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预算管理有效性提升的解决建议
2020-07-06谢宣华
谢宣华
摘 要 在目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制造业越来越关注精细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及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等一系列活动,但在实际企业运用过程中,员工理解不足,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最终的考核与评价运用缺乏,常常导致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本文重点针对制造企业预算管理有效性如何提升,从预算理念的宣灌、预算目标的制定方法、预算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方面,提出了解决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更多的人关注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传统制造业中的实践与运用。
关键词 制造企业 预算管理 生产预算 预算分析
一、制造企业在运用预算管理中遇到的挑战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行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预算管理由于从企业战略到日常运营,涵盖企业经营业务全过程做管控评价,在企业落地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大挑战。
(一)业务部门对预算的理解度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企业的员工,包括管理层,对预算的理解度不足,将预算管理理解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认为预算是为了考核,为了限制费用的发生,而不是经营管理的手段,在预算编制时参与度不足,或重编制而轻过程控制。
(二)预算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持之有据的预算编制方法及编制原则,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参与度较差,或缺乏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流程规则,预算目标拍脑袋制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则会在执行层面造成可操作性较差。
(三)预算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流于形式
预算目标的合理性与操作性较弱,目标分解不够细化,预算审批与调整机制不健全,企业奖惩机制力度不够,均会导致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提升制造企业预算管理有效性的一些建议
(一)预算理念的宣灌,全员参与意识的提升
1.全面预算管理应全员参与,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数字游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首先需要认识预算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理解预算是管理的手段与工具,学会带着所追求的结果去行动,再从下而下的宣灌,树立全员预算理念,建立成本效益意识。
2.通过组织与机制来保障预算管理的开展与运行。第一,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需要由董事会及高管组成,这样可以提升企业预算的高度,加强整个公司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同时整体把控预算工作的方向,对预算管理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与裁决,兼顾预算质量与决策效率。第二,企业应建立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及考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使预算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预算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
1.预算目标的确定,应与战略目标相结合。应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在企业高层层面对企业战略目标做充分讨论,确定公司的整体目标,然后将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将目标由上而下下达,业务部门根据下达的目标,结合实际业务,匹配相应的资源,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后,确定可实现的目标,编制部门预算,再由下而上的提交,经过双向沟通,可能会有几次循环反复,最终确定企业整体与各部门的年度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应当是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需要同时具有可行性及挑战性。
2.预算要与业务部门的实际业务相结合。年度预算不是财务部门的数字游戏,背后需要有业务的支撑,年度预算目标,实质上是为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业务部门新财年开展实际业务所需要的费用资源。
以下以制造企业的直接人工与修理费两个成本项目,预算目标的制定为例,分别阐述:
第一,生产直接人工成本预算。直接人工日工资水平或小时工资水平的确定:由企业生产中心或人力资源部门结合行业用工趋势,周边企业招工形势,目前行业及周边的工人工资水平,通过对企业新财年的招工形势及工人工资水平预估分析,再结合外部形势及内部管理要求,最终确定工人新财年日工資或小时工资的目标水平;
产品劳效目标或单位产品目标工时的确定:结合历史可达到的较优水平,考虑手工产品熟练度提升对劳效水平的自然增长,企业新财年的机械自动化投入方案,产品工艺变化对生产劳效的提升目标,员工流失率下降目标对人员产品劳效的影响等,最终确定新财年产品劳效目标或单位产品目标工时。
产品人均劳效(件/天/人)=产品日直接用人总数/日产量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元/件)=工人日工资/产品人均劳效
直接人工预算额=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或直接人工预算额=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小时工资
