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背谱的运动记忆探究

2020-07-06唐冠祥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

唐冠祥

【摘要】背谱是钢琴表演的主要形式,也是钢琴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之一。运动记忆是钢琴背谱演奏的基础,对运动记忆背谱的再认识有助于提高钢琴背谱演奏的能力。

【关键词】钢琴演奏;背谱;运动记忆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常采用运动记忆的方法背谱。钢琴弹奏时手指的运动状态和运动习惯会通钢琴练习形成一定的惯性,随着手指熟练程度的加深,大脑皮层便会形成“印记”。在反复弹奏的基础上,乐曲就自然而然背出来了。

一、运动记忆的生理基础

运动记忆是个体以过去经历的身体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记忆内容的记忆,以动作或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基础。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身体运动时,各部分的运动通过动觉将动作信息传入大脑,肌肉、肌腱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关节之间的压迫引起神经冲动,并以信息的方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大脑皮层,就形成运动记忆。它包括对身体各部分的移动位置、运动形式、方向速度以及用力特点的记忆,对于建立动作概念、形成稳定的动作体系和成熟的反应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记忆呈现出先快后慢、先难后易的特征,是形成各种运动技能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形成以后,一般很难忘记。

因此,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就要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加强肌肉的感觉能力和控制能力、打好扎实的手指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相反,像手指第一关节塌陷、手腕僵硬等错误动作一旦定型后,这种运动记忆便会长期伴随着学习过程,很难受人的意志而转移,纠正起来较为困难。如何遗忘这些错误动作,建立正确科学的弹奏方法,成为钢琴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课题之一。

二、运动记忆背谱的弊端

运动记忆是钢琴背谱最为常用的一种记忆方法,钢琴弹奏时手指丰富的触感和运动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到大脑神经,形成记忆“痕迹”。钢琴表演就会依照大脑储存的记忆程序,以一种习惯性的动作,在大脑的“指令”下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运动记忆背谱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演奏时注意力稍不集中便会产生记忆提取问题,出现“卡壳”“打奔儿”等现象。许多“手指运动员式”的钢琴学习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源于背谱方式的单一化及动手不动脑的不良学习习惯。德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莱默尔特别强调全神贯注,积极开动脑筋的学习方式,反对“匠人”式无意识的手指动作。他认为:“这种获得技巧的方法极不可靠,练琴者的记忆力时常是一片空白,即便是干净利落的音质也很少能够完全由此获得。如此长期以往,会使练琴者缺乏自信、神经过敏并因此而难以消除怯场的心理。”钢琴家柳博穆德罗娃也有这样的论述:“多次的、常为形式主义的、不动脑筋的演奏所导致的死记硬背主要基于运动记忆。激动时它可能对演奏者不起作用;而且,这种作法几乎没有任何音乐意义,须耗费较多时间。”

确实,这种在反复练习基础上的“自然记忆法”使得钢琴背谱相当脆弱,禁不起时间的检验和表演实践的推敲。一旦表演出现中断,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往往更为糟糕,学生很难摆脱表演失败的阴影。长期以往,便会缺乏自信,产生怯场、“上场慌”的心理。因此,钢琴背谱应将运动记忆和其他记忆方式相结合起来,预防钢琴表演时出现尴尬现象。

三、对运动记忆背谱的再认识

关于运动记忆背谱的很多观点都提到不稳定性,需要与听觉、视觉和逻辑记忆等记忆方法进行多层次组合,这无疑是正确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交叉的认知渠道能更好的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感官功能发挥得越充分,学习效率就越高。钢琴背谱仅凭运动记忆容易引起听觉上的惰性,破坏演奏者内心的听觉形象,使演奏平庸得像一枚“假币”,缺乏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就此贬低运动记忆的作用,相反应给予其重要地位,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予以足够重视。

其一,钢琴演奏在最低层次上首先是一项运动,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记忆能力。赵晓生先生提出速度、灵敏、力量、持久与柔顺这五项

基本运动素质,而良好的运动记忆能力是形成演奏者“运动素质”的必要条件。纵观历史上所有的钢琴家,他们或是性格各异,或是演奏风格迥然,但他们都掌握杰出的钢琴演奏技巧,具有超常的运动记忆能力。钢琴背谱可以在听觉、视觉或逻辑记忆方面具有独特的天赋,但必须要有极强的运动记忆能力作为基础。运动记忆能力欠缺的学习者,即使是一首很小的乐曲,上台表演时都会遇到困难,影响到演奏的质量。

其二,运动记忆的“自动化”功能。钢琴学习必须形成积极的运动记忆,避免单纯机械的手指运动,做到眼、耳、手、口、心的协调统一。钢琴表演时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同的演出环境、临场发挥、表演时的心理状态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演奏质量。当演奏乐思突然凝滞、头脑“空白”时,具有较强运动记忆的演奏者能在动作技巧的迷宫里辨明方向,重新寻找到记忆的痕迹,返回到钢琴演奏的正常轨道。

应对这种突发事件唯有依靠演奏者的技术技巧,扎实的手指“功底”会按照既定的演奏方案,“自动化”地完成作品的演奏。因此,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形成较强的运动技能,为钢琴背谱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钢琴背谱的记忆类型除了运动记忆外,还有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逻辑记忆等其他记忆方式。运动记忆是必须的,这种能力较弱显然不会有高质量的演奏,它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但单纯使用运动记忆的方式显然不妥,钢琴教学必须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在运动记忆基础之上,结合其他记忆方法,使之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在实际背谱中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习者形成较强的背谱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金 著.现代钢琴演奏技巧[M].姜丹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柳博穆德罗娃,向方.钢琴的背谱演奏[J].中国音乐,1995,(03).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钢琴与管弦乐器二重奏中协作钢琴演奏的差异性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钢琴演奏音色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