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2020-07-07党琳珠

关键词:实验能力学以致用化学教学

党琳珠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策略,努力创造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实验能力;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04-1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在新课改的教学实施过程之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调整教学策略,努力创造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从而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素质。对此,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

要想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师就必须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例如对于不同的內容,有的使用课件可能效果较好,但有的使用课件会适得其反;对于化学演示实验,有的实验由教师演示效果较好,但有的通过播放视频效果更好。

新课改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灵活应用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不是对教材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会给学生复习带来不便。当然,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如何分配,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可很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可强求一致。例如我们在讲授初中化学一、二单元的同时,可让学生每天适当记忆一些元素符号,从而为后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愿意动脑并以动脑为乐是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发展的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和维持力。因此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里都设置若干个“奋兴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不断激起学生大脑里的思维浪花。如在讲Na2O2性质时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水和CO2通常是用来灭火的,能不能用水和CO2来点火呢?反常的问题极易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接着教师演示将自来水滴到色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脱脂棉发生燃烧,又将现制的CO2气体通到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脱脂棉也燃烧起来。新奇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分析Na2O2与水、Na2O2与CO2的反应,积极思维,在讨论和探究中完成了Na2O2性质及用途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这门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反应与规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新课标规定的。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这是化学教师的职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善于发现,勇于探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从教材新课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优化实验,改进实验,教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方法,观察的对象,以及实验记录与结论的总结,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最好让学生多做探究性实验,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际的能力。如可把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拓宽知识视野。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个人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最可贵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地方是比较多的。笔者在此谈谈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化学实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做实验,激励学生创新实验方法,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发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如在制CO2的实验中,化学教师可以问学生产生CO2有多少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激发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而在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时,化学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索制CO2的反应原理。在此实验中,教师最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引导学生用类比与比较的思维途径,探析CO2的实验室制法,并总结优点。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出更加完善的实验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化学是一门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联系所学内容,介绍有关的化学知识及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让学生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如讲到铁的锈蚀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家中的铁锅用过之后,如果里面有水没倒干净,很容易在铁锅与水面的交界处生成铁锈,以此让学生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在讲到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教师可以联系身边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课堂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学会学以致用。

总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永远追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与时俱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化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一凡.以新理念为引领,着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

[2]李泉坤.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甘肃 秦安741600)

猜你喜欢

实验能力学以致用化学教学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探究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