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乡土文化构建有价值的历史课堂
2020-07-07张志伟
张志伟
【摘 要】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对于历史课堂价值的追求更进一步。为有效构建有价值的历史课堂,教师有必要加大对乡土文化的重视,通过将乡土文化巧妙渗透于历史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学科的内在人文功能并切实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以乡土文化渗透来带动历史课堂价值提升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具备借鉴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课堂;价值;教学策略
乡土文化,即不同地区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地域性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缩影,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在历史课堂中渗透乡土文化,教师能够充分实现历史课堂的内在价值,切实增强学生的历史与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应切实推动自身教学理念更新,拥抱乡土文化以构建有价值的历史课堂。
一、明确乡土文化渗透目标,完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引,为有效完成乡土文化渗透,教师首先要对乡土文化渗透目标进行细化和明确,增强历史教学预设性,以清晰的目标为依据对历史课堂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切实改善历史教学质量。為此,教师应深入研读和分析高中历史教材,科学提炼教材中的重难点历史知识,并将这些重难点知识与乡土文化内容对应起来,以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乡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间客观存在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明白了解和掌握乡土文化内容之重要性。具体而言,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渗透乡土文化的主要目标应为以下三点:(1)以乡土文化渗透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及爱国主义精神;(2)以乡土文化渗透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3)以乡土文化渗透增强历史课堂生活与人文气息。教师应以这三方面教学内容为指导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推动乡土文化向历史课堂渗透。
二、引入乡土文化发展历程,增强历史课堂乡土气息
乡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对乡土文化生成和变迁历程进行研究,形成了乡土文化史。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与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达成合作,共同从馆藏资源中整理本地乡土文化发展史,将乡土文化的变迁对应至高中历史教学的各个时期,探讨乡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与该时期历史发展总体趋势及总体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整理成果,以此增强历史课堂之乡土气息,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地区文化变化过程,增进学生对历史文化演变特点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的教学时,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引入地区商业发展相关历史史实,并介绍本地在历史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商业文化,引导学生将本地商业文化与该历史时期的总体商业发展状况进行联系和对比,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应用能力。
三、应用多样信息教学手段,构建乡土文化资源平台
信息时代,教师应与时俱进,引入多样信息教学手段来提高乡土文化渗透效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出蕴含乡土文化内容的历史教学情境,通过在情境中展开教学来有效完成乡土文化渗透。与此同时,学校也应给予历史教师相应支持,引入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借助互联网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乡土文化资源库,由教师在资源库中随时上传乡土文化教学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下载服务,以此拓展学生历史与乡土文化视野。
四、开展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感悟地区乡土文化特色
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在设计和开展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时,充分凸显地区乡土文化特色,在有效培养学生历史主题探究能力的同时,切实增进学生对地区乡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进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一专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探究地区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变迁及其所反映出的乡土文化”主题活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历史探究小组,让学生通过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访问相关人员、展开实地考察等方式完成这一主题探究,以此推动学生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深刻领会乡土文化之特色,在实践层面完成乡土文化渗透,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文化资源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促进历史课堂向学生的生活实现延伸,进一步提升历史课堂之价值。
总之,基于在历史课堂中渗透乡土文化对于提升历史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及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历史探究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实现自身教学理念更新,将乡土文化渗透作为重要的历史教学目标纳入历史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之中,围绕具体历史教学内容有效融入乡土文化发展史和地区发展史以切实增强历史课堂乡土人文气息,应用多媒体等信息网络技术全面整合各类乡土文化历史教学素材,构建乡土文化资源库,并开展凸显地区乡土文化特色的多样历史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有效完成乡土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孙亮.整合乡土历史资源,改革高中历史课堂[J].文教资料,2013(24).
[2]安超.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以人教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