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2020-07-06加金海

青年生活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

加金海

摘要:文物古建筑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瑰宝, 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能够真正保证我们的文明薪火相传, 做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今年以来, 很多文物古建筑因保护修缮工作不到位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比如说巴西博物馆大火, 无数的精美文物付之一炬, 巴黎圣母院火灾, 人类历史上的著名建筑惨遭破坏,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我们必须更加警醒起来, 本文论述了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原则, 指出了文物保护修缮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修缮

文物古建筑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探索古代智慧的重要依据。然而这些文物古建筑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文物古建筑中很多精美的建筑形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保护文物古建筑一直被广为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及社会观念的变化,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接下来笔者将从存在的问题、成因和相应的对策的逻辑顺序来剖析文物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

1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大众的保护意识淡薄

大众对于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问题意识淡薄的问题一直都存在。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知识文化水平、意识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国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每年都有很多国内游客破坏文物古建筑的新闻见诸报端,可以说目前大众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文物古建筑的修缮与文物保护单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总体来说,大众的保护意识淡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相关单位所开展的古建筑文物保护举措关注热情较低。我国不少城市每年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这些宣传本意是想要唤起大家对于古建筑文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然而根据活动的结果反馈,群众对于这些宣传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反应比较冷漠,所以很多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最终也不了了之,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群众的破坏古建筑文物的行为逐年增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文化旅游成为旅游热点,我国不少城市地区的古建筑迎来了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游客,尤其是赶上节假日,我国很多以古建筑文物著称的城市人满为患。

其实从实质上来说,文化旅游可以增进人们对古建筑的认知和了解,充分发挥了古建筑文物的教育价值。但是与这一商机相伴相随的就是一些开发商、经营者对古建筑文物的大肆开发和破坏,另外还有游客对古建筑文物的破坏。所描述的这些种种现象都说明了民众保护意识的淡薄。所以要想做好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就一定要重视大众的意识淡薄问题。

1.2古建筑文物保护方法相对落后

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方法上,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做的并不理想。诚然,为了顺应城市的发展要求,一些破旧受损的文物古迹,比如历史街道、文物古建筑、文化景观等都要进行适当的修缮和保护。但目前我们所采用的修缮和保护方法有悖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保护规律和初衷,很多受损的古建筑在被修缮和保护中变了样子,没有能够完整地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原汁原味”,这种古建筑文物保护方式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1.3古建筑文物的整体性遭破坏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和改造速度明显加快,我国不少地区的城市在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城市的特点、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大肆进行城市改造,不少珍贵的文物古建筑就在这样的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被破坏和损毁。有些文物古建筑虽然没有被损坏,但文物古建筑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文物古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原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当文物古建筑及其周围历史风貌被改变之后,文物古建筑失去了它原本的整体和谐美感,这对于古建筑文物来说是一大损失。也有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区改造的时候,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这些微小的措施依然无法弥补文物古建筑及周围历史风貌。所以说,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背景下,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也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

2古物修缮的原则

2.1常态性

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和保护措施, 尤其是我国文物古建筑有其特殊性,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 年代久远, 具有脆弱性, 易受到多种潜在性的破坏, 比如说火灾、雨水潮湿的侵蚀或者腐蚀, 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还容易受到白蚁、老鼠等动物的破坏, 所以文物古建筑的保护要做到常态性, 建立文物保护责任制, 安排专人进行常态化监管和保护。

2.2整体性

文物古建筑一般由多个建筑单体组成的, 每个局部的造型、作用各不相同, 局部的损坏或者破坏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安全。屋顶是保护建筑木构架、墙体以及建筑基础安全的最重要部分, 是木构的主要维护语言。屋顶受损会逐渐导致木构架残损, 影响建筑的建构和整体安全。中国文物建筑易受自然风雨损毁, 常见现象是屋顶漏雨逐渐侵蚀梁架、墙体, 最终导致整体建筑坍塌。所以, 防止木结构建筑局部损害危及整体, 日常保养和局部保护加固显得十分重要。

2.3延承性

中国文物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延承性, 单体建筑建成于一个时代, 但是不乏以后历代添加的修缮加固痕迹;群组建筑则历时较长而成, 这种延承性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工匠对前人的尊重、传承和发展, 同时也客观保存了文物建筑全部历史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体现出真实而不断发展的文化价值。

3.古建筑保护修缮对策分析

3.1提升民眾的保护意识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归根结底来说,不是个人的事情。单靠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根本无法起到强有力的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作用。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古建筑文物的受损概率,就需要相关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或者组织加强对社会民众观念和意识的引导,唤起广大人民群对古建筑文物的正确认知,打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古建筑文物的社会氛围。为了更好地做好针对大众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宣传,我们应当借助于各大媒介形式来进行宣传,比如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或者经常性地举办一些以古建筑文物为主题的系列趣味活动并融入奖励机制,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让他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古建筑文物相关修缮、保护知识和理念,并将其自觉地转化为实际行动配合各个文物保护部门,来共同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

3.2 打造科学的保护方法

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是最切实际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手段。因此在针对古建筑文物的实际修缮和保护工作中,相关的文物管理部门一定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方法。具体需要从几下几点来着手:首先,相关文物管理部门要更新传统观念,秉承“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在修缮和保护中充分尊重古建筑文物的原本形态,让古建筑文物于不改变其整体性和原真性的基础上,在修缮和保护中得以长久存世。

其次文物管理部门需要隔离规划,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着眼,来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性和发展性。最后,我们充分发掘古建筑文物的价值,让古建筑文物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價值。

3.3强化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很重要。因此提升专业的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针对当前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学校教育、在职人员的培训等,另一方面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工作,增强文物修缮和保护综合能力。

4文物古建筑修缮原则

[1]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颁行的《文物保护法》, 规定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原则, 这就是第十四条规定的“古建筑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 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国家《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对这一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一切核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保养的时候, 必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

文物保护法》颁布之初, 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在对这条原则进行解释时明确指出, 《文物保护法》所提的“原状”是指该建筑物初建时的状况, 是健康的状况, 而不是残破的状况, 是未经后人拆改的状况, 而不是被拆改后的面目全非的状况。因此, 《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强调了“恢复原状”的原则, 同时指出, 如果恢复原状的史料和根据不足时, 可以先“保存现状”, 以便在依据充足时再“恢复原状”。但不管“保存现状”还是“恢复原状”, 都是指文物的健康状况, 而不是残破衰败的状况。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所以, 我们维修古建筑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让它益寿延年, 要让它一代一代传下去。文物古建筑存在的时间越长, 说明我们的工作越有成绩, 说明我们真正地尽到了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说, 凡是能让古建筑延年益寿的理论、办法、主张, 都是正确的, 都应当坚持;凡是影响甚至破坏古建筑寿命的理论、办法、主张, 都是错误的, 都应当纠正。在如何保护修缮中国古建筑方面, 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确立古建筑维修的正确指导思想, 寻求妥善的修缮方法。这是唯一正确的路线。

结言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是一个牵涉面广、程序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细节都关系到整个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成败,因此广大业界同行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地认真做好关于古建筑文物的民众宣传、修缮与保护的方式方法,将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让珍贵的古建筑文物得以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发挥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炳坚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2002-12-25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
让古建筑保持原有样貌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Museum Honor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Lin’an
中国古建筑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