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

2020-07-06纪斌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对策

纪斌

关键词:社保基金  风险防控  管理  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随着社保制度的完善,也基本上实现了社保人群覆盖要求。但由于我国社保经济管理制度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之近几年政策变化较频繁,无形中增加了社保经济管理难度。尽管一些机构已建立相关的风控管理制度,但仍会发生一些基金案件,造成基金损失。因此,还需大力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制度约束力和监督控制机制。

一、常见问题

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支付和具体运营操作来看,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隐患和风险。风险一旦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对象待遇的实现,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基金实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当前社保基金管理和运行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一)社保基金收支管理

在基金征缴中部分企业存在着拖欠、拒缴、故意降低缴费基数的现象,导致社保基金的流失;在待遇发放中存在冒领风险,社保卡社会化发放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社保基金的领取,但也增加了冒领的风险。

(二)内控制度方面

由于社会监督体系建立不完善,使得一些经办机构对于社保基金的管理权限过大,同时有些内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谋取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都是内控组织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执行制度不严格所致,使得管理风险增大。

(三)岗位设置方面

由于参保人数的增加,社保基金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加大,但经办机构又存在人员不足的短板,在设置不相容岗位及审核、监督岗位方面存在压力风险,这就增加了内控风险。因此经办机构要更加科学的设置岗位,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降低因人为因素产生的管理风险。

(四)财务管理方面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社保基金账户不规范、财务监督作用不够等问题。虽然财政部门严格社保基金专户开设,但仍存在同一基金开设多个专户、借用遗存专户进行结算等专户不专的情况;社保基金运行中,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仍然相对分离,这加大了财务工作的滞后性,财务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够。

(五)信息化建设方面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人员在享受信息系统便利、数据共享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承受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一是系统自身安全方面,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泄露;二是系统权限设置可能存在漏洞,产生人为篡改系统中参保信息的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社保基金的流失。

(六)监督检查方面

由于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管理漏洞。虽然社会保险法规定,人大、财政、审计部门负责对社保基金实施监督,但仅是外部监督,存在仅限于抽查、事后控制不足等缺陷,无法实现全流程、全方位监督,从而降低了监督效率。内部监督机构及监督机制的作用尤显重要,但目前没有规范的监督体系,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各地监督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基础上需做好内部监督建设。

二、管理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社会保险工作任务量大,涉及到的安全信息多,因此更要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加强人员组织建设,合理设置岗位;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审查范围;落实人员责任做好内控监督,来共同提升机构管理效率。

第一在加强内控组织建设方面,经办机构要设立内控部门或者内控岗位,明确各部门、岗位及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做到岗位相互监督、业务环节相互制衡。同时经办机构应结合工作量来划分岗位,既要设立向外服务岗位,又要有对内监督、管理岗位,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落实责任,专人专岗,严禁不兼容岗位的存在。第二是实行三级审核制度,严格授權管理,重要业务必须复核,落实初审、复审、复核制度,同时可按照办事流程分为业务审核岗、业务审批岗及内审岗,有效发挥审查作用,使得岗位责任落实与流程监控管理制度都能够落到实处。第三是要开展内控督查,设立内控管理督查小组,通过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并及时找出工作中出现的漏洞,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基金财务管理

因为社会保险基金不仅涉及社保管理还与基金财务挂钩,因此在建立组织架构时,也应该涉及财务管理内容,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的专业性。

首先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管理好社保基金专户,保障专户的规范使用和账户资金的安全。其次如上文所述,在设立三级审查机构时,应在业务审批岗内加入财务审批环节,在审批时除了核查资金数目是否准确外,财务人员还要通过分析每期的资金流入、流出数据来监督业务运行情况。第三在加强财务管理专业性方面,通过纳入专业会计人员进行审查,能从专业财务角度审查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漏洞,并合理规避一些财务风险。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率,并且方便信息查询公开,从而提高内控效率,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时,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严格控制系统权限,因为社保基金管理涉及多个管理环节,因此在信息管理方面也要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严格不相容权限制约要求,严禁发生“一卡通”的现象,由一个人独立操作整个管理系统,另外三级审查部门也应有不同的管理权限,不得随意更改系统数据,任何修改操作都要审批、都要留痕可溯。第二是要不断扩展信息系统功能,现在很多地方机构的社保基金管理系统只具备录入、查询等基础功能,使得信息化管理局限性较大,降低了管理效率,因此经办机构领导应结合整个管理部门的需要扩展系统功能,加强业务运行监测和数据比对分析,实现基金管理风险的智能监控。第三是加强人社内部信息共享和外部业务协同。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平台、跨层级数据信息共享,还提高了各部门的协同度和监督性,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也会减少参保缴费及待遇发放过程中的不合规情况发生。

(四)加强社保基金监督检查

经办人员的自身素养同政策制度对其肩负岗位的要求不对等,就会加大管理风险,因此要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强度,不能光靠完善管理制度,还要加强人员意识培养。

第一应加强基金监督队伍建设,创新人员管理、录用体制,不断稳定、扩充基金监督人员队伍,由地方管理改为垂直管理,保障监督的独立性,从根源上杜绝随意借调现象的发生,提高人员工作待遇,降低人员流动性。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风险意识。第二要结合经办机构业务特点从各经办机构抽取业务骨干建立内部监督人才库,通过组织业务骨干开展一些结构比赛或采取一些激励办法,鼓励工作人员努力钻研学习社保基金相关的业务与政策,提高对社保法规、政策的熟悉度,将其与监督工作相结合,提高监督办法的实用性。第三开展多方位监督检查,首先要坚持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大、纪检、财政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次基金监督科室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内部人才库人员开展自查、互查、抽查、稽核工作;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审计,加强对高风险业务的监督检查;同时应加强信息透明化,公开举报电话,建立相应的社会信息披露制度,公示重大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五)提升基金风险防控意识

管理人员应全面梳理管理流程控制、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学习,查找管理中的风险点,提高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高度,将制度落实作为年度考核的重点,并与工作绩效相挂钩,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动力,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推动制度落实,提高工作质量。

为保持工作人員的责任意识,还应通过工作例会或定期举办相应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条例、政策及一些风险案例,帮助工作人员从思想、观念两方面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把准风险导向,有效解决和防控风险问题。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社会保险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员意识薄弱,风险防控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通过健全内部控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监督检查,强化人员意识和专业素养,从而降低社保基金风险发生概率,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瞿明星.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J]. 价值工程,2019,38(36):134-136.

[2]孟甜. 新时代社会保险风险成因的综合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8(33):49-50.

猜你喜欢

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社保基金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保基金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