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走心
2020-07-06成婉婷
成婉婷
【摘要】何为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已成为了当今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看,都属于急剧变化、迅猛发育的重要时期。然而,这恰恰是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关键时刻。因此,适时做好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主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运用储蓄之法,提出围绕:“精铸细节;精设活动;精准评价;精诚沟通”四策略,来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通达之道,但愿行之有效。
【关键词】精铸细节;精设活动;精准评价;精诚沟通;良好行为习惯
“窥一孔而观全豹”,目前在我校小学生身上存在着较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没有把《新中小学生守则》和《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有的被老师屡次批评教育后,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对父母吆二喝三,颐指气使,一派小公主或小皇帝的模样……这让笔者感到心疼。近年来,我校在“雅慧”育人管理方面推陈出新,大力推出了“品行储蓄”评价体系,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通达之道。下面,笔者围绕:“精铸细节;精设活动;精准评价;精诚沟通”四策略谈几点粗浅见解,望能抛砖引玉:
一、精铸细节,立规范、严要求,以保雅慧
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提出“秃头论证”理论,此理论告诉人们:“对于一个人满头的头发而言,即使失去了一根,这或许是眇乎小哉、不予算数的,也不会导致这个人变成秃子,因为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了任何影响作用。但是,就在这种眇乎小哉、悄然无声的量变中,必定会引发事物“质”的改变。可见,杜绝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习惯,这要求师者应从“早”、从“细”入手,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抓起,做到防微杜渐。为此,笔者精确考虑细节,运用以下“三法宝”,建章立制,多项举措提升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的质量。
1.法宝一:内化“品行严制度”
《青少年法制教育大岗》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强化公民意识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目标。以“制度”加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为了引导学生们拥有严明的制度纪律、健康的道德思想、清晰的学习目标……笔者在“精细”二字上做文章,采取了相应做法:首先,笔者会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把《雅言雅行读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与《弟子规》等相关制度和经典古诗文,采用解读、朗诵等形式与学生们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对常规制度内容有牢固的掌握,促使其在行为上有规可依,切切实实以制度管理来约束自己,以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做好”。然后,筆者会让学生写出自我“行为规范”公约,并指导其制订出“自我管理”细则。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最终在班级真正达到“立规矩、打基础、留痕迹”的教育效果。
2.法宝二:设立“品行分公司”
基于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信成长”的理念,自学校成立了“雅趣品行超市”起,笔者在班上也设立了“雅趣品行分公司”,将班级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首先,笔者在班上选拔了一名优秀班干部担任公司“总经理”,然后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六大部门,分别是:“安全部、礼仪部、纪检部、学习部、卫生部”等,各部门经理下面设有副经理、部门员工……力争一半学生各分管一项日常事务,并采用一月一轮换制度。最后,通过这种精细化分工,使学生们在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转换中,都拥有“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长期以往,积羽沉舟,使班内“人人有岗位、岗岗有人管”,让学生们在互相监督、自我管理中逐渐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3.法宝三:推出“品行争优劵”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因此,为了引导、加强学生的文雅举止,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的手上还有一大妙招—“争优劵”。所谓的“争优劵”,顾名思义:即是以激励的形式,鼓励学生把优秀品行表现出来,从而争取获得这张“优劵”。而这张劵会涉及班级的方方面面来进行评比,其中包括:文明礼仪、卫生保洁、课前习惯、课堂态度、课间纪律、作业书写、路队纪律等方面,譬如,某学生一周不迟到、学生间的一次礼貌互助、作业干净整洁、各科成绩有提高、积极举手发言等,均能获得优劵一张。一周下来通过累计,凡能集齐12张优劵,则可以兑换一本雅趣心愿银行“存折”。
实践出真知,这样的竞争机制,使整个班级形成了一股“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为自己储蓄好品行”的优良风气。平时,老师许多苦口婆心、磨破嘴皮都很难让学生做好的事情,有了这张“优”券的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了,他们会不断突破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其行为素养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从而达到了让学生“日积一行,周养一品,月成一习惯”的教育目标,起到教育无痕的效果。
二、精设活动,勤训练、不间断,以养雅慧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道:“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然而,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把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去,才能使学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养成。因此,在平时,我会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养成教育。
