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如镜

2020-07-06纪丽

关键词:朱永新传记心语

纪丽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书为镜,可遇春天。

——题记

庚子鼠年,我踏上新教育阅读的征途,手捧朱永新的《我的阅读观》,心海涟漪泛起。读朱老师的書,如同在照镜子,我照见了自己阅读的影子;照见了别人阅读的硕果;照见了教育吐蕊的春景……

阅读如镜,从镜中我看到了自己阅读的得失。

真读书与假读书。我一直认为阅读,仅仅是读书,至于读的内容、层次、广度、深度、意义等,从未深思过。而朱老师用五个章节来解读阅读,并把阅读当作改变民族的切入点,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相比之下,我真如井底蛙了。我自以为自己喜爱阅读,特别是近几年,我倾心于名人传记、民国清流类书籍的狂购、拜读,感觉自己也算是读书人吧。可读朱老师推荐的幼儿、中小学生、教师阅读书目等,我瞠目结舌了。他所列书目,我几乎闻所未闻。同样读传记,我只是看热闹,八卦人物轶事,读完了也差不多忘完了,简直就是猪八戒吃人参果。而朱老师读人物传记,是追随伟大灵魂,从每一个人物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阅读传记成了朱老师日常功课。朱老师是真读书,我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假书生”。

阅读浅尝辄止。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语,引用陆九渊的名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他有何成就?他有何思想主张?我一概不知。虽然当时有疑惑,但一闪而过。没想到朱永新老师青年时代就读过陆九渊的专辑《陆九渊集》。假如我也早读过此书,那节课上,我一定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听,一定会激发学生探索陆九渊的好奇心!朱老师的一句话引发我研读陆九渊的欲望。希望这是亡羊补牢,正如陆九渊所言——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相信我的阅读不再是走马观花。

阅读遇见最美的自己。读朱老师的书,就像与一个优秀的自己相遇。朱老师所倡导的“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也正是我一直在企盼的。我一向特别注重学生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时间、空间,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争做校园阅读推广人”“一换五十”“诗画天地”“批注大比拼”,还有弟子规演出、读书打卡、读写发稿等活动,硕果累累。孩子们在阅读中遇见美好,遇见最美的自己,留住自己童年最美的影子。记录一届届学生共读共写共生活的美篇书《捧一卷诗书 揽一怀暖阳》《重拾绘本 放飞梦想》《开卷,邂逅最美的自己》《向阳花木易逢春》等陆续制作完成。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写一本心语班教育阅读叙事书。

阅读如镜,我照见他人阅读的厚积薄发。

朱老师的文章旁征博引,行云流水。古今中外,名家名句,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对叶舒宪、惠特曼、松居直等人的语言引用自如。没有海量阅读,没有博闻强识,怎么可能如此得心应手?由此,我想到了学校的李金玉校长。李校长每每讲话,都会情不自禁地吟经诵典。他在新教育启动仪式上致辞,引用《礼记》《中庸》中的经典语句,引用梁启超、陶行知、杜威等人的教育理念,足见他阅读功底深厚,涵泳工夫兴味长。

阅读如镜,我照见了新教育繁花似锦的春天。

教育春雷催绿意,杏坛百卉吐芬芳。新教育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阅读是新教育最关心的问题。朱老师的阅读观为新教育阅读打开了一扇门,走进去,我聆听着春天的心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改变,从阅读开始。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芳华,栖息共读共写共生活的田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阅读如镜,好书照我潜行。追梦新教育,泛舟书海润泽心田,墨香深处,邂逅诗意的自己,完整的自我。开一朵香气袭人,温暖世界的小花!

猜你喜欢

朱永新传记心语
总是写在第一段的外貌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别把八卦当传记
朱永新: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读失败者的传记
邦尼心语
邦尼心语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绿豆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