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的视觉多维呈现策略分析

2020-07-07郑香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策略

郑香

【摘 要】从本质上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类学科,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来展示。小学美术课堂在经过改革创新之后,许多教师将视觉多维呈现理论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多维视觉。本文将深入探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视觉多维呈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视觉多维呈现;策略

所谓视觉多维呈现,是指将视觉效果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方法呈现出来[1]。多维度的视觉呈现不仅能够充分展示美术作品的魅力,还能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视觉多维呈现对小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视觉环境、展示创造过程以及持续视觉体验等方式提高美术课堂效率和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美术作品

多媒体是一种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为一体的现代教学设备,它既可以将美术作品以多种角度呈现,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优美外观以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又能将抽象的美术概念具象化,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并從中获得深刻体会与文化积累。例如:教师在上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变化无穷的线条》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理论知识及其运用。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线条在美术中的基本知识,也就是绘画是由许许多多根线条构成的。然后,教师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画出粗细不一的线条,并通过动画技术,将静止的线条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四边形、三角形等简易的图形,以及人体、动物、花草等复杂的图像。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所展示的绘图过程,在自己的绘画本上利用线条画出任意图形,以提高学生对线条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加深其课堂印象。

二、结合日常生活展示视觉效果

艺术来源于生活,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基于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对现实环境的仿写和提升。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喜欢鲜艳的色彩和千奇百怪的形态,而美术课堂正好能满足其这一年龄阶段的猎奇需求。因此,教师在教授美术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文之美[2]。例如: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在课后拍摄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或者具有重要意义的图片,并写明拍摄的原因,如:拍摄公园里的桃花,是因为花开正盛,芬芳美丽,并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拍摄一家人吃饭,是因为这代表亲情和团圆,让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情;拍摄庭院里的一口水缸,是因为这里记录着父辈、祖辈的美好回忆,并且发生过许多美好回忆,让人印象深刻。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呈现,能够让自己的美术作品更有意蕴。

三、创设视觉化的教学环境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国内外艺术家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蕴意丰富、魅力十足的艺术作品,值得学生不断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用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经典著作,以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其美术视野。另外,最好要选择色彩鲜明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选用著名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先向学生普及梵高的基本信息以及艺术成就,然后交代《向日葵》的写作背景和内涵蕴意,让学生对这幅作品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欣赏并模仿这幅作品,让学生对这幅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并且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四、展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展示艺术创作过程是培养学生多维度视觉呈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观看其他大师的艺术创作过程,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实践创作能力,并且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解能力以及审美水平。例如:教师在教授水墨画的绘画技巧时,可以先简单地概括绘画水墨画的理论知识。其次,教师可在屏幕上播放国画画家的网络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画家的绘画过程、笔法运用以及创作状态,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对其进行模仿。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维持学生持续性视觉体验

单一的艺术作品呈现虽然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艺术视觉冲击,但是不利于长期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提高其艺术创作水平。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展示一系列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能够维持长期性的视觉体验,并从中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牡丹花的绘画技巧之前,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的牡丹摄影作品以及绘画作品,让学生对牡丹的各种画法拥有大致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绘画图片中的典型作品,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构图、明暗、色彩、线条、留白、衬托、详略等绘画技巧,让学生在形成大致印象的基础上,对绘画进行系统的学习。

六、结语

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审美基础的重要课程,对其日后的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美术作品、结合日常生活展示视觉效果、创设视觉化的教学环境、展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维持学生持续性视觉体验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及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潘佼妹.小学美术课堂的视觉多维呈现方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69~171.

[2]陆雅娟.优化教学策略,开启小学美术之门[J].好家长,2018(05):242.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