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构建
2020-07-06沈晓鹏苑大勇
沈晓鹏 苑大勇
当前,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续蔓延,一些国家的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面对这次波及甚广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人类应该从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思考。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也应该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教育理念中
提倡“觉知力”的生活方式
提倡生态保护的“觉知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里,“觉知力”是指我们的行为和饮食需要以与自然和谐、与自我和谐的方式去生活。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浪费、破坏环境、求己之所欲的行为有着反省和批判的作用。如何去培养这样的“觉知力”,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人类发展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知道物种边界的重要性,知道我们每一次饮食选择和购物选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赖以为生的生物圈?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真正改变人类命运和生态环境优化的最根本解决之道,而非单纯等待少数科学家去发明新的科技来解决环境和生物灭绝的问题。
开展“觉知力”的教学,培养全球公民。具体到教育领域,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开展“觉知力”的教学。在课堂内,教师可以借助历史课、自然课、文学课或英语课,从环境生态和人类命运的角度入手,选取阅读材料,设计课堂内容,一起开展讨论人类文明演进的不同阶段和生态资源的关系。比如:历史课可以从国别、文明领域跳出,从地球起源,甚至宇宙起源说起。大历史的阅读对于学生思考当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形成生态“觉知力”是非常必要的。对文学课来说,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不仅可用以课外阅读、课堂讨论,也可成为老师带领学生探索自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以来环保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
在课外,可以通过体验学习和服务学习来开展更多和社区以及第二课堂机构的合作联动。我们可以利用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生态资源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从全国来选取合作教学机构,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内化“觉知力”的形成。以下为一些可供参考的体验学习点,各地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宜昌中华鲟研究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江豚科学研究基地等。在进行課外体验学习时,要注意前期准备、体验期的有序组织安排以及后期的交流与反思,甚至是延展机会的探寻。让“觉知力”从心而生、贯彻生活、影响未来,是践行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们的存在虽然是在一个小范围内,比如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但也要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具有扩散性,我们的思维和文化具有传递性。
在教育哲学层面
推广跨文化和跨民族的理解教育
教育哲学家诺丁斯提出,学会关爱是跳出互相伤害的根本,是理解我和他者关系的关键,是实现接纳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在她看来,这一切应该从家庭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政策,在学校和社会成为教育的核心话题。全球范围内的紧密联系,也让国际理解教育成为营造和谐国际社会的重要实践手段。国际志愿者、国内流行的模拟联合国等都是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民族沟通很好的实践。这些志愿者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应该成为我们学会关爱、实现超越自我、超越文化民族的关爱平台,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因为疫情产生的民族和文化误解。这和21世纪全球化下和平发展的主题相违背,也会破坏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因此,在全球范围推广跨文化理解教育变得更加重要。
从课堂教学角度,教师可以挖掘教学设计新思路。案例教育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新加坡在推行全球意识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就是从与国际关系实践相关的案例入手,来培养学生对一些国际事件的认知并理解其背后的跨民族、跨国界影响。比如欧洲难民危机,可以结合世界移民过去几百年的变迁来看待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变化,也可以结合中国海外移民情况来认识移民背后的社会公平、阶级分化以及对全球化的影响。除了案例教育之外,故事讲述也是很好的理解教育的方式。在中国古代有唐玄奘和鉴真和尚,在西方有犹太人的逃亡史和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这些人类的个体和群体的故事,为我们进行生动的跨文化理解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学生能深入体会这些故事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
开设生态、社会、经济多维度课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思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单维度教育,探索从生态、社会和经济多维度入手的教育。经济学或者经济相关专业是当前社会相对热门的专业,不少学校的经管财会类专业往往是该校学生人数最多、最热门的系部。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人作为“经济人”的关注和讨论远胜过人的其他存在价值的讨论。当前社会的讨论焦点往往是GDP、贸易关系、楼市、股市等与经济活动和钱包直接相关的话题。虽然经济的确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要实实在在考虑和面对的基本问题,但如果教育只是教学生去分析投入和回报、个人得失、经济就业形势下专业的选择、社会经济运转的规律,则将无法应对21世纪全球化下生态环境、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间复杂互动所形成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是具有全球性至少是区域性影响的,是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认知的,是需要跨文化、跨国界合作沟通的。
在教育内容上,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生态意义。我们在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拉低几个百分点的GDP、影响多少行业的收入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对社会群体的不同影响,以及背后的生态意义。从出租车司机,到普通跨区域的打工群体的生活,到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等,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理解的地方。而我们的课堂上,也应该有更多关于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社会发展与生态代价的关系等的讨论。
在课程设计上,建议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从一个大主题入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讨论,比如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等。这些大主题完全可以从生态环境、社会公平正义、经济就业等多维度去探讨与思考。这样的课程设计,重点在于问题的提出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及课后研究探讨和研究成果展示分享。本质上,这是一种批判思维的教育、一种参与式的教育和一种全人教育。当然,这需要我们的教师首先也能形成这样的教育思维,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来进行课堂设计。
教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必须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地球村的家家户户落地生根,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滋养全世界每一个学子。
(作者沈晓鹏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苑大勇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