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开世界的门,让孩子走出“孤岛”

2020-07-06王梦茜李香玉

教育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孤岛同伴儿童

王梦茜 李香玉

“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

“生活没意思,我好孤独。”

“学习好无聊,我好孤独。”

当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随着孤独感愈发强烈,他们可能会将自己逐渐封闭起来,形成一座孤岛。每一座孤岛上,都有一个孤独的孩子。他们孤独的背影令人忧虑,引人深思。

孩子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何关联?家庭、学校、社会可以如何帮助孩子消减孤独感,让他们的内心更为丰盈?我们特邀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儿童孤独感”展开探讨,把脉寻方。

爱是接纳、理解与尊重

《教育家》:父母的哪些做法会加重孩子的孤独感?为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发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应形成什么样的教养方式?

袁卫星:孤独感并非指一个人独立生活、缺少陪伴时的感受,而是指个人因在成长关键期缺乏保护和关爱,所导致的情感缺失和内心深处的绝望、麻木等感受。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忽视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鼓励性的肯定,就会给孩子产生孤独感埋下种子。首先是在孩子0-3岁发展关键期,家长的教养方式要做到“有求必应、有爱无怨”。这个阶段是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从源头上“消除”孤独感的关键期。另外一个成长关键期为孩子的青春期,这是孩子身心发展极为不平衡的时期,常常表现出“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等矛盾心理,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此时家长的教养方式应该从童年期以情感满足和生活关照为主,转向以精神肯定和支持(包括尊重、倾听、理解、鼓励、相信等)为主。

卢珊:孤独感是儿童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不满意、缺乏社会支持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定是导致儿童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为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发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应尽量采取“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给予儿童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怀,试着去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关注儿童的真实感受,对儿童的需求能够给予敏感且及时的回馈,积极关注儿童的表现,赞同并支持儿童的行为,为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那些孤独感较强烈的儿童,父母要鼓励他们积极与其他人进行交往,从而减少对自己消极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减少孤独感。

沈奕斐:我在做青少年追星研究时发现,部分青少年之所以热衷于追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孤独,缺少各种人际链接。造成孩子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缺乏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包括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对这个世界能有什么贡献。我最反对的教育方式是“纠错教育”,因为它极大地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尤其是那种“时时刻刻的纠错”,会将孩子的自我认知慢慢打消。二是家长把孩子的需求完全局限于学习方面。人需要跟人去交往,而不是跟课本。要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首先要改变“纠错教育”这种逻辑体系,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多元需求。比如,现在很多孩子除了学习,就是玩网络游戏。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网络游戏之外找到“第三空间”,如读书、画画、做手工、做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孩子消减孤独感。

白薇:当下,我们常常用“掌上明珠”来形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看上去无微不至,其实这是一种不平等、有隔断的爱。这种表面化的付出看似情感浓烈,却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当孩子站在一个家庭的中心位置时,他是重要的,但也是孤独的。特别是许多家庭,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及学业成绩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教育家》: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有哪些心理需求是需要被满足却常常被成年人所忽视的?

卢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茁壮成长固然重要,但同时他们的很多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尊重、被爱与价值感的需求。很多时候家长会忽略孩子的这一需求,或是意识到了但又羞于对孩子示爱。有些家长虽然不体罚孩子,但会挖苦讽刺孩子,在语言和行为上对孩子不尊重,忽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我”的存在。尊重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独立做主的机会,多让孩子自己体验与思考,获得价值感。其次是安全感需求。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足够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办法信任他人,也就无法进一步建立情感联结。安全感的建立需从小开始,和谐的父母关系与家庭氛围,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如果父母关系和谐,同心协力,家庭安定,孩子会感觉相对安全;反之,则会缺乏安全感。最后是人际交往需求。孩子是社会人,需要在群体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与世界。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和同伴交往,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融入社会,体验到归属感。

袁卫星:归属感和价值感是孩子内心丰盈的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渴望满足的心理需求是“被爱”和“被肯定”,然而这些心理需求却常常被成年人忽视和否定。首先,说说孩子“被爱”的需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孩子接收到的却往往是“控制”和“自私的爱”。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比如:孩子如果考试成绩好,那么家長就会有表扬和奖励;反之当孩子成绩下降时,迎接孩子的就往往是批评和指责。如此在孩子内心深处,家长口中所谓的“爱和付出”只是一场交易。其次,说说孩子“被肯定”的需要。很多家长“肯定”孩子的意识和能力偏低,对待孩子往往是“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多”,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受伤、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当孩子感受不到肯定时,自身的价值感会降低,从而出现自卑、孤独、自暴自弃等消极情感。

