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2020-07-06张益丰孙运兴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

张益丰 孙运兴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将自身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集体发展实现融合的发生机制与突破现实困境的可行路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归纳式推理方法对山东莱州田家村金丰合作社的经典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可将自身建设与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实现融合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以党的领导为宗旨,通过夯实群众基础,突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建设,可将乡村文化建设与产业建设进行融合;而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社会服务规模化、坚持合作社本质规定原则等手段,能够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建设互利共赢。最后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启示:(1)构筑政策软环境,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提供制度环境的优势;(2)打造有竞争力、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突出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为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提供产业基础;(3)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团队凝聚力的打造,形成既体现党的领导又有群众的有效参与、并具备优质市场管理团队运作的高效农业经营主体运营队伍;(4)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的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建设,通过规范化发展,建构普通农户、核心经营者、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合作共赢模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衔接。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发展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00309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我国乡村建设正沿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进。在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中,新型职业农民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1]新型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中,凭借着对机遇的把握能力、市场的参与能力以及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既能够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农业产业中,也愿意尝试新兴的种植养殖方法和营销手段,并通过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为传统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陈别锐等(2014)、叶俊焘和米松华(2014)、朱启臻(2013)、李国祥和杨正周(2013)、倪慧等(2013)以及杜志雄(2015)分別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职业胜任素质培育、国内外经验、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定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述。[2-5]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前人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宏观顶层设计,对于经典个案的深入研究和寻找普适性经验的研究尚显不足。笔者于2019年8月与2020年1月两次前往山东省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党支部领办金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文简称“金丰合作社”)进行调研,对合作社理事长1人、村两委成员3人、普通社员50人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获取调研文字资料4万多字、有效调研问卷45份。

本文主要针对山东省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由返乡创业青年迅速转型为能引领社区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核心团队,带领村集体和合作社实现从无到有、快速成长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提炼出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与社区建设、合作经济形成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山东省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金丰合作社,在支村两委领导下组建成立社区型合作社,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见多识广、富有开拓精神的优势,发挥其在产品定位、市场开拓、多元营销模式构建等层面的优势,拓展了田家村小米产业链,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一村一品”建设典型样本。本文试图通过对金丰合作社返乡创业团队在特色小米产业链构建和发展规范合作社经营模式层面上的经验进行剖析,论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为其能通过强大的市场嵌入与产业构建能力,将乡村文化建设与合作社品牌建设相契合,为农产品赋予文化内涵,实现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提速。

一、文献回顾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能推动新的生产组合产生,这些生产组合涵盖了开发出新产品、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寻找新的供应来源、实现新的组织形式等层面。[6-8] Shane 和 Venkataraman(2000)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捕捉市场机遇,并通过机会实现市场“纠偏”的能力。[9]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者认为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获得的反馈。[10]

对于合作社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沿着聂辉华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合作社有着与企业相类似的属性,即存在粘性的契约关系[11],通过这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将社员与合作社紧密连接;而在这过程中引入企业家能力,不仅能利用合作社领导人的创新能力、市场把握能力,也使得组织联系更为紧密。实证数据显示合作社企业家的创业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显著。[12] 徐旭初、吴彬(2017)认为合作社企业家还需要承受合作风险和合作成本,同时需要与普通社员共享合作利润,成为所谓的“具有合作精神的企业家”。[13]因此,研究发现合作社的成功也依赖于具有企业家能力的领导人来引领合作社发展。谁能成为引领合作社良性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冀县卿(2009)对于农民企业家参与合作社建设的贡献及企业家行为规制的重要性的论述极具代表性。[14]陈慧荣(2014)认识到合作社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社会关系和组织能力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比较明显。[15]而这些能力正是那些新型职业农民所具有的,因此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和合作社发展实现融合,可能是未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途径。

本文所涉及的社区型合作社,与传统意义上社区股份制合作社存在本质区别。易棉阳(2018)曾经对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和社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过概念界定,认为社区股份制合作社是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母体,嵌入股份制某些机制糅合而成,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带有行政色彩;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论述更关注合作社的异质性问题,对能坚守合作社质性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质疑。[16]而金丰合作社伊始,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并未涉及集体经济确权问题,且成立合作社也不涉及村民土地入股,因此不能以传统社区股份合作社标准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则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嵌入性,既强调合作社与社区发展融合,又需要研究其符合合作社原则的生发机制。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环境中,众多新型职业农民回到农村,通过涉农产业的创新创业来带动当地农业现代化改造。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增收的影响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中,张益丰、郑秀芝(2014)的研究以农村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农民创业者的企业家才能、选择的项目与农业产业化契合度对创业绩效促进效应显著。[17]返乡创业人员的储蓄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和社会网络关系构建与其创业成功概率呈正相关。[18]当然,研究者也认同组织特征的差异决定创业者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异质性,进而将影响创业绩效;同样创业绩效的差异会进一步影响创业者对创业组织的选择。[19]

