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鹿邑县优化栽培技术提升小麦品质

2020-07-06余秋杰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氮肥蛋白质栽培

摘要: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中合理应用栽培技术能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有效生产力,加速农业生产工作,促使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该文基于河南省鹿邑县小麦种植具体现状,分别就播种密度、氮肥供应、灌溉、播种深度、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进一步提升小麦栽培品质。

关健词:栽培技术;小麦;品质;影响;优化措施

余秋杰. 河南鹿邑县优化栽培技术提升小麦品质[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11):60-61.

在农业发展中,小麦种植对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小麦品质综合分析可知,小麦种植培育阶段整体品质容易受到遗传要素、栽培环境、生态要素、栽培技术等各项要素影响。在小麦栽培中要对小麦栽培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小麦种植质量与产量。

一、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栽培技术应用对农作物产生的各项影响以及多项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存有高产与优质之间的矛盾。相关农业生产人员全面实践探究,分析高质优产在规范化条件中的有效转化,使其能协调统一发展。从研究数据可知,蛋白质含量低于16%之下,籽粒含量以及小麦品质之间的矛盾并不大;蛋白质含量超过16%之上,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会日益显现。

小麦在生长关键时间,肥料以及多数营养元素追施对小麦成熟具有较大影响。小麦在成熟过程中,氮元素对小麦品质提升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在小麦种植中要合理选取综合性栽培技术,提升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满足区域小麦粮食供给要求[1]。

二、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要素

1、播种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在小麦栽培种植中播种操作至关重要,播种质量提升对小麦种植品质具有较大影响。在小麦栽培阶段要注重分析小麦播种密度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各项影响,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中种子播种密度较大,小麦种植生长成活率较低,对小麦后期生长以及多数营养元素吸取也具有诸多影响。

从小麦种植实践中可知,在每公顷小麦种子播种量控制在300万粒之下,小麦基本生长现状能逐步趋向于稳定状态,此时小麦种子质量较高。当每公顷小麦播种数量超出300万粒/hm?,小麦植株在后续生长阶段基本长势不均匀,麦穗较小,颗粒饱满度较差[2]。

2、氮肥供应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麥种植栽培中,蛋白质含量是种植质量的重要衡量要素,对小麦蛋白质含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氮肥。小麦从播种期到收割期,在正常生长环境中要经过8个月的生长成熟期。在8个月的生长周期中,在种植期第三个月开始,氮肥供应量趋于稳定。小麦麦粒当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偏高,此时要及时供应充足氮肥,这样能维持小麦生长中的蛋白质含量,避免小麦品质降低[3]。

3、灌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完整生长发育期要经过不同生长季节。鹿邑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要结合区域自然气候现状及时做好冬灌以及返青期灌溉操作。对小麦生长周期中的水分需求进行科学分析,通过规范化灌溉操作满足小麦生长中对水分的需求。

小麦种植过程中灌溉不合理将会导致小麦生长干旱缺水,小麦叶片逐渐变黄诱发多数病症,会降低小麦种植质量与种植产量。

4、播种深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种植中深度较浅,将致使小麦生长难以出苗以及出苗整齐度较低,根部生长较浅,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侵袭,会诱发倒伏问题,对栽培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播种深度过深,将会导致小麦苗生长出苗时间较晚,在生长中会长成弱苗,难以促进小麦越冬,对小麦生长品质以及有效分蘖危害较大[4]。

5、播种时间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冬小麦播种时间设定在10月上中旬,会促使小麦入冬前能成功长出良好根系,稳定分蘖。种植时间较晚将难以出苗以及长出弱苗过冬;播种时间较早将会产生较多分蘖,长出旺苗,导致群体生长过大,不能稳定越冬,小麦生长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对小麦种植整体产量具有较大负面影响。

三、优化栽培技术提升小麦栽培品质

1、合理调控小麦播种密度

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中要对播种量合理控制。播种量过小将会浪费土地资源,致使小麦后续生长中缺苗断垄;播种量较高会限制幼苗正常生长发育,致使其生长速度较慢。小麦种植阶段植株生长对养分、土地资源、光照、水分需求量较高,正常情况下可以控制在每公顷300万粒左右。要防止播种速度不均匀,控制单位面积的投种量,优化小麦种植密度,促使小麦后续生长中能获取充足养分补充。

2、强化小麦种植阶段周期性氮肥以及各类肥料补充

小麦各个阶段生长中氮肥需求量有较大差异,合理施肥能丰富小麦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整体产量。在种植阶段技术人员要强化氮肥管理,在小麦生长期中将施肥量控制在120-200 kg/hm?范围。磷肥是重要底肥,要将施加量控制在100-150 kg/hm?,钾肥施加量保持在100-200 kg/hm?。

结合小麦生长周期肥料比例要求,在底肥中氮肥施加量为肥料施入总量的40%-50%;拔节期生长阶段以及孕穗期氮肥施肥量为施肥总量的50%-60%。施肥比例主要是控制在1:1、4:6之内。小麦在扬花期间要补充钾肥,施肥量保持在90-100 kg/hm?,这样能保障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优化小麦后期生长阶段综合品质[5]。

3、小麦种植水分供应以及播种深度

在小麦种植阶段要对环境气候进行分析,越冬之前要充分灌溉,还要做好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灌溉,促使小麦在各个重要的生长发育环节中有充足的水分供应,避免水分不足降低小麦产量以及小麦品质。

还要对小麦种植深度进行控制,有助于提高小麦整体产量。在小麦播种操作中,要将深度控制在3-4 cm,这样能有效提升小麦根部生长稳定性,防止小麦播种过深导致养分消耗较为严重[6]。

4、优化田间管理,提升小麦种植品质

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精细化整地操作,打碎种植区域的结块土壤,使土壤表层松软。对土地平整度进行调整,通过规范化整地操作,适度覆盖残株、肥料、杂草,将土壤中的害虫全部杀除,还能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构建稳定的小麦生长环境,优化小麦籽粒生长形态。

做好轮作种植。小麦蛋白质含量和土壤有效态氮含量是正比关系,可以和多数豆科作物轮作,能提高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提升小麦种植品质与产量。

还要注重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进行调控,有助于提升小麦品质。当小麦生长到1心4叶之前要及时喷施多效唑,促使小麦籽粒中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含量不断提升。

四、结语

要对区域的地质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全面提升小麦种植品质,突出栽培技术的应用成效。在小麦种植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对播种密度以及深度进行控制,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兰花.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 农家致富顾问,2019(18):236.

[2] 李 琦.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9(24):32.

[3] 牛清国.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195-196.

[4] 孙家涛,王传新.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9,39(9):105-106.

[5] 马玉霞.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J]. 南方农机,2018,49(20):98.

[6] 范文省.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8,38(22):48.

猜你喜欢

氮肥蛋白质栽培
江苏省水稻减肥增产的潜力与机制分析
优质蛋白质与免疫力
论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技术
草莓的立体栽培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
鱼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关于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相关问题的探讨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