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2020-07-06马祥国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春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

马祥国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班主任要指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战胜困难与挫折,学会学习,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创造能力,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素质;青春期;健康成长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健康生活素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而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包括着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重要。

班主任是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播种者和耕耘者,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帮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适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我国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小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厌学,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出现说谎、打架、逃学,严重的出现自残、伤人甚至、轻生现象。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若从学生的心理问题上进行教育,而不是只从学生违纪行为来对待,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笔者结合多年初中班主任工作,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发展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次心理性断乳期。这一时期,由于性成熟的影响,神经系统活动高度兴奋,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的心烦意乱期。又由于社会知识经验不足、生活阅历短浅,缺乏辩证的方法,往往走向极端。因而,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指出,通过控制情绪可以改变生活.情绪渗透在我们的心态中,影响着我们行为的效果.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取得成就的原因中,85%是因为有了积极健康的情绪。所谓健康的情绪是指人在情绪方面积极良好的适应状态,是人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标志。保持愉快的心情、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活动的协调统一,免疫功能正常,从而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能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提高学习与生活的效率,提高生命质量。如当学生心情愉快时,上课就能专心思考、积极参与,课后也乐于和同学谈笑。当心情烦恼时,则心不在焉,郁郁不乐。而不良的情绪。如急躁、焦虑、愤怒,则易使学生陷入消极状态之中,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情趣,严重的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导致心理障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气质类型和特征,了解各种气质类型,气质类型各有利弊,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从事不同的活动时,应扬长避短。其次,要培养学生有的良好性格特征,克服不良性格,如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要有明确目标,充满信心,而不是缺乏理想,关心集体,而不能自私自利,对他人富有同情心,而不是冷酷无情,待人真诚有礼而不虚伪粗,遇到困难,有毅力勇于克服,而不是软弱退让等。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遇事冷静,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保持环境的整洁、优雅、有序。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体会他们的内心需求,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遇事阳光豁达,心胸开阔,要学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如用格言或伟人的经历,激励自己来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状态,弱者是情绪的奴隶,强者是情绪的主人等,来进行自我安慰,自我调节。如人经常齐声背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成为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座右铭。

二、克服学习压力

学习是中学生的中心任务。进入中学后,随着课程的增加,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也会转化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奋斗精神。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焦恵,反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效率,而学习焦虑是中学生心理障碍表现最严重的症状,培养学生保持高效有序的学习状态,克服学习焦虑,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承认学生差异,进行分类教学,分类辅导,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盲目比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都有所提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经常开展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等,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学。开展讲座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注意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课后复习,今日事今日毕,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指导学生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学会集中注意力,改进记忆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思维训练时,结合教学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在提出問题时,可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使学生从知识学习转向提升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考试,做好考前指导,考后分析,学会归因训练,使学生都有成功感,会思考会学习,不断提升学习水平。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也是充满机遇的社会。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如考试发挥不好、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误会、家庭意外变故等,只有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才能学会抵抗挫折,磨炼自己的意志力。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增强实现奋斗目标的责任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利用学生偶像、名人成长经历,引导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督促,自我鼓励。如郎朗、邰丽华等。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学习和事业成败的重要条件,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锲而不舍、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最后成功。在教育教学中,要针对各个学生的意志特点,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对待挫折方法措施,使学生在逆境中锻炼自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如对待考试失利所应有的心理对策,后悔不能挽回损失,只有专心考好下一科,总分不低就好。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舆论和批评,正确对待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采用升华、补偿等合理方式调节心理,摆脱因此产生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不采取极端措施,把别人的批评化为改进的动力,扬长补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总之,培养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克服不良意志品质,这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四、塑造健全的人格

中学阶段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培养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人格健全的人。

初中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字路口,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中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人格分化的重要过渡时期,直接影响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班级中,要大力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营造纯正的班风,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握正确的评价标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找出优点与不足,扬长补短,不卑不亢,改进自己,进而做到自尊、自信、自重、自强。

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诚实等态度,处理各种关系,开展友好交往合作,与他人同心协力,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积极地投入到各项集体活动之中。要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崇高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的人格特征,将对人的智力因素和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时代教育形势的需要,是培養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胜挫折的前提条件。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使之成为勇于进取、铸就幸福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李维德.有趣的青少年心理知识.北京燕山出版社.

[2]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07).

[4]曾晓勇.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学子,2015,(24).

猜你喜欢

青春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