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造力打造儿童独特的绘画视角

2020-07-07郭鑫鑫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美术活动创造性

郭鑫鑫

【摘 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象力正在逐渐消失,这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它仍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让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品质——创新意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退化现象呢?追本溯源还是“教”与“学”的问题。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拥有独特的绘画视角、丰富的表现形式,本文试从“发扬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情境教学、借助经验、启发式谈话等策略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活动;创造性;探索能力;培养

虽然我们都知道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对学生的美术作品没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阻止甚至呵斥学生乱涂乱画,认为他们非常顽皮,浪费美术工具材料。在教师的责骂下,学生原本享受绘画的快乐心情荡然无存,新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也受到压抑。学生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教师的维护和发扬,那么如何在美术创作中尊重学生,让他们有积极的创作欲望,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就要求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天性。

笔者所教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美术课上笔者让小朋友们随心所欲地画画。当然,不同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结果,45份作业中画的内容都不一样,但是不论画了什么东西,其中必有太阳,还有几朵白云。画有太阳的居然有39份之多,所占比例高达86%。从调查的画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太阳的描绘非常相似。大部分的学生画在背景的天空上,如果这张画画得很饱满,他们可能会把一个或半个太阳画在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然后用直线画出太阳的“光芒”。太阳的形状和颜色也比较简单,没有个性。

笔者仔细想了想,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在幼儿园教育中受教师的影响画的太阳比较简单,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学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学生就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对美术也没有任何期待,久而久之,成长中的孩子们也会变得像我们一样无趣。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拥有独特创造力和丰富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变得更好、更快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一、运用情境教学,丰富想象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每次课堂导入时,笔者会根据课本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情境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难度,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教师要传授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予以接受,学生能更加深入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笔下的作品不仅生动而且富有个性,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创作能力。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尽量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笔者经常用讲谜语、说故事、做游戏、营造氛围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情境,明白道理,在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如《茶香四溢》这一课,笔者把学生分成八组,每一组学生的桌上放了一把茶壶并用布盖住,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从触感中辨别是什么物品。学生在摸的时候就能了解到茶壶的结构、材质、造型上的区别。在用泥巴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亲手体验制作茶壶,获得了极大的体验。最后笔者还带了各种茶叶泡给学生喝,让他们在品尝的同时又了解到了茶叶的分类。这种设置悬念的教学情境使整个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兴致高昂,加深了对各种茶壶的理解,创作出了一把把造型各异的茶壶。再如《京剧脸谱》这一课,在上课开始之前,笔者播放《唱脸谱》。学生进入美术教室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京剧氛围,在歌曲中就能了解到各个人物脸谱不同的色彩。最后作品展示的时候笔者带了几套京剧的服装让他们试穿,演一演京剧中的一些动作,学生热情高涨,愉快的氛围在教室里久久不能飘散。

二、借助生活经验,拓展创作空间

在画画的过程中,有时候教师无论怎么说学生都不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将绘画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学生的头脑中立刻会有一个初步的构思,知道如何下笔,所以生活经验带给我们的灵感是取之不竭的。同样,我们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也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索,仔细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创造美,在美术活动中发挥无限的想象力。

例如在一次美术创作活动中,笔者让学生以《我家的厨房》为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有的画出了妈妈在烧饭的情景,有的画出了奶奶家老厨房的样子,有的画的是锅碗瓢盆……,他们的技巧也许略显稚嫩,但人物、厨房用品再添加背景,内容丰富,画面非常生动。由于创作的主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对厨房有着深刻的记忆,因此能够信手拈来,一幅幅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孩子们创造出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去探索世界的条件,从而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启发式谈话,发散思维

随着教育的普及,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一幅作品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有没有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绝对不能用“清规戒律”来约束学生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表现,而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去肯定他们有个性的想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产生不拘一格的想法。

好學生是夸出来的,爱动脑筋的学生也是夸出来的。学生思维的亮点像转瞬即逝的流星,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发现,给学生正确的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添砖加瓦。在一次美术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以“一种或多种水果为素材”为题,请学生发挥想象,完成一幅创意画。要求具有创意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了让孩子们有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创作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启发式谈话。

笔者问:“你打算画什么水果?”

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榴莲还有其他一些水果!”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画?”

学生答:“可以用拟人的方法把水果画出来!”

笔者继续问:“老师的要求是要有故事性,你打算编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想了想答:“我想画一堆水果在一起玩耍,但是榴莲很孤单的站在一边。”

笔者反问道:“为什么其他水果不跟他一起玩呢?”

学生答:“因为榴莲太臭了!”,多么有创意的想法。

笔者微笑着表扬了他,说:“你想的真棒,真有个性!既然有这么多的水果,那他们在哪里玩耍呢?”

学生答:“在绿色的草地上,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

通过此次谈话,学生在画水果时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纷纷把水果画成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等各种人物。有个小男孩画了一个苹果小朋友被大灰狼吃掉的画面,画面中大灰狼张开血盆大口,一把抓住苹果小宝宝,苹果吓得闭上眼睛哭了起来,画面非常生动有趣。看来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意义的交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孩子们的探索能力,这是教育的重要方法。

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有的学生可能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有些学生即使画了也不能更加深入,缺少对事物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引导。我们要及时地去帮助他们,去鼓励他们,发散他们的思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每一个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点燃、开发、发展。的确,艺术教育更是如此,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想象的过程才是其创造能力提升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甚至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感受、领悟,他们才会迸发出惊人的想法,创造出既生动又有意义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平.浅析小学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速读旬刊,2015.

[2]胡志帅.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探微[J].科学中国人,2015.

[3]张丽.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5.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美术活动创造性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