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背景下郑州女性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

2020-07-06王东杰

商情 2020年27期
关键词:生育意愿全面二孩

王东杰

【摘要】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国家先是提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而后推行“全面二孩”政策,旨在优化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能否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直接决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了解郑州女性的生育意愿,极有必要。总体来看,郑州女性生育“二孩”的动力不是很足,其原因主要是抚养孩子的成本日渐攀升、养育孩子的目的发生转变、生育“二孩”也面临着各类风险,若要提高其生育“二孩”的意愿,必须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公平就业。

【關键词】人口问题;“全面二孩”;生育意愿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数量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抑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幅提高了人口素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生育率的持续降低。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调整生育政策就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先是提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而后推行“全面二孩”政策,旨在优化人口结构。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如果人口结构不合理,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了解郑州女性的生育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二孩”背景下郑州女性生育意愿的现状

(一)生育子女数量的要求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所以,生育意愿比较强烈。现在,由于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选择的职业也不尽相同,加之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女性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郑州女性希望生育子女,选择不生育子女的人数微乎其微。总体来看,原住民女性对子女数量的要求普遍高于其他女性、从事自由职业的女性对子女数量的要求高于从事稳定职业工作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女性对子女数量的要求高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但不管哪类群体,比较称心如意的子女数量一般都倾向于2个。

(二)生育子女性别的要求

调查发现,如果只生育1个孩子的情况下,郑州女性对孩子性别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具有倾向性,大多数女性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对生育女孩的偏好稍微高点。如果是生育2个孩子的情况下,几乎所有女性都偏向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能够实现儿女双全最好,家庭结构会更完美;其次比较满意的是生育2个女孩,普遍不太满意的是生育2个男孩。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女性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宗接代的观念逐渐淡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喜欢生育女孩。

(三)生育子女的目的

在传统观念里,生育子女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家族延续香火、为父母养老送终、增加劳动力,所以,过去对生育男孩的渴望比较高,但正如前面所述,当今郑州女性对生育男孩的偏好并不是很明显,甚至更倾向于生育女孩,这说明传统生育观念已经产生动摇。调查发现,在郑州地区,“丁克”观念影响较小,因此,郑州女性选择不生育孩子的人数极少,基本所有的女性都认为应该生育孩子,这充分体现了女性明晰的角色认知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少女性认为,孩子是夫妻情感的结晶,能够给家庭带来快乐、温馨、和谐的氛围。如果是生育2个或多个子女,大多也不是为自己考虑,主要目的消解1个子女的孤单感,多一个兄弟姐妹就多一个伴儿。

(四)生育二孩的意愿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的经济总量不算很大,居民家庭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比也不靠前,工薪阶层的家庭收入处于中等偏低的层次。除原住民外,大部分家庭如果只靠男性一人工作,日常生活相对会比较拮据,所以,对不少父母公婆都不在郑州的年轻女性来说,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是很高。如果生育了二孩,将导致其在家庭和工作间分身乏术,难以面面俱到。一些70后女性由于第一个孩子正在读高中或大学,收入比较稳定,时间比较充裕,生育二孩的意愿比较强烈,但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真正生育二孩的为数极少。

二、“全面二孩”背景下影响郑州女性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一)抚养孩子的成本日渐攀升

抚养孩子的成本包括孩子出生前的备孕阶段及出生后的养育阶段,付出的经济成本是家庭的重大支出。从备孕开始,一部分女性就开始牺牲职业发展,甚至干脆辞掉工作,这不仅减少了家庭总收入,而且对自身事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孩子出生前的各项检查、胎教、准妈妈塑型健身等各项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孩子出生后的吃穿用玩、教育、医疗、购房、买车、结婚等费用,更是不少家庭难以承受之重。仅以教育为例,从购买享受优质教育的学区房开始基本就把一些家庭的总收入直接降为负数,之后的幼儿园,文化课培训班、兴趣特长班、冬夏令营等等,无不令人头疼。高昂的育儿成本,是影响郑州女性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

(二)养育孩子的目的发生转变

如前所述,很多家庭养育孩子的目的发生了根本转变,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生育行为,不少家庭不再追求生育孩子的数量,更注重少生、优生、精养。调查发现,一些女性认为,生育“二孩”会遭到老大的反对,并且自己也感觉带两个孩子力不从心,同时还会降低整个家庭的生活品质。尤其是80后、90后女性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期和高峰期,在发展事业与生育二孩之间,很难做出抉择,在犹豫之间不自觉的就淡化了生育二孩的意愿。不少女性表示,最佳的养老状态是独立自主,将来不希望和孩子居住在一起,自己年轻时打拼的成果应该能够满足安度晚年的需要。还有部分女性表示,自己对父母的养老贡献都不是很大,将来也没有对孩子抱有太多期望,假如孩子定居国外,自己必定不会跟去,所以,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养育一个孩子足矣。

(三)生育“二孩”面临的各类风险

调查发现,除了在体制内工作的女性外,大多数在各类企业工作的女性表示,生育“二孩”其实还是面临着不少风险,以当前的工作、生活状况来看,还没有完全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的把握,心理顾忌也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有女性认为现在生育“二孩”,不仅难以请假,而且很可能存在失业的风险,即使不会被解雇,以后的职业发展基本到了天花板,不会有晋升的机会;假如以全职妈妈的身份生育“二孩”,再次择业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35岁以上的女性则表示,高龄妊娠的生育风险更大,面对各种超标的检查结果,可能会整日提心吊胆,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为了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直接放弃了生育“二孩”的念头。

三、“全面二孩”背景下提升郑州女性生育意愿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共服务,减轻家庭养育“二孩”的压力

政府应努力加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充足的公共产品满足幼儿增加的需求,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幼儿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加大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提高产科、儿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产前缺陷筛查的精准度,减轻准妈妈的心理负担;为高龄产妇开辟绿色通道,可设立专门为高龄产妇服务的科室,确保其身心健康、生育安全。充分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入托难、入园难、入学难的问题。一方面,在数量上要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需求,确保适龄学生有学上;另一方面,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二)加强社会保障,解除家庭养育“二孩”的后顾之忧

一般而言,大多育龄女性正处于努力工作、赚钱养家阶段,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给其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也是造成大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不强的重要原因。政府要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年轻人生活压力,解除其养育“二孩”的后顾之忧。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构建国家、社会、个人三方共担生育保险的保障体系,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确保每一位从业女性均能享受生育保险的相关待遇。适当提高生育津贴,延长生育“二孩”的产假期限,尽可能减轻因生育“二孩”带来的家庭生活压力,给宝妈充足的时间陪护幼儿,完成心理调适和产后恢复工作。

(三)促进公平就业,消除女性遭遇的就业歧视

当前的就业市场存在各类歧视,但性别歧视最不合理。男女平等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更倾向于男性,并不是因为男性的工作能力必然比女性强,仅仅在于对女性存在的偏见。因此,促进公平就业,消除女性遭遇的就业歧视,既保障了其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提高其生育意愿营造了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保障女性合法权益的措施,确保其在生育之后能够顺利返回工作岗位。可设立专门监管机构,专职从事维护女性生育权利的工作,严厉惩处用人单位辞退孕期女性的行为。同时,对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做的比较好的企业,通过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进行正向引导。

猜你喜欢

生育意愿全面二孩
“80后”已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全面两孩”政策下城市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分析及对策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从生育文化角度论“全面两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