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
2020-07-06
以马上行动缓解就业焦虑
面对疫情,毕业生在就业上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特别是面对职业决策更显得犹豫不决。需要明白,没有完美的职业决策,生活中常常需要在多项职业选择中妥协。要以积极心态看待不完美的决策;要以工作价值作为职业选择的最重要尺度;要以马上行动缓解就业焦虑。职业探索需要的是边思考边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促进思考,而不是非要等思考成熟了再行动。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
(来源:光明日报)
如何教会未成年人有针对性地保护自己
第一阶段:个人信息泄露。我有几个提醒:小心社交软件,小心病毒网站或者软件,小心招聘过程中的陷阱,小心提交个人信息,很多犯罪分子是打着招聘童星、模特的名义。第二阶段:受到威胁、恐吓,要求进一步提供信息或者资料。包括以警察名义的恐吓、以个人信息名义的恐吓、以利益诱惑等。此时,未成年人要及时告诉父母。第三阶段:受到侵害。包括拍摄性虐待材料、线上猥亵、要求线下见面、在线下受到侵害、参与侵害他人。未成年人必须告知父母,及时报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施一公“开学第一课”
我讲的第一个词是“独立”。没有独立,就很难有对世界的判断和认识。第二个词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价值是一辈子的,不仅在学习中会受益,将来走上社会,甚至走出国门,你都会受益于这样一种行为和能力。第三个是“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但只尊重自己远远不够。这个社会是需要包容,需要彼此理解的。第四个是“科学”。我们有时会情绪化,对事物的判断会走极端,只要大家开始学会尊重科学,很多事情都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释。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来源:人民教育)
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义务教育基础课程
未成年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很大一部分是由同学、朋友等“非正规”教育渠道完成的,这导致一些青少年网络素养存在明显的短板,也由此产生过度沉迷、网络暴力等社会隐患。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系统规划与组织,通过自主阅读、活动研讨等灵活而深入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上网习惯。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课期间,如何减少亲子冲突
第一,家长对教学有个合理希望值,在想改变孩子时,也要改变自己,不要整天把精力用于“盯”孩子。第二,為孩子建立网课环境,减少对上课的干扰;建立上课、下课制度,让孩子有张有弛;建立犒劳机制,协助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建立同学学习互助群,互相交流和监督。第三,要善于和孩子交流,信任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空间。
——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