1.细致根植情怀,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时期是开启智力的时期,也是为以后的人生打基础的时期,形成怎样的习惯、锻炼怎样的能力、培养怎样的的素质,对学生而言,起到了影响、决定一生的巨大作用。“胸无点墨神难聚,腹有诗书气自华。”鉴于此,师者应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每周的第一天,笔者会通过微信班群,布置家长与学生每天必须进行亲子阅读半小时,每月必须阅读两本课外书。同时,在每天的晨间时间,笔者会采用“你问我答、与孩子同读一本书、知识竞答、分角色表演、故事大赛”等形式与学生们开展“好书推荐300秒”活动。在活动中,只要哪位学生达标,笔者会采取奖励的手段,授予其一个由学校发行的 “雅趣阅读风采卡”。同时,如果每天的阅读活动累计达到一定分值,学生们同样可以获得一个“雅趣阅读风采卡”。最终,学生们可以拿着这些雅趣阅读风采卡去到学校开设的雅趣品行超市换领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另外,如期末达到(下转第42版) (上接第41版)6枚以上风采卡的学生即可获得个人专属的“雅趣阅读风采卡”(卡上有个人风采照)。
可见,教师只要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使学生们爱读书、读好书风气在期间慢慢沉淀定格,从而培养了学生们养成了终身受益的阅读好习惯。
2.搭建展示平台,提升学生自制能力
前不久,笔者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关于德育工作有这样一句话:“一两的活动,大于一吨的说教。”笔者对这一句是产生共鸣的。所以,每周星期三的最后一节课,笔者将举行班级的“超级梦想汇”活动,只要是哪位学生获得一本雅趣心愿银行“存折”,则可以在班上表演一个自己擅长的才艺节目。活动中,由老师和学生们对突出节目进行评定、奖励,分别授予金星、银星徽章,拥有了这些小徽章,可以换领一张由学校奖励的雅趣品行储蓄卡。拥有了这张储蓄卡,学生们则可以去到雅趣品行超市兑换一份心仪的物品。积羽沉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上的学生动力十足,每天都充满着惊喜,每刻都在思考怎样进步,每刻都在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如此一来,在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精准评价,全方位、多样化,以厚雅慧
真正的教育在于“无声处起惊雷”,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自创了两大神器。
1.“品行成长护照”——知事
父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第一任教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任务。”所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要依靠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得到家庭的配合,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为了使家校两者更快捷、更全面地获得学生的近期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笔者在学生品行管理上设计了一套家、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其中“品行成长护照”是一大“神器”。 此“护照”是一座架起家校教育沟通的桥梁,让家校联手,合力攻坚。护照上设有家、校评价两大板块,要求老师于每周五以文字的形式,真实地把学生在学校里一周的最新收获、突出进步以及有待提高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委婉地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供家长阅读后,不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表现,还便于家长有的放矢的加以配合与引导;而周末,则让家长填写学生一周的在家表现情况。次周一待老师阅读家长填写的评语后,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并能收集到家长在引导学生方面的良好方法和困惑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帮助家长解决困惑。
通过这样,“品行成长护照”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双方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当中的恰当评价更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从而达到家校评价、促进养成的作用。
2.“品行成长足迹”——修身
而“品行成长足迹”则是另一大“神器”,此本子主要是由老师用来存蓄孩子们(储户)每天品行表现情况,并根据实际表现以优、良、中、差给予相应的等级评定,以此鼓励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努力为自己存蓄好品行,比一比谁的存蓄等级最高,力争评为“品行之星”。同时,笔者还会在次周以后,由学生们将自己积累的品行存蓄量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讲述与反思前一周的自我行为表现与存蓄状况。最后,通过全体学生民主投票,选定出每周的“品行之星”,并在班级荣誉栏上张榜表扬。这虽是一个小小的竞争手段,却胜过无数空洞说教。当中对学生起到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让每个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促使班上的学生个个积极为自己存蓄好品行,他们奋发向上,把自身行为素养逐渐由“他律” 发展为“自律”, 从而使自身的养成教育更上一个台阶,真正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四、精诚沟通,敞心扉、送温暖,以促雅慧
“生命之中有不断涌动的情感,成长中的孩子追求理解,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動,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和养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扬、肯定,当然会有学生出现问题。这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去批评,而是换种方式指出不足,既可以化解学生的尴尬,保护学生的心灵,也可以指出并引导纠正不足。因此,面对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笔者专门在班中成立了“心灵氧吧”。利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组织各科教师轮流与学生们沟通,通过谈心、送温暖等方式,使师生的心走得更近了,老师们用委婉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认识自我,改正缺点,最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总之,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储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路上,只要我们“源于点滴,行于心田”,一步一脚印地去不断扶持,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何愁不养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愿我们能不忘初心,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陈峰.教育就是习惯培养[M].九州出版社,2008.
[2]李国平.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速读(上旬),2016.
[3]朱小敏.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读[J].华夏教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