在陪伴、交往和互动中加强情感联结

《教育家》:家长应如何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卢珊:家长要努力让自己成为 “平和的父母”。一是接纳和尊重孩子,爱孩子就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安全联结的基础,是清楚、耐心的沟通,以及对孩子的信任。父母只有接纳孩子,放下虚荣的面具,腾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积极、耐心地陪伴、倾听,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建立规则意识,设置清晰的界限。规则与自由是育儿的两把双刃剑,爱孩子并不是无限制的爱。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必须通过设限来帮助孩子构建使其生命发展更安全的规则与界限。在耐心倾听的同时,父母也应表明自己的要求,设置清晰的边界,让孩子明白,哪些区域是不可涉足的,哪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规则不是约束,而是有温度的协助,父母应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在建立规则时是带着爱的,是带着接纳与尊重的。

袁卫星: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陪伴、交往和互动中自然引发。在家庭中,情感联结可以通过赠送礼物、身体接触、肯定言辞、参与亲子活动等途径获得。情感联结的关键是让孩子遇见美好事物,和孩子一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在众多家庭中,家长情绪表达、沟通和管理能力相对不足,成为当下亲子间形成良好情感联结的主要障碍。因此,家长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至关重要。情绪的表达、调节和管理是一种能力,家长要做好榜样,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也能提高情感管理能力,品味美好情感。

康瑜: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支持,除了身体与学业之外,更应该关注到孩子的闪光点。当谈论儿童的孤独时,我们不能忽视乡村儿童这一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注与肯定,但往往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忙于生计,缺乏渠道也没有精力与能力去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在服务乡村儿童时,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需要表达、需要关注,而诗歌可以让他们表达出来,且是以一个更柔软、更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进行乡村诗歌教育的公益工作中,我们致力于让当地的乡村老师参与进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诗歌可以满足孩子表达自身情绪、自身感受的需要;另一方面,文字本身的美与孩子所感知到的大自然相融合,将孩子们的纯真与美好更好地呈现出来。孩子的诗歌在“是光诗歌”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出来后,老师会将链接发给家长,还会邀请家长在孩子的小诗后面留言,记录他们读到诗歌时的心情,从而让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同伴交往,搭建向外沟通的桥梁

《教育家》:同伴关系在个体心理社会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学校的角度探讨,应如何发挥好同伴关系的作用以消除孩子内心的孤独感?

沈奕斐: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社交就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正在从自我认同和父母认同走向同伴认同,因此格外在意同伴怎么看、怎么说、怎么想。而大多数学校对于孩子这方面的需求是缺乏关注,甚至是漠视的。学校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为了便于管理,学校并不鼓励学生“扎堆儿”。而我认为学校不应对学生间的正常社交设置过多限制,因为他们需要一定的交往空间。学校应专门拨时间、空间和人力去设立多种兴趣班或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团队合作的机会。其二,学校太过于注重成绩,往往将学生的情感需求视为影响学习的因素,认为凡是和学习无关的就是没有意义的,凡是侵占学习时间的就是有害的。所以在学校里特别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判断所有事情的标准都与学习挂钩,我认为学校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多元。

卢珊: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与同伴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关系,被同伴认同与接纳,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消减孤独感。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是儿童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重视在交往文化的构建中引导儿童同伴关系良性发展。一是学校交往文化构建应以儿童为本位,树立儿童本位的交往观。儿童通过空间距离感受亲疏、通过空间密度获得安全意识,学校应安排适宜空间为儿童交往提供多种可能性,增加儿童于同伴交往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在时间安排上,学校应通过增加儿童自主选择促进儿童时间管理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延长儿童互动时间强化儿童主体性,拓展儿童交往时间促进儿童同伴关系发展。二是学校交往文化构建应打造知情并重的学习文化。当前学校的学习文化是以社会生存为本位的,更强调竞争性学习,学校文化育人往往重固化轻交往。从同伴交往的角度看儿童学习,儿童既能和同伴共同学习,也能与同伴相互学习。同伴构成了儿童获得自我认识与外部认识不可或缺的桥梁。在这一意义上,同伴交往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来说,应重视过程性的体验和反思,让教育“慢”一点。

