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学家〈论语〉英译研究》评述

2020-07-06李世存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汉学家英译本典籍

李世存

典籍翻译是近年来国内译界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研究成果丰硕。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德福博士新著《汉学家〈论语〉英译研究》(2018)尤为值得关注,该书特色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内容丰富完整。该书以史学视角,针对19世纪60年代以降汉学家《论语》英译的四个阶段,考察译者个人背景、历史文化语境、翻译动机与翻译目的等因素,运用跨学科理论多维度研究汉学家《论语》英译现象。全书主要研究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汉学家及其《論语》英语全译本,译本数量多达13个,但也简要论及其他身份的译者(如华人译者)及其译本,所涉译本近乎30个。就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而言,该书丰富而完整的程度为同类学术研究成果所仅见,实可谓填补了《论语》英译研究的一个空白。

二是结构合理严谨。全书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和第六章分别为“绪论”和“总结与思考”,而第二章至第五章为主体部分。每一章都有三到五级标题,主体部分每章末节的总结内容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书在内容编排上以时间为轴线,采用历时和共时兼顾的研究理路,凸显典型个案研究,清晰展示了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汉学家《论语》英译的阶段性特征。所附“参考文献”涵盖古今中外文献近400种,而“《论语》英语全译本列表”和“《论语》英译者人名索引”弥足珍贵,所涉信息丰富、详实易用,俨然是一个小型语料库。

三是论点严密新颖。该书聚焦汉学家《论语》英译本典型个案,例证细致入微、论述深刻、观点鲜明,对前人观点也时有批判性见解,其中多个译本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特别是该书第六章,在汉学家及其《论语》英译本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揭示出汉学家《论语》英译本迄今在翻译取向上的发展历程和呈现特点,即从直译到释译再到多元化翻译之衍变、内外因素对译者翻译动机、目的乃至译本形态之制约、汉学家主体性地位在不同阶段之彰显、中国典籍外译所追求的“中和观”等,其论断言之有据,令人耳目一新。

四是方法多元互补。该书采用历时性研究为主并兼顾共时性研究、定性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思路,运用融微观的文本分析和宏观的文化研究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方法。同时,诚如该书“绪论”所强调,描述翻译学思想贯穿于整个研究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在分阶段研究汉学家《论语》英译个案的过程中,重视译者和译本的互证研究,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灵活运用语言学、诠释学、比较文学等跨学科理论,以及语言学派、功能主义学派、文化学派等翻译思想和方法,在相互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效果。

综上所述,张德福博士的该本专著脉络清晰、史料丰富、论据可靠、论证严密、观点新颖,实为研究汉学家《论语》英译的创新之作。该书既可为中国典籍外译提供理论借鉴,又能为中国典籍外译与传播在实践和政策方面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    王继国

猜你喜欢

汉学家英译本典籍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一代天才露伴子——幸田露伴
哈新总统称自己是“汉学家”
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