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该如何“陪”孩子做作业
2020-07-06高林林
高林林
很多家长在交谈的时候传扬着:一年级是家长和孩子非常难过的一个“坎儿”!这样说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孩子上一年级以后,对孩子和家长来说的确是一个考验。和幼儿园不同的是孩子进入一年级以后不仅有了学业评价,还会有学业的任务要完成。家长们随之加入“陪作业”的大军,在“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最令家长们头疼的是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拖拉磨蹭,任凭家长怎么催促,就是提不起孩子做作业的积极性。另一个是孩子的不专注,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写不了几个字眼睛就看着天花板发呆。于是,之前的母慈子孝变成了“鸡飞狗跳”,甚至有的家庭真真切切地上演着因陪作业而住进医院的“灾难”。付出时间是高质量陪伴的前提,而高质量陪伴所形成的亲子依恋关系,又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前提。要想让我们的“陪”变得更加高效,家长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陪作业”中的“陪”不是监督而是陪伴
很多家长把“陪作业”理解成了“监视孩子做作业”,即孩子在做作业,家长站在旁边指指点点:这个字的笔画不到位、那个字的笔顺不对,另外一个字的占格不对……家长这样做实际上是在频繁地干扰孩子,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养成。如果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需要家长的陪伴,我们可以拿一本书或笔记本和孩子一起专注地阅读或记笔记,当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我们可以给他提供协助,给他一个示范、引领。
二、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管理计划表,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让孩子参与制定时间管理计划表,把削铅笔、上厕所、喝水等这些准备活动全部安排在做作业前或中间休息时间。我们还要了解一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特点,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是15~20分钟,所以,安排其做作业的时间不要过长,中间要有个短暂的休息,再做下一项练习,这样有助于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
三、 陪伴孩子,家长要管理好负面情绪,要足够耐心
家长要善于觉察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给孩子。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會做很多事情,做作业对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做得还不够好,我们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允许孩子以他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去成长,做他们坚实的后盾,陪着他们一点一点进步。
在尊重孩子的同时要协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找到学习的方法,而不只是空洞地“催催催”和责备。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指导,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当孩子有细微的变化,家长要用心觉察到,并且给孩子适当地反馈,帮助孩子去总结自己的经验,给孩子暗示,让他们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强化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四、 “诱惑”孩子爱上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较少,在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关注到孩子的阅读水平,所选的读物难度要与孩子的阅读能力相匹配,不要让孩子对阅读有畏难情绪。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曾谈到“阅读需要诱惑”这一话题,家长们也可以用一下这种方法,在孩子读书之前可以把书中的故事读得绘声绘色充分吸引住孩子,再“借机脱身”让孩子产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一本本书就像一颗颗种子,作为父母,我们要尽早把它们种在孩子的心田,待它们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孩子的心灵,滋养孩子的智慧。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但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我们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经验复制给孩子,而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他们才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作为家长,我们在陪孩子做作业的同时,首先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去引领而不是控制孩子,做孩子好习惯的“领跑者”,才能够为孩子后继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