袁卫星: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定刚性的规范和明确的惩戒措施防范各类校园欺凌的发生,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由于受到欺凌而产生“内心独孤”的可能。其次是要支持和鼓励成立各种社团、兴趣小组、学习小组,举办丰富的文化体艺活动,营造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在班级管理层面,要打造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有温度的班集体。班主任要向每个同学灌输“友谊第一、和睦相处”的理念,并且做好引导,积极落实到日常的表彰奖励中。另外,对个别需要关怀的同学,班主任要抓住机会做好家访、探望或抚慰工作。在同伴关系层面,班主任可以尝试在班级建立两两之间的搭档关系,原则上把那些情感相对消极、有孤独倾向的学生和那些阳光自信、开朗随和、乐于助人的学生分在一组,构建有温度的同伴关系。

白薇:当前大部分学校过度关注优秀率和升学率,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以此作为考量学校优劣的标尺,却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而这才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必须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我认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要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把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之首要任务。学校要发挥集体的优势,针对性地解决独生子女群体中广泛存在的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内向自闭、不善交往等问题。团队活动、集体游戏、小组合作、同桌互助都是可行之道。孩子在班集体里,不仅可以感受到群体相处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帮助别人的价值感。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要切实发挥作用,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把心里的苦闷向信任的老师诉说,他们孤独的心门也就随之打开了。

社会支持,帮孩子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教育家》:从社会的角度探讨,应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支持,以消减孩子普遍存在的孤独感,避免孩子走向孤独症?

沈奕斐:社会应该从硬件设施上和文化理念上去关注青少年的情感需求。硬件设施上,可以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作为目标。这个想法源于我在哥本哈根做访问学者时。我发现住所周边能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玩耍的地方,比如东边有适合0-3岁孩子的沙坑,南边有适合4-6岁孩子的滑梯,西边有适合更大年龄孩子玩的攀岩设施。据了解,当地这样的设计,一是为保障孩子的安全,二是考虑到让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能在社区找到同龄玩伴。但在我们的城市,虽然很多社区也有儿童空间,但几乎都是滑梯、沙坑、秋千的“标配”。当孩子进入少年阶段时,在社区基本上就没有可以玩耍的地方了。这种缺失会导致孩子到一定年龄段可能就没有邻里小伙伴的概念了。文化理念上,社会对青少年情感需求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青少年发生问题后也很少从情感的视角去考虑和反思。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社会应对青少年多一点宽容,多一些理解。

袁卫星:孩子孤独感的源头在家庭,根治“孤独”必须把帮助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作为全社会关注和服务的重中之重。首先,政府要把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纳入实事工程。其次,对于普遍存在的乡村留守儿童和“城市版”留守儿童,国家应像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一样,落實儿童养育保护,在法律层面做好对育龄父母的权益保障。再次,重点城市要带头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大教育投资,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本着“生命为重、教育为先、应收尽收”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减少孩子孤独感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中西部城市要出台返乡扶持措施,鼓励育龄父母在家就业创业。最后,支持社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家庭关爱、儿童呵护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培训和救助系统。

康瑜:近年来,国家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因为我经常跑乡村,能够深刻地感知到,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乡村网络、乡村学校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之后,我希望大家的目光能逐渐转向孩子们的精神层面,找到当下乡村孩子的真实需求。例如我们创办了国内首家乡村诗歌教育公益机构,致力于解决乡村孩子缺乏情感表达渠道和心灵关注的问题。那么,基于这一问题,除了诗歌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有意思、更有效的方式呢?我相信肯定有,也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一起来做这件事,有更多的公益机构关注到乡村孩子的切实需求,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白薇:当下,社会缺乏对群体中个体情绪的关照和关怀,而个体不良情绪的滋生是许多社会恶性事件发生的隐患,会让他人和社会付出不可预估的代价。我们的社会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心理支持和支撑体系,也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疏导个体孤独不良情绪的渠道。社会要营造和谐融通的氛围。我们不能把孤独等同于孤僻和孤单,也不能把孤独等同于孤独症。孤独是一种情绪,孤独症是一种病。孤独可以疏解,孤独症需要治疗。而且,我们要告诉自己也告诉孩子:一个人如果能够享受孤独,那么他就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一个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人。当孩子感到孤独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化解孤独、享受孤独,把孤独感转化成独立感。当一粒沙离开喧嚣的海滩,在蚌中孤独地度过一段寂静时光,它才有可能成为闪亮的珍珠。

猜你喜欢

孤岛同伴儿童
孤岛(外一首)
孤岛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落地
图片新闻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