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2020-07-06杨洋
杨洋
【摘要】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同时也正在往更高品质、更加快捷的方向不断发展;随着市政道路逐渐改造扩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也会随之转变,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切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措施上的创新管理,确保各环节难点在处理上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技术保障,从而推动市政道路施工品质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难点;解决措施
1、市政道路具体施工特征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定会伴随着一些相关的问题出现。其一,环境景观的物质性老化问题。正常情况下,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一直处于损耗的状态,当磨损至一定程度后,必须通过定期的维修与保养才能够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另外,反复挖掘对道路的质量也会造成影响,因此,道路的修复及保养工作将更为重要;其二,道路施工功能性老化问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道路交通也会随之发展起来,对道路基本设施进行更大的使用,导致道路施工功能性老化。假如因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的使用一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道路就会加速老化程度,减少使用寿命;其三,道路结构性老化问题。城市的道路结构应伴随着城市发展及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进行调整。随着城市内交通工具的增多,导致发生交通拥堵,尤其是经济中心附近交通拥堵状况更为明显,此时应适当进行道路空间结构的调整,否则将无法继续为城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道路结构进行调整时,相应的附属设施也需跟随变化,这极大地提高了市政道路施工的工作量。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2.1管道沟槽问题
在管道沟槽挖掘前,要提前计算好槽底的标高和沟槽的边坡坡度,在实际挖掘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隐患发生的概率。例如,若沟槽底部挖掘的深度过深,就会容易出现管道下沉或断裂的现象,最终影响沟槽的质量;若沟槽两边的坡度太小,就会造成坡边稳定进而出现坍塌的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的质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内管沟回填和路基填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整体的质量,但是可能造成路内管沟回填和路基填土质量不达标准的因素有很多,回填土的压实程度是监测道路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大体来说回填土的密度越大,说明压实度越高,也就表明材料整体的性能更好。若是由于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不够就会使管沟回填和路基填土的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就会出现路基下沉的现象,时间一长就会造成道路路面断裂,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2.2排水管道的技术问题
目前,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排水管使用的是无压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坡度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到利用坡度促进排水,防止出现管内堵塞和水倒流等现象。在按照管道时,还要保证接口的紧密程度,防止因为某一个接口不紧密产生漏水,严重时还会造成接口周边的土方坍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排水管还涉及到排污管道,这类管道的施工操作应更加谨慎,保证投入使用后不会出现漏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2.3道路结构层厚度,处理施工缝的技术问题
任何一项施工工程中都会出现裂缝,有些裂缝是因物理原因不可避免产生的,有些裂缝却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因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造成的。前者会随着时间和工程进展逐渐稳定,无需在工程后期特别处理。但是那些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裂缝必须着重处理,不然这类裂缝会随着时间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成为一大安全隐患。作为衡量道路质量的指标之一的道路结构层厚度,与道路压实度一样,对道路表面结构的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两方面的质量完全满足相关要求。
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措施
3.1设备方面
市政道路通常选用商品混凝土进行铺设,若是选用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应对水泥混凝土做好相应的技术措施。首先,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充足的振捣设备(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捣器),整个摊铺过程应当进行跟踪管理,避免摊铺路段出现漏振的情况发生;其次,对摊铺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整平机、密排式振捣机组)进行定期检修及维护,并做好相关的验收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更快地查明原因进行设备的调整;第三,对路面缩缝进行切割过程,应当注意切缝的宽度以及深度,确保切缝能够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从而对施工路面起到延长正常使用寿命的效果;最后,若是上层设计为沥青路面的话,还需要适当进行必要的人工拉毛处理,确保上下层混凝土能够紧密衔接。
若是选用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的话,应配齐相关的碾压设备,通过对试验段的碾压,最终确定碾压设备机组的组成。首先,应当确定碾压设备跟进摊铺设备的距离,即确定初压开始时间,避免过早碾压导致沥青粘附轮胎;其次,应确定碾压设备的碾压遍数,碾压过程是否需要带振作业,即确保碾压过程当中不会由于设备带振影响实际碾压效果;第三,应对碾压设备进行定期保养,设备进场前对轮胎进行洒水清理,避免轮胎附着污物;最后,应当配备小型碾压设备,对于花圃及加宽段等不利大型设备碾压的段落进行碾压。
3.2材料方面
由于市政道路材料多为一次外购材料,对于进场材料应当严格把关,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以及预埋的管线材料,应当避免因为材料质量原因,导致市政道路在运营阶段存在安全隐患。关于商品混凝土摊铺,应当加强现场控制,并定期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抽检,还需根据施工环境的天氣状况来调整商品混凝土的各项参数;例如:强降雨过后,施工现场地面较为潮湿,应通知供应单位对所生产的混合料,适当降低一定的含水量或者适当添加相应的外加剂,从而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出现离析等不良状况。管线材料选用,则要求各类管线进场后,必须附带一系列相关证明材料,其中:包括出厂合格证、该批次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等。
市政道路施工场地空间有限,故在材料采购阶段应根据施工需求以及场地限制等情况综合考虑材料采购的数量及先后,确保到达施工现场能够立即投入使用或者能够有序地进行堆放,避免由于材料堆放原因造成合格材料由于堆积原因出现局部损坏,影响到实际的施工品质,对于损坏的材料应当及时清理出场,避免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施工作业人员误领用损坏材料的情况发生。
3.3完善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管道的铺设要使用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管道内底标高,用经纬仪跟踪测量管道的轴线,保证管道内底标高和管道轴线都要符合设计图纸的标准。管道施工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一旦出现误差,就可能会影响管道整体的稳定性。由于大多数管道施工是在地下进行挖掘,有可能会在施工中遇到障碍物,这时就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管道的方向和坡度,但一定要保证排水管道能够顺利排水。
3.4改善施工缝的施工技术
当前社会主要使用的施工缝施工技术主要有横向施工缝处理技术和纵向施工缝处理技术。出现纵向裂缝时,应从纵向裂缝为起点进行全幅的摊铺,从而尽量减少路面的裂缝,若想减少纵向裂缝,在摊铺时就要从路边开始向路中心进行摊铺。在摊铺时要对虚铺的厚度进行规划,以保证路面整体的平整。
结论: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施工不仅对交通影响巨大,更代表着经济的发展程度,所以市政道路施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建设工程,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工程管理、路基质量、施工缝处理以及排水系统等多方面技术的研究,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昊,黄驿涵.刍议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4):236.
[2]李志强.刍议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