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孤独怪圈”:认识与应对孤独
2020-07-06王乃弋静鑫凡
王乃弋 静鑫凡
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孤独成为普遍的“情绪病”。学习的压力、成长的烦恼、矛盾的心理,让孩子时常感到孤独,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青春期叛逆行为的诱因。大量研究发现,孤独感不仅会给个体带来疏离感等痛苦体验,降低个体的幸福感,还会引发网络成瘾等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孤独怪圈”?为什么孩子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怎样才能帮助青少年走出“孤独怪圈”?
青少年孤独感出现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当个体期望拥有的社会关系在质量和数量上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时,孤独感就产生了,这种感觉在青少年时期会达到顶峰状态。质量上的差距表现为与人缺乏亲密的情感联系,即情感孤独;数量上的差距表现为缺少社会接触和人际交往,即社交孤独。造成青少年孤独感的原因有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从心理因素上来说,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强烈地渴望与他人交往,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健全是有益而必要的,但也正是这种强烈的愿望使得他们经常因为自己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足够满足而陷入“孤独”。对于个体来说,以下一些性格上的弱点容易引起孤独情感。
其一,胆怯。胆怯的人比较内向,少言寡语、行为拘谨、慎于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紧张、压抑,长此以往,别人就不太愿意和他们交往,这样就容易引发孤独情感。其二,自卑。因自卑而引发的孤独情感是较普遍的。青少年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济条件差、社交能力弱、人际关系不佳、外貌不佳等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不愿与人交往,引发孤独情感。其三,缺乏目标,内心空虚。人一旦没有理想和追求的目标,就会生活懒散、缺乏乐趣、焦虑浮躁,孤独感也会随之而来。
从环境因素上来说,环境变化、家庭和学校的氛围、网络的应用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升学、搬家等导致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需要青少年重新建立关系,适应环境,这时他们往往会对过去熟悉的环境非常怀念。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和“疾风暴雨期”,其情绪调节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相对较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新环境的抵触,容易使他们产生孤独情感。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起点,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的孤独感往往与家庭早期的教育有关,其中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情绪表达等都对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氛围中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也是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成长中的青少年渐渐走向独立,对父母的依赖需求下降,更加渴求同伴的关心与理解。青少年的同伴接纳水平、友谊质量越高,孤独感往往越低。另外,青春期的学生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尤其是老师等权威角色的认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青少年孤独感的保护性因素。
过度使用社交网络也会加剧青少年的孤独感。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Z世代”青少年,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其成长过程深受网络的影响。有的学生平时看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但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却非常活跃,這其实反映出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交需求,只是因为在现实中不善与人打交道,转而通过网络来满足社交需要。青少年适度使用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孤独感,然而沉迷于社交网络产生的良好的虚拟体验,可能会产生扭曲的自我认知,使得他们在现实中更加逃避人际交往,加剧孤独感。
青少年孤独感的应对方法
孤独感是个体基于自身经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它既受到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寻找应对孤独感的方法,首先要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出发,实现自我的基本需要、个人经验与真实情感之间的和谐。其次,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活动和交往的直接场所,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将成为青少年应对孤独感最强有力的助力因素。
首先,青少年自身需做好自我调适。
树立理想目标。引导青少年认识引起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空虚而无所事事,因此要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让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
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进行人际交往。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孤独感会较少。要鼓励青少年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进与同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主动沟通,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是人们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青少年应该积极学习人际交往技巧,主动与朋友、同学、家人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改善交往方式,学会运用语言、行动等正确表达对他人的好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提升自信度;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进而减轻孤独感。
适度使用网络,积极回归现实。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所有瘾品的本质,都是让人忘记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从而忘记这个世界对他的抛弃。”“Z世代”的青少年,需要从网络交往带来的虚拟满足感中走出来,学会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更多温馨美好的生命瞬间。
其次,家庭要做好支持。
有效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与子女沟通过程中,父母应更多地表达对子女的关爱与支持,这会让子女更容易放下心防,敢于袒露自己。当出现观点相背的情况时,批判式的评价可能会导致子女封闭自己的情感,陷入孤独之中,家长要将批判式的评价换成引导式的“平行交谈”。肯定的语言、有意义的礼物及身体的接触等都是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良药。
采用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培育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成为“权威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既温暖又严厉。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听取和接纳孩子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应该跟孩子共同约定一些规则或限制,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尊重、理解、信任孩子,会使孩子更好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减少孤独感。
适度参与子女的网络生活,搭建沟通新桥梁。父母合理适度地参与到子女的网络社交活动之中,能够帮助青少年平衡虚拟和现实的人际交往,减少对网络的精神依赖,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的参与应该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过多的干涉或者指点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最后,学校也要做好支持工作。
教师应学习心理辅导相关知识,给予学生情感支持,努力做孩子在学校中的好朋友、好伙伴,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此帮助学生减轻孤独感。
教师要带领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班会、运动会等集体性活动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的向心力,促进班级成员之间彼此宽容、相互关心的有效方式,参与集体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舒适感、安全感、满足感,学生在班集体中建立同伴关系,获得来自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可减少孤独感。
青少年参加校园活动也能够减轻孤独感,学校应调动学生参与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学校也应该定期开展心理测查,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提供心理援助与辅导。
孤独感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而发展成“心病”。青少年自身要和家庭、学校齐发力,掌握走出孤独的方法,实现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乃弋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静鑫凡系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