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世界,健康人生

2020-07-06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行路专委会教研

为进一步发挥中小学校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广州市中小学图书馆老师服务师生阅读、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本领,在防控新冠疫情还没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联合超星集团广东分公司,利用超星学习通的平台,精选专家资源,于世界读书日4·23日开展了线上教研学习活动,努力做到“复学+教研”两不误,增强图书馆老师服务本领,营造更好的书香校园氛围,推动校园阅读,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成为健康人生的必需品。

培训引入两位知名教授关于阅读的专题讲座作为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一是由武汉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尚重生作题为“人为什么要阅读”演讲。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尚老师首先指出:“人类的成长发育包括物质和精神或者说灵魂与肉体两个方面,而阅读是我们精神发育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除了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绝大多数人(95%)基本不读书,而5%的读书人中3%是浅阅读,只有2%的人属于深度阅读,目前社会功利性阅读非常普遍,大多数家庭和个人的消费结构不包括买书。”这样的社会现象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现在很多人由于不阅读和思考,忍受孤独和寂寞的能力大大下降,而一个人没有经过孤独和寂寞的岁月,很难成大器,特别是年轻人。”作为一个人,尚老师认为要想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应该通过深阅读,让自己拥有高雅气质和不凡谈吐;形成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这也是中产阶级和精英人群的生活方式。

学习资源二是由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葛剑雄教授作了题为“读书与行路”演讲。葛教授认为:“读书与行路同样重要,要读好书不容易,要行好路也不容易。”读书方面来说:“对小孩子应该要多读书,陶冶性情,在长大后就会将读书当成一种享受,养成阅读的习惯。”现代社会来说,“读书三种目的:求知、研究、人生需求”。而其中人生需求更加重要,可以把读书当成乐趣,这才应该是社会应该追求的阅读风气。“如果这个社会大多数人读书都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话,那这个社会就一定文明和谐,这样的读书风气才真正是我们要追求的一种人生乐趣,一个社会的进步。”行路来方面说,核心在于“行”,行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社会需要为行路创造条件,自己也同样需要创造条件。葛教授认为:人生可能有的事情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一定可以做什么,但反过来,如果能够利用各种实践、行路的机会,可能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靠读书感悟不到的境界。在人读书过程、行路过程中不能十全十美,要尽力利用各种机会,就不会有遗憾,也呼吁社会为个人创造更好的机会,让有机会、有兴趣的人得到最大的满足,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专委会在每个专题培训后,设置了问题讨论环节,看完视频后,完成测试题,也可以谈论学习的感想。老师们纷纷发表个人观点,“深阅读?浅阅读?阅读的深浅应视个体差异而定。”“閱读的深浅凭个人理解,可以读懂文章就是深阅读了。”也有老师给葛教授点赞:“讲的很好,很有激情!”同时,老师们也在教研群中积极发言,讨论新冠疫情下,学生开学前,图书馆应如何做好开放指引工作。

数据显示,本次教研活动,教师通过移动客户端访问占比90.28%,电脑网页端访问占比9.72%,学习访问量总计433次,学习人数220人,其中219人完成课程学习,完成率99.5%。学习任务设置了2类任务点,其中包含2个视频观看,2个问题讨论,平均学习进度为89.5%。成绩权重设置为:观看视频50%,回答问题40%,访问10%。绝大部分老师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疫情之下,复课当前,专委会组织的线上教研活动开创了新的教研形式。学习数据也反映了图书馆同仁们一颗重视专业培训、积极学习的心。希望我们能够保持热爱阅读的热情,做好阅读推广人的工作,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坚持抗疫不放松的大环境下,保障中小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师生、为教育教学服务。

(广州中学图书管理专委会)

猜你喜欢

行路专委会教研
生如逆旅
岁末雾晨赴友处尝酒
人生如行路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县级人大专委会运行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致力推动“六个转变” 提升新时代政协专委会工作能力
完善专委会机制的问题与建议
秋雾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