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治疗的影响

2020-07-07张开智李薇

贵州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牙龈

张开智 李薇

(1.商洛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陕西 商洛 726000;2.蒲城县医院口腔科,陕西 蒲城 715500)

2型糖尿病(T2DM)和牙周炎具备相似的遗传背景、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双向关系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之一[1]。有学者[2-3]认为,革兰阴性厌氧菌所致牙周感染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特别是T2DM患者,而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糖代谢状态。老年人的免疫力较低,且往往合并全身性疾病,耐受性较差,一旦诊断出牙周炎,多选择保守疗法,而牙周基础治疗方案应用老年T2DM合并牙周炎患者治疗中有无作用,尚未确定,有必要进一步验证。本文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120例。纳入标准:(1)年龄>60周岁;(2)经口腔检查、糖耐量实验、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等综合诊断为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3)临床资料完整;(4)参与本研究前3个月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以及其他牙周治疗。排除标准:(1)对实验用药有过敏史;(2)合并严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3)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4)身体状态较差,无法全程参与实验;(5)神志不清或者无法正常沟通。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单纯实行口腔卫生宣教和降血糖为对照组(n=60),行牙周基础治疗为研究组(n=60)。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71.69±3.67)岁;T2DM病程1~12年,平均(6.65±1.45)年;牙周炎病程3~42个月,平均(24.18±1.72)个月。研究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60~78岁,平均(71.86±3.59)岁;T2DM病程2~12年,平均(6.97±1.26)年;牙周炎病程4~42个月,平均(24.98±1.5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原来的降血糖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干预,内容包括日常口腔卫生维护方法、牙线或者牙间隙刷的使用方式等。研究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即应用超声洁齿器予以牙龈刮治干预,一周后,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牙龈下洁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将患牙(无法保留)拔出,适当使用甲硝唑片、头孢氨卡缓释胶囊等药品进行抗感染治疗。3个月后予以复查,调整牙合。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血糖水平,检测当天清晨抽取6 mL空腹外周血,置入抗凝管在(内含有3.2%枸缘酸钠)中,经10 min离心处理后获取上层液,在-70 ℃保存备用。使用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全部操作均按照说明书严格进行。(2)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应用威廉姆牙周探针对24、16、24、36、44、41牙位面近、正中六个位点予以牙周检查,若检测牙齿缺失则以邻牙替代。牙周检测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评估其干预前后的炎症因子指标变化。

2 结 果

2.1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2.2牙周检验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周检验指标比较

2.3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前(16.87±2.91)pg/mL,治疗后(11.58±1.98)pg/mL;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前(16.36±2.18)pg/mL,治疗后(8.26±1.45)pg/mL。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牙周炎作为口腔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因菌斑微生物中的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导致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疾病,不但影响口腔健康,严重时可影响其全身状态[4]。部分全身性疾病发作和牙周炎存在一定关系,T2DM患者本身营养状态较差,长期高血糖可影响其牙周组织,引起结构改变,增加牙周致病菌数量,削弱其抗感染能力,增加牙周炎发生率,或者加重牙周炎病情,而牙周炎可进一步加重营养状态状态,陷入恶性循环[5]。因此,牙周炎合并T2DM的治疗难度较高,治疗结果往往不理想。

牙周基础治疗方法作为一种牙周炎治疗手段,包括牙龈上洁治、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等疗法, 可彻底清除其牙周袋中牙垢、菌斑、牙石等,从而降低其牙周致病菌的数目,改善其牙龈状态,积极控制牙周的局部炎症反应[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见该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状况优于对照组,这与牙周基础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证明[8-9],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体内炎症因子、介质水平开始下降,机体内环境恢复,机体可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便于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因而对糖尿病治疗效果也有一定辅助作用。此外,牙周状况改善对患者口腔咀嚼功能有正性影响,可间接改善病人机体营养状态,优化治疗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见该组血糖水平控制更佳,体现了牙周基础治疗在老年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降血糖、口腔卫生宣教干预中的辅助作用。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更低,印证了上述关于牙周基础治疗降低炎症因子、介质水平的观点。

猜你喜欢

牙周炎牙周牙龈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
怎样呵护牙龈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