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学思之窗”涵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020-07-07李淑芳

关键词:有效利用高中历史

李淑芳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思之窗”一栏则将历史材料与问题有效结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思之窗”这一栏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有效利用;高中历史;学思之窗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12-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现有内容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学思之窗”一栏值得教师和学生去重视和挖掘。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思之窗”一栏将历史材料与问题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拓宽学思之窗资料,引领学生理解唯物史观

为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笔者基于学情与学业质量唯物史观1-3,整合资源及设计问题如下:

课前搜集:网上查询1920年刊物《共产党》杂志社地址、创办组织及卷首发刊词、执笔等问题,辨析真伪并记录,为课中深化对教材“史料阅读”的学习作铺垫。

课中探究:2018年五四节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周年会上讲:“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材料一:1914年发表的《卡而·马克思》一文中,列宁指出以往历史观为代表的历史理论的根本缺点所在:第一,以往一切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历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中纲(上)》第122页【史料阅读】1920年《共产党》第1号卷首代发刊词《短言》:“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俄罗斯正是这种方法最大的最新的试验场”。【学思之窗】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据材料二 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由。

引导学生分析:据材料一可知,唯物史观注重物质对人精神方面的影响,注重用经济分析认识社会问题,关注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材料二说明早期共产党小组领导人陈独秀接受经济基础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主张运用唯物史观改造旧中国,走十月革命道路。这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主张上是一致的。因此,课本第122页中的“史料阅读”与“学思之窗”互证了中国共产党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事实证明唯物史观是科学历史观。

二、组合搭配学思之窗资料,厚实学生的家国情怀

基于宏观视角,笔者将学思之窗资料与其它素材组合,开发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究问题,夯实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如重构《中纲(上)》一组材料:

材料一学思之窗103页: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日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材料二第112页教材最后一段: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材料三学思之窗122页: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材料四学思之窗129页:一张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土地分配证的照片。

问题设计: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作答用小论文格式。要求:合理运用史实说明观点,多角度评论,论证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设计意图是基于学业质量历史解释4—4,即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家国情怀素养5—3,即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据材料一认识到孙中山将其革命目标确立为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的确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对三大任务进程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不是齐头并进,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其次。没有广大工农群众支持,想凝聚民心、扩大队伍、壮大革命力量就会难乎其难。从这个视角也能观察到领袖人物视野胸怀及思想的局限性。这让我们不由想起,解放戰争人民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时机就选在国共双方主力决战三大战役开战前的几个月里,中共中央的确是英明伟大!材料二是新教材增加内容,变化较大。传递深意是强调政党与辛亥革命,指向涣散无力的同盟会。教训也是精神财富。智慧者悟出精辟道理,成熟坚强智慧政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革命成功的前提。材料三四表明中共从纲领理论到行动实践,知行合一,将民生革命解决百姓生计作为保障政治民主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赢得民心。

总之,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思之窗”栏目中的每则历史材料都是经过教材编写者精挑细选的,具有典型性和鲜明性,因此,如何利用“学思之窗”,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而在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高效地利用教材中的材料,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工具、好助手,是值得教师不断地去探索、研究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山东 滨州256609)

猜你喜欢

有效利用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调查与有效利用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