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形式中,众多新型职业农民选择非农创业、农业新业态以及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自我经济发展和带动其他农户增收。[5,20]其中许多新型职业农民返乡成为农村社区内的精英,他们牵头组织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关研究已经认识到农业经营主体根植于农村社区,其发展成功与否与领办人的社会资本、社区嵌入程度以及实际市场经营能力有关。[21-23]由新型职业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其在社区嵌入、组织协调以及经营能力(市场把握、新业态的熟悉程度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的比较研究,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形成结论。本文将通过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阐明几个重要观点:(1)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合作社,首先需要形成与农村社区发展的激励相容;(2)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需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力量,既懂管理又懂市场,更需突出团队的向心力;(3)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合作社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坚持合作社“民办、民管、民收益”发展原则,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取得平衡;(4)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与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农业销售的新思维与新模式、文化创意与品牌的融合将为合作社农产品供应链构建提供助力。

二、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团队发展与产业建设

调研之所以选择金丰合作社作为调研对象,其原因有三:其一,金丰合作社中核心成员皆为返乡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二,合作社突出表现为支村两委的领办,是典型的社区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三,合作社强调产品定位、市场开拓、团队凝聚的逆向思维,紧密结合“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興、产业振兴”,实现了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共同成长,因此,重点研究这种既能突出集体创富又能坚守合作社本质规定原则发展的合作社就显得很有价值。

金丰合作社位于山东省烟台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成立于2018年6月,是一个典型的由当地村集体(田家村支村两委)领办成立的社区型合作社,其性质不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合作社(农民参与合作社并未对本社区原有集体资产收益进行索取,收益不按社员身份平均分配,与传统的社区股份合作社不同);而是由以村党支部领办,新型职业农民为管理核心,群众参与生产形成的生产加工型专业合作社,以经济目的成立的专业合作社,能按照惠顾额实现收益二次分配,符合“所有者与惠顾者相统一”的合作社基本原则,是一个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社运行过程中也接受村集体的土地入股和农户现金入股,实现部分收益按股金分红,形成了对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范畴的创新。

2018年前,田家村是当地出名的穷村、乱村、差村。田家村是由上田家和下田家两个自然村通过“合村并组”形成的行政村,在村庄管理与村居建设协调上存在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村集体经济的羸弱(2018年年初村集体负债达100余万元),缺乏工业发展基础,农作物种植品种也单一(玉米、落地蔬菜和小米),这些先天不足严重地制约了田家村的经济发展。经济条件差和村治手段的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村内纠纷与各种不和谐问题的频发。

但田家村在新一届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在短短的一年内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改观,村党支部领办的金丰合作社建设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合作社不仅在农产品定位与销售上取得了长足的成功(合作社实际盈利6万元,村民增收达40余万元),在组织建设上也成绩斐然,更重要的是合作社的成功反哺了村集体经济(截至2019年12月,村集体经济已还清所有外债,实现账面盈利25万元)。通过分析金丰合作社的成功案例,我们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在合作社建设方面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

(一)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团队发展的根本保障

2018年1月王××书记、杨××村委主任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组建成立新一届支村两委领导班子,两委在乡村建设工作中切实地认识到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夯实群众基础。因此,两委通过组建田家村“老干部协会”(乡贤会),发挥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社会人脉广与家族中地位高等优势,为村庄建设提供决策建议。两委还组织村内有见识、有担当的妇女党员和先进分子建立田家村“义工慈善协会”,通过组织义工扶贫、帮助孤残、整治村貌等活动,使得田家村的民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18年至今,村内民事纠纷事件下降90%以上。这两个民间团队的建立以及与支村两委工作的默契配合,使得支村两委班子能在短短的半年内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为田家村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实践社区型合作社建设提供了群众基础。

田家村地处城市郊区,当地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外来工商资本试图通过流转土地搞田园综合体,新一届支村两委清醒地认识到剥夺农户种植权利、靠卖地来发展经济并不是田家村的出路,田家村的未来发展应依靠创新创业、发展过硬的农副产品和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实现。因此,田家村支村两委在2018年6月正式组建了以支村两委为理事会主要成员的金丰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突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构建能力

合作社领导者王××书记返乡创业前为平安保险销售莱州地区领导,有很强的团队构建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善于解决团队内部矛盾与组织协调。杨××主任返乡前长期从事化妆品销售,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和突出的营销能力。两人的联袂搭档相得益彰(书记主内做好团队建设,主任负责市场开拓),因而他们的合作吸引了众多本村回乡创业青年共同发展创业,组建成立了青年创业团队,以建立“农产品研产部”“农业机械服务部”和“农产品销售部”等事业部来发展田家村的农业产业链,成功地促进田家村田园文化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探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