150~200份,以药品说明书为第一参考,对说明书以外的用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新编药物学》(第18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用药医嘱进行综合点评[1,2]。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抽取的2160份医嘱病历中,有173份病历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总抽查医嘱比例为8.0%,其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病历30份,占不合理用药病历的17.3%。见表1。
表1 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病历分类统计
2.2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2.2.1 适应症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是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项,由于医师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辨证论治的知晓程度不一,导致中成药在使用时容易适应症不适宜,如:诊断为①左肾结石;②泌尿道感染,开具海昆肾喜胶囊。海昆肾喜胶囊主要用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此处用于左肾结石和泌尿道感染,属适应症不适宜。再如:诊断为骨质疏松;开具血塞通软胶囊。血塞通软胶囊主要用于脑路瘀堵,中风偏瘫,心脉阻,脑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用于骨质疏松,亦属适应症不适宜。
2.2.2 联合用药不合理:部分中成药虽然成分不同,但功能主治相同,联合使用容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在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的同时口服脑栓通胶囊;两者均有活血袪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两者同时使用容易增加脑出血的不良反应,两者选其一即可。如:诊断为:大脑动脉栓塞;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的同时口服脉血康胶囊,两者均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同时使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两者选其一即可。
2.2.3 重复用药:如:诊断为肾功能损伤同时口服金水宝片与百令胶囊,两者有效成分同为冬虫夏草提取物,同时使用属于重复用药。又如:诊断为冠心病同时开具通心络胶囊与脑心通胶囊,两者药效相近,同时含有水蛭、全蝎等中药成分,同时使用属于重复用药。如:速效救心丸和复方丹参滴丸的联合使用,二者所治疾病均为心绞痛等(西医)、气滞血瘀型胸痹(中医)冠心病,两者无论从中医的证型还是西医的疾病上均完全相同,属于重复用药。成分重复叠加容易导致中毒现象发生,如:合并出现胸痹心痛病和咽炎时,医师同时开具六神丸和麝香保心丸,由于两药同时含有麝香和有毒性中药蟾酥等成分,且六神丸中含有毒性中药雄黄,两者长时间服用容易导致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3,4]。
2.2.4 中西药联用不适宜:临床上常会有很多中西药联用现象发生,中西药联用大部分会带来协同作用,但若联用不当,会发生拮抗作用,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如西药地高辛、噻嗪类利尿药与含强心苷蟾酥的制剂喉症散、六神丸等合用,可能会造成强心苷中毒;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镇静药(如艾司唑仑、苯巴比妥等)与如通宣理肺丸或蛇胆川贝液等含氰苷的中成药合用,容易造成呼吸抑制,甚至呼吸衰竭;异烟肼(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呋喃唑酮、与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止咳定喘丸、平喘丸等(含麻黄类成分)合用可能会诱发高血压危象,甚至脑出血。
3 讨论
通过对上述某院2018年病历点评中出现的中成药不合理应用问题的汇总分析可以看出,部分临床医师还未完全掌握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指征,如何合理正确应用中成药是目前医师(尤其是西医)和药师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医院管理方面可尝试开展“西学中”培训,通过培训使临床医师了解基本的中医药知识,便于更好服务临床诊疗;同时加强中成药的培训与监管,加大抽查力度,通过抽查病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临床医师,并对同类常见的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通报整改,以促进临床用药水平提高;临床医师也要不断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对临床药师而言要增强审核病历和指导用药的能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目前医保局对合理用药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中成药以及重点监控品种的使用方面,有一定的使用规范要求;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随时会影响医保结算,与医务人员的绩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正确合理应用中成药,才能防止药品资源浪费,确保中成药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进一步保障疗效安全,提升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