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娘家人为姐妹们量身定制的幸福密码,总有一款适合你

2020-07-06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西城区单亲培训

贾方方

培训就业,幸福像花儿一样

阳光正好,清风徐来,阵阵花香,仿佛在诉说着花语,让人忍不住走进这家飘香的花店。店铺装修别致,格调清新,精致的花束造型别致,让人眼前一亮。店主杨士美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客人,有人想和这些花束合影时,她主动充当摄影师,有客人对插花好奇时,她有问必答讲解插花的方法和秘诀。

花香四溢,生意火爆,这样的场景搁在几年前,杨士美是万万不敢想的。以前,杨士美靠打工为生,收入不高,工作也不太稳定。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对方是北京市西城区妇联的工作人员。

原来,为推进女性就业创业,西城区妇联携手西城区园林绿化局与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共同合作创新开展了“花艺技能创业应用示范推广项目”。了解到杨士美的情况,得知她以前参加过西城区妇联举办的插花比赛,还得了奖,区妇联便主动打电话给她,邀请她来参加第一期培训班。

培训班的老师业务纯熟,理念先进,杨士美大开眼界。因为有基础,肯吃苦,经过初、中、高级培训后,她很快自主创业,开起了花店,不仅售花,还承担了很多大型主题活动的布景装饰工作。

和杨士美一样受益的学员还有很多。2019年,“花艺技能创业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升级换代。区妇联联手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和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成立“中韩园艺推广基地”,以西单园艺推广基地为起点,打造示范项目和培训基地。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引进韩国插花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就业创业体系,引入韩国特色的花艺园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北京市的插花创业培训体系和架构,为更多女性创业搭建平台。

像这样以项目化运作方式与社会组织合作、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女性特色化项目培训课堂的做法,是北京市西城区妇联在女性素质提升工程中的创新之举。在开展女性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西城区妇联发现,参与培训人员少,组织起来有难度,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尤其对于大城市的女性来说,她们眼界开阔、信息来源丰富且便捷,教育培训工作更为困难。

为了有效打通女性教育培训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区妇联不断探索方法、调整思路,最终针对不同女性群体形成了特色化系列教育培训项目。比起一个个单独的培训活动,项目化培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为全面,系统性更强,效果也更好。

单亲妈妈成长营,最特别的加油站

2018年12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对外发布首份全国单亲妈妈服务需求调研数据。数据显示,单亲妈妈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子女教育与心理压力,迫切需要社会支持。

在西城区,单亲妈妈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为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目前的境况,更加自立自强,西城区妇联携手专业心理服务机构为单亲妈妈量身打造了“单亲妈妈成长营”项目。

项目组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组织开展“女性成长小组”,借助情绪卡、彩虹卡等专业道具帮助单亲妈妈打开内心,释放情绪。张然(化名)每周都准时来报到,她说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有很多困惑,需要有专业老师时时督导,每周来说说,心里就踏实。

针对不愿意走出家门的单亲妈妈,项目组则建立了西城单亲妈妈线上社交群。区妇联、街道妇联、心理咨询师在群里“常驻”,单亲妈妈们也互相打气。最近,有一位妈妈开始在群里发一些心灵感悟:“你的努力都会被时光沉淀下来,等到时机成熟时,都会加倍地回报你。”以此鼓励更多的姐妹振作起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单亲妈妈一开始都能够有勇气面对现状。为此,项目组还提供“一对一”个案咨询。单亲妈妈李莉(化名)有需求又有担忧,怕隐私会暴露,对孩子也有影响。后来,在确定绝对安全后,她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孩子。

除了释放自己的情绪外,单亲妈妈最在意的莫过于孩子的成长。项目组设计了“心灵成长”活动,周末在博物馆、公园等地,通过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提升信心、开阔眼界、结交朋友。心理咨询师还通过现场的观察与沟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妈妈们提出教育建议。

区妇联针对一部分单亲妈妈价值感不足的問题,联系多方资源,让她们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价值。

经济有困难的,就帮她们寻找就业、兼职机会。西城区统计局招募兼职统计员,区妇联率先在单亲妈妈微信群里发布消息。展览路街道招募的10名统计员中,有7名是单亲妈妈,她们参加了培训,即将上岗。

需要获得认同与肯定的,就号召她们参与对家庭、孩子教育有帮助的志愿活动,并提供相关培训。北京市妇联“志愿故事妈妈”社区成长营项目招募志愿故事妈妈,区妇联立刻号召单亲妈妈参与,有两位单亲妈妈报名,其中一位妈妈在培训之后,参与了社区“家庭故事小屋”的志愿服务,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志愿服务证书。

在一次次的沟通和交流中,单亲妈妈们心里有谱了,身边有伴了,开启了新的幸福之门。

幸福女性课堂,总有一款幸福适合你

如果说前面两个项目是针对创业女性、弱势群体打造的专属项目,那么,幸福女性课堂则是为基层妇女工作者送去的一份精神大餐。

基层妇女工作者反映,她们在工作中会遇到诸如家庭纠纷调解、赡养老人、邻里矛盾等问题,急需补充专业知识。而且,因为身兼数职,工作压力大,很需要心理调适。区妇联决定开展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将阶段性的培训活动变成长期、系列化的项目工作,面向的人群,也从社区专职妇女工作者扩展至全区妇女群众及辖区单位的妇委会成员等。

针对家庭纠纷调解及普法需求,区妇联成立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利用专家团队开展“以案说法进社区”活动;针对心理压力大的普遍问题,区妇联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团建……还多方寻找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了“和谐生活、品味生活、健康生活、装扮生活、亲子生活”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板块。在项目化运作下,“幸福女性课堂”内容更加丰富,门类更加齐全,被姐妹们亲切地称为“幸福女性培训超市”。

椿树街道打造了“家庭园艺课堂”,分享家庭园艺心得,请老师走进家中,手把手地传授养护技巧。还有传统文化的回归,扎染、制香、泥塑兔爷、老北京沙燕风筝……一堂堂浸润着悠悠中华文明的课程体验,连接了古典与现代,让当代女性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休憩之所。

有线下的“幸福家庭·周末亲子课堂”,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体能运动、自然寻宝、垃圾分类、跳蚤市场等活动,帮助家长用心用爱助力孩子的美好童年。有线上的“微课堂”,疫情防控期间,聘请婚姻家庭调解室的专家成员吴玲玲以结婚证的变迁为主线讲述老北京的婚俗文化,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体味婚姻的庄严。总之,你想要什么就选什么,总有一款幸福适合你。

这些培训项目针对不同女性群体的不同需求设置,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姐妹们直言:“就愿意参加妇联组织的活动,特别符合咱们女性的特质,生动又实用。”未来,北京西城区妇联还将继续开拓,深入打造个性化的女性素质提升工程,为更多姐妹送上私人定制款的“幸福密码”。

(感谢北京市西城区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西城区单亲培训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东方少年杂志社“我为祖国加油”主题绘画征稿选登
会议·培训
“单亲”伤口一把盐
家有二宝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