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体验平台养成学生自主管理习惯

2020-07-07许勤

关键词:习惯养成体验

许勤

摘 要:行为习惯培养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自主管理习惯是习惯培养的深水区。那么,如何涉水,并且顺利过水?本文就此探讨了搭建体验式的平台,充分预设自主管理习惯养成的内容、过程和目标等策略,以便使学生在主题教育、家务实践、参观阵地等看似寻常的活动中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

关键词:习惯养成;平台搭建;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03-1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叶老的经典名言。从这个角度出发,习惯是教育的全部。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对人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小学生,是成长的起始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可塑性特别强,极易受周围的影响,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自主管理習惯则是习惯养成的深水区,一旦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那将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我们要高度增强学生自主管理习惯养成的意识,要善于创设情景,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习惯,使学生成为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小主人”。

一、开辟阵地,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习惯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在学校中进行,而广阔的社会和自然则是学生养成自我管理习惯的最好阵地。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活动阵地对于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探索习惯养成的方法,做好适合学生习惯养成的预案,让学生在看似随意的活动中自发地养成良好习惯。教育阵地本身带有一定的自主性,再配以合适的活动,习惯养成就变得灵活而有效。我们只要坚持在这样的活动阵地上养成学生自主管理的习惯,这些阵地就一定会发挥出育人的衍生作用,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道风景线。

譬如带学生到动物园教育阵地开展活动,班主任首先要充分做好自主管理习惯养成的预案,突出自主管理的主题和点:有的点落在动物园观看礼仪调查和自我表达;有的可以安排关注饲养员的生活与动物的关系,在期间养成尊重他人的劳动的习惯;有的可以安排帮助他人的点,随时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培养乐于助人的习惯或品质。其次要根据学生的既有习惯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分成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的主题和不同层次的自我管理要求。再则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分工负责,随时记录主题活动的过程,进而也可培养学生合作和观察记录的习惯。最后还要进行交流,表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我的成长。

通过动物园阵地的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培养不同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主题的行为习惯。有的可以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有的可以培养保护大自然的习惯,有的可以培养为集体服务的习惯。而动物园只是一个阵地,当班主任都能在阵地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自主行为习惯培养的话,长此以往,必将收到很大的效果。

二、强化互动,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习惯

从接受教育开始,学生养成习惯的主阵地是学校,而家庭教育也往往不能忽视,班主任应将家校联合起来,让家长了解孩子校园情况,同时督促孩子在家中的日常自我管理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立体联动式教育。

例如,班主任在班里开展“半日活动”让家长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日常情况,从而配合班主任加强家中管理。在此次活动中,班主任倡导“我为父母出份力”和“争做家庭小主人”的活动,并且希望家长们积极配合和反馈。一周后,就有家长进行反馈:孩子在家中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将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划分的井井有条,还留有空余时间帮助父母做家务,将每天的每个时间段都规划的条理清晰。通过作息时间表使得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还在课堂中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说:“通过对自己的活动时间和内容进行管理,我发现,学习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空闲时间明显增多,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活动,开拓眼界。”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自我管理教育的发源地,开展家校联合活动是班主任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家庭和学校搭建的沟通桥梁,学生逐步增强了自我管理意识。

三、创设情景,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随时随地的,小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很多时候都是养成自我管理的有效机会,班主任一方面要随时关注细节,在细节处、在关键点激发学生自我意识,培养自我管理习惯,同时要深入观察分析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期望,创设主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习惯。

根据目前全社会推进垃圾分类的事实和学生的实际分类情况,班主任可以组织“垃圾分类在行动”的主题活动,也可带领学生参加环保组织,让同学了解环保知识并帮助环卫工人处理分类垃圾,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们知道纸、塑料、金属等材料和包装上有绿色标志的物品都属于可回收物;果皮、花草树枝树叶等属于不可回收物品。实践活动后组织讨论和实践,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吗?随后在班级开展一系列的垃圾分类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培养自主分类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进行推广。

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环保知识,更体会到环卫工人的不易,他们纷纷表示,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增强对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习惯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养成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反复。作为深水区的自我管理,则是难上难。对此,班主任要善于通过自我管理,将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说法转换成现实,并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养成良好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和自我责任意识,做学校、做家庭、做社会的小能手,小帮手,小主人。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体验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