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项目施工成本的现场管理

2020-07-06彭寿开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项目施工成本

彭寿开

【摘要】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已步入规范化,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残酷市场竞争立足,需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建筑产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施工成本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施工成本控制是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计划控制指标内,保证项目施工成本合理可控,为企业创造较好经济效益。项目施工成本是由直接费、间接费、税金和利润组成。税金和利润相对固定,与施工成本关系不大,而直接费和间接费是由项目规模和企业施工实力等因素确定,是施工成本控制关键。本文就工程直接费和间接费的现场管理,略谈个人观点。

【关键词】项目施工;成本;现场控制

1、施工预算指标管理

施工预算指标是控制施工成本标准,是根据工程量清单和综合单价定额,经科学、合理编订。要实现它,先按项目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流程细化预算指标,实施才有可比性和操作性。再按照细化预算指标分解流程的逆过程实施,即预算指标的控制是通过由小到大分级实现,而每级指标结果是下一级指标实施调整依据,直至终极指标实现。

2、施工材料成本管理

材料成本是构成工程直接费的核心要素,按使用划分,一类是消耗材料,约占工程直接费60~70%,是施工成本控制重点对象,另一类是周转材料,约占工程直接费5~8%,是施工成本控制主要对象。要做好施工材料成本控制,首先采购性价比较高材料;其次严控材料使用。对消耗材管理,要按照施工图,结合预算材料指标,严控消耗材总量和实行消耗材定额限控用量,通过精准下料,使损耗低于定额指标,并提高废余料利用率。对周转材管理,则据其成本随利用次数递增降低特点,选择耐用和性价比较优周转材。对规则构件采用新材料,对不规则构件采用旧材料或边角料,降低周转损耗,提高周转次数,实现降低周转材成本。此外对进场材料仓储、运输及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减少材料二次倒运原则,严控运输成本。

3、施工机械成本管理

机械成本是构成工程直接费的主体要素之一,约占直接费10~15%,是施工成本控制主要对象。施工机械按用途可为专用机械和通用机械,前者取决于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采用的施工工艺,其专业化程度与使用成本高低成正比,虽限于特定工艺且时间较短,但成本约占机械费40%,非特别要求,一般以技术成熟、安全经济为选用原则,保证满足安全、经济、可靠。而通用机械的使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且周期较长,成本约占机械费60%,多为运输类,分平面和垂直两种方式。根据场内施工资源传送范围和作业高度及建(构)筑物分布等,结合机械性能参数,合理选用。以保障场内资源一次传送到作业点为原则,实行统一调配使用。机械使用管理要做到合理高效,减少或杜绝消极停歇时间,提高利用率,并做好机械日常维保,减少故障和提高出勤率,谋求以合理机械投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4、施工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是构成工程直接费主体要素之一,约占工程直接费12~18%,因我国建筑劳务用工市场不成熟、不规范,较高素质专业人员奇缺,持续推高劳务用工成本,它是施工成本控制主要对象之一。在当前建筑市场大环境下,通过加强现场用工管理,是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关键。用工方式有计件和计时,计时常用在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相对固定工序,适合工厂制流水线用工。而计件常用在工序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相对变幅较大工序,可最大限度发挥劳动力潜能,是主流用工方式。实际中常按项目人工预算指标和劳动定额用工标准,计算核定分项工程完成需人工总价或工日数,结合现场实际,在分项工程人工总价基础上提高5%~10%额度包干给班组,实行分项包干制,施以高效的施工流程和严谨的工序搭接管理,避免窝工,保证人工成本处在预控值范围。

5、技术措施费管理

技术措施费是构成工程直接费要素之一,以分项技术措施形式出现,约占直接费10~15%。通常50~70%的技术措施费发生在基础工程,严控基础工程技术措施费,是有效控制技术措施费的关键,常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土层地质、构造及地下水位分布,结合基础埋深要求,确定地基处理深度和范围,精准统计处理工程量。基础按先深后浅原则施工,避免倒序增加额外加固。区内基础土方施工要精确测量和计算,保证挖填平衡,减少土方外排和避免发生二次倒运,分区合理有序组织施工。

(2)涉及粗平土项目,根据区内粗平设计标高,结合基础工程土方外排量,将场区粗平设计标高下调为实际平土标高,下调值常取区内基础工程土方需外排量略小于或等于场内标高下调范围土方量,以减少土方外排和二次倒运为原则。施工时要先完成整个项目外排运土方,一是大范围粗平土施工,可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缩短工期。二是为基础工程施工降低挖深和减少基坑支护。此外场内设计排水干管和临时排水设施要同步完成,为基础施工降排水和雨天排水迅畅提供便利,减少场地和道路积水,降低道路维保费。

(3)施工平面规划时,要结合总平面图设计要求,将施工平面规划的施工道路与总平面设计道路统筹规划实施,可大幅度降低道路路基处理费用。

6、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施工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工程质量支出的费用及未达标所产生的损失费用之和,包括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属工程间接费中管理费的范畴,是工程质量保证必要成本。而故障成本是工程额外成本,是施工质量成本严控且需消除对象。对控制成本的管理,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及特殊工艺要求,合理制订施工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常以合格标准下线值略高控制要求,配置必要的专业人员和检测工具,保证满足施工质量管理要求,同时维持较低质量控制成本。对质量故障成本的管理,要通过预控和过程管理,遵循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严把工序质量检验关,杜绝不合格工序出现,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实现质量故障成本为零。

7、施工安全成本管理

施工安全成本包括安全措施成本和安全事故成本,安全措施成本是指用于工程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监督管理活动费用,是保证施工安全必备专项费用,约占工程总价2~2.5%。安全事故成本是指发生安全事故给人员和设备设施伤害造成经济损失费用,是工程额外成本。安全措施成本有效使用是防止安全事故成本发生保障。实际中,一是建立完善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制订标准化施工流程,做好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强化日常检查、监督及指导,使潜默化成习惯。二是安全设施要按现场作业要求合理配置,除必备安全防护用品,对危害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报审备案。安全管理目的是消除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事故为零,即安全事故成本为零。

结语:

本文阐述施工成本管理观点,是从现场管理角度,通过对施工成本影响较大的构成要素管理,提出针对性的解決方法,保证施工成本做到合理、可控。诚然,对项目施工成本的管控也会受外部因素影响,如建筑招投标市场的公正和规范,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项目地缘等,需正视和妥善处理。但面对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只能稳步提高管理水平,持续创新完善施工手段,才能做好施工成本控制,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商丽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安玉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3]徐大国.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1997年.

猜你喜欢

项目施工成本
关于海上升压站经济成本的探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新时期市政道路桥梁项目施工的管理分析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哲理漫画
浅议完善投资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