第二,生产设备修理费预算目标。设备修理费预算包含日常维修保养费用及设备大修费用。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目前车间机器设备盘点,对机器设备的产能匹配、实际使用状态等现状清晰,结合新财年的预估产量,对资产利用率做出预估,按照新财年的预估产量,确定由于产量提升的资产购置计划;结合目前机器的实际使用状态,确定新财年设备的淘汰更换计划;结合新财年的机械自动化投入方案,确定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投入。
综合以上评估,结合设备的日常维修养频次要求,确认修理费的预算目标金额,结合现有设备的使用状态,出具年度设备大修计划,及设备大修预算金额。
3.预算要与标准制定挂钩。对于日常发生的、有一定规律的费用项目,可以确定管控标准后,按标准直接出具预算目标,以提升预算编制效率。
生产制造企业可将制造费用区分为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是随生产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一般如机物料消耗、劳保费用、工人餐补、能耗(水、电、汽)费用等,固定制造费用是不随生产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一般如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薪酬费用、福利费、办公费、设备折旧等。变动制造费用可按吨产品耗用确定目标管控,固定制造费用可按总金额确认目标管控。
以下以机物料消耗及生产间接人工成本项目为例,分别阐述:
第一,机物料消耗。可结合历史数据及精进目标,确定吨产品耗用标准。
机物料消耗预算金额=预计生产量*吨产品耗用金额
如企业对成本管理推动精细化核算提出更高要求,可进一步将机物料消耗区分固定与变动部分,如标签费、缠绕膜等,与产量直接相关,作为变动制造费用,可确定吨产品用量标准;而如车间清洁用品、钢车钢盘等,与产量并不直接线性相关的,可根据使用标准及更换频次,确定预算目标;同时考虑预算效率,根据重要性原则,价值较低的物料,可结合历史数据确认全年预估金额作为预算目标。
机物料消耗预算金额=∑预计生产量*变动部分吨费用目标+∑固定部分目标金额
第二,生产间接人工成本。人力资源部门应结合业务部门,确定部门工作岗位及编制人数,结合人员薪酬调查结果及公司对于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平的目标方案,直接出具間接人工成本预算目标。
原则及标准一经确定,可直接按标准出具预算目标,不需再做反复沟通确认,过程中按照目标管控。
(三)预算考核及评价体系建立与完善
预算考核及评价体系的完善,是预算有效性的合理保障。
第一,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分析体系:过程中需要做好预算执行的对比分析,加强预算结果达成预警及反馈机制。建立科学的预算达成分析体系,实际达成结果与预算目标对比,对差异原因分析,不仅仅是预算金额的达成率,需要对预算目标、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对于正负偏差异常的,均需深入分析原因,结合偏差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合理纠偏,来保证年度目标的达成。
如对于直接人工成本的预算目标达成,节约或者超支,是由于工人工资水平的偏差影响,还是由于自动化投入进度或效果的偏差影响等,如是由于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影响,即使直接人工成本较预算目标节约,也是不合理的,从长远来看,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不利用长期的留工,影响员工稳定性,需要深入分析原因,积极纠偏。
再如修理费的预算达成偏差,是由于该做的维修项目未做影响,还是设备状况与预估存在偏差影响,都需要深入分析数字背后的原因,来积极应对。
对于预算执行异常偏差,财务需要定期反馈至业务部门,结合业务分析差异原因,从管理中发现问题,并建立预警机制。
第二,建立完善过程预算调整机制。年度预算目标一经确定,不应随意调整,以保证预算工作的严肃性。但对于受外部不可控因素影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及时修正调整预算目标,以减少预算目标与实际的偏差。
如2020年受疫情原因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均发生剧烈变化,一些行业如餐饮旅游业受疫情影响,销售下滑严重,另一些行业如口罩生产企业、方便速冻食品生产企业,销量增长及营业费用的下降,对企业利好明显,对于年度预算目标,应做快速修正,以应对产量偏差较大对企业供应链、现金流的影响,更敏捷的应对市场变化,抓住机会,降低风险。
第三,企业应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对预算执行差异分析,寻找差异原因,明确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将预算管理纳入绩效评价,与绩效奖惩关联,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来充分调动企业全员的积极性,提升其重视程度与参加程度,引导员工对于预算的偏差,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做预算目标达成改善,来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
三、结语
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从共同的理念、科学的方法、过程的监督、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建立并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机制与体系,才能真正实现预算管理功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合理统筹资源配置,最终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为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静.浅谈中小制造企业预算管理问题与建议[J].管理论坛,2019(09):273.
[2] 王芳.制造企业预算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构建[J].现代商业,2012(20):134-135.
[3] 陈瑜.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9(02):139-140.
[4] 武莉红.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9(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