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智结合教学对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作用

2020-07-06李春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李春梅

摘  要:“情智课堂”是指教师以“情境”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让师生共同沉浸在智慧的意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促进师生情智共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让课堂变成学生思维灵动和个性发展的舞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情趣和智慧,让学生在情智课堂上自主学习,发展思维和提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智结合;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是“快乐、智慧、善良、健康”。但细细想来,我们的课堂又给了他们什么呢?在快节奏、单一枯燥教学模式下,不少学生欠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中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数学情感和数学能力未能得到同步发展,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将情智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智慧发展,让学生会学、乐学、创造性学习,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情感驱动,调动学生情趣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其中,“感情”指的是人的情感、情趣、意志、兴趣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因此,在小学数学情智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智力与情智共同发展的“情感”氛围,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使得学生的思维、记忆和注意力聚合在一起,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情趣,从而使得学生的操作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富有情趣的进入情境中学习。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创设了以下趣味情境: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按照红色、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45个彩球,且每个彩球上都标有号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上面一共有45个彩球,且每个球都标有序号。现在,老师不看屏幕,你们随便说出一个球的号码,我就能说出球的颜色,你们信吗?

学生提问,老师回答,课堂氛围异常活跃,且学生都十分好奇老师是如何知道球的颜色的。

师:你们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接下来,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学完之后,我们再来看老师是如何记忆的,想必你们也能掌握。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猜彩球颜色的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情趣,也呼应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顺利地帮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情智生成,体验学习乐趣

义务教育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讓学生与同伴一起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操作、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技能的协同发展。

因此,在情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构建、体验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生成新知,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与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就能得到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会产生学习的驱动力,最终促进学生情感与智慧的生成。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了若干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且都在积极地动手、动脑思考。不一会,不少小组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他们都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发现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组1:我们组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我们把直角、钝角和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拼在一起,拼成了一个平角,而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180度。

组2:我们也认为三角形内角是180度,但和他们的方法不同,我们将正方形的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后,变成了两个三角形,由于正方形内角和为360度,所以三角形内角和应为正方形的一半,即:180度。

对于这些学生的发现,我及时给予了表扬与评价,学生都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异常兴奋与喜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学会了运用已有知识探求未知知识,而且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乐趣,促进了学生情感与智慧的协同发展。

三、情智展现,培养学生素养

数学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将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要激发学生在头脑中的已知再加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运用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计算》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小设计师”的综合实践活动:

王奶奶家最近盖了新房子,其占地面呈长方形,且长与宽分别为15米、5米。在房子砌好后,她准备给房子砌围墙,围墙的长与宽分别为20米、10米,她连围墙上的大门也买好了,大门的宽度为2米,但是,王奶奶犯愁了,该怎么砌墙呢?如果砌1米长的围墙需要200块砖,你们能算出砌围墙需要多少块砖吗?如何设计才能最节省材料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帮王奶奶砌好围墙把!

将学生分组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了房子、围墙、门等模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动手操作,设计砌墙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寻找出最为经济且最节省材料的方案。从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砌围墙”的事例入手,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用中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而且整个活动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小组讨论、班级展示等形式,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可见,学生知识与情感得到共同发展,且在每一个环节中,情智相互交融,促使学生在情智教学过程中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情智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情感和智慧,让学生在智慧增长与情感提升的过程中,会学、乐学,创造性地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情智提升的同时发展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