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06孙立霞
孙立霞
【摘 要】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100例分娩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n=50)和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n=50),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母婴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产科护理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效果尤为显著,能够使产妇熟练掌握母婴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有助于促進护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护理满意度
文章编号:WHR201908080
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应上升,尤其是在产科护理中,母婴作为特殊群体,在护理方面需要格外重视[1]。目前临床上在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鉴于此,本次研究对产科护理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展开相应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100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7.46±1.25)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45±1.63)周。对照组50例,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6.72±1.34)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孕周为(38.76±1.09)周。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责任护士需在产妇入院及分娩后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及发放宣传材料,并由责任护士在新生儿浴室进行沐浴、脐部护理及抚触等,产妇及其家属不参与到其中。观察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模式:1)健康宣教:责任护士需在产妇入院后主动与其沟通,为其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分娩技巧及注意事项等,耐心且认真地答疑解惑,并叮嘱产妇及其家属做好准备,调整心理状态,分娩后需要详细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评估及告知新生儿预防接种事项[2];2)床旁沐浴:新生儿出生1d后,沐浴在产妇床旁进行,并严格按照1人1盆,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责任护士边操作边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沐浴时房间及水的温度、沐浴顺序和注意事项等,家属可自愿在护士的指导下亲自为新生儿沐浴;3)脐部床旁护理:当沐浴完成后使用无菌棉签蘸75%的乙醇,由内向外对脐轮根部进行消毒,并告知回家后如何对脐带进行观察和护理;4)抚触床旁护理:选择最佳时段给新生儿做抚触,责任护士用教具讲解后,护士指导产妇将双手搓热,并将适量的抚触油倒入掌心,在手掌中搓匀后,以轻柔的手法抚触新生儿头面部、胸腹部、上下肢、背部,家属或产妇可用教具同步进行学习;5)产妇自我护理:责任护士需指导产妇产后恢复练习,制定科学的饮食及运动方案,并对产妇的切口、乳房和腹部等部位加强护理[3],密切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和自我体能练习。
1.3 观察指标
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产妇母婴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内容涵盖产后自我护理、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喂养及沐浴方式和护理技巧等,百分制,分值越高代表掌握越好;同时了解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容为护理操作、护理服务水平、护理服务态度以及言语沟通技巧等,总分50分,分为满意(>40分)、一般满意(>25分)、不满意(≤2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母婴知识掌握程度
两组产妇护理前母婴护理知识得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母婴护理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创建为新型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在床旁予以相应的护理,更为直观且生动,能够使产妇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本次研究观察组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任静[4]的研究报道结果趋于一致,可见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床旁健康宣教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为其讲解相关知识,能够使产妇提前了解到分娩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稳定内心情绪,使其思想上做好相应准备,同时在分娩后予以床旁新生儿沐浴,采用1人1盆沐浴能够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新生儿身体健康;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抚触新生儿,可促进产妇与新生儿情感交流,刺激新生儿的感触器官,促进生长发育,护理人员加强产妇母乳喂养以及脐带等正确的护理方法[5],在床旁予以指导,能够使产妇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母婴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而避免新生儿出现不良情况,也便于产妇及其家属更好地护理新生儿,并为其讲解产后恢复事项,制定饮食及运动方案,能够使产妇及其家属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后恢复观念,增强产妇自我护理意识,进而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在主动与产妇沟通上也能够建立信任桥梁,使护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针对产科护理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文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7,103(16):243.
[2] 宋婧嘉.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05(09):1162-1164.
[3] 张奕坚,张迎辉,刘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65-266.
[4] 任静.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04):171-172.
[5] 成桂荣,刘艳艳,刘文静.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23(0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