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产生年代小考
2020-07-06白光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文博副研究员
白光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文博副研究员)
陆宇红(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指的是以竹筒或洋铁皮吹筒,用嘴吹出釉浆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空气压缩产生的压力将高温釉料喷洒成雾珠状,均匀地覆盖在瓷器坯胎的表面,或将低温颜料喷洒成雾珠状,均匀地覆盖在瓷器胎体(釉胎或涩胎)上。本文检索有关传统上釉法,梳理出有关吹釉的文献信息,同时选取部分传世与出土景德镇瓷器,特别是明清极盛时期以追求审美最大化为目标的御窑瓷器和若干民窑精品瓷器(为了品质,一定是选择最为合适的上釉工艺),来比较、研究吹釉工艺与其他传统上釉工艺所产生的釉面差异,从而推论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产生的年代。
一、有关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的文献记录分析
见诸文献记载的有关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的词汇与信息有:
南宋(一说元)文献——蒋祈撰《陶记》[1]:“釉坯之有其法”,未具体阐述上釉的方法。
嘉靖《江西省大志》陶书颜色条[1]中有“浇青(用釉水炼灰、石子青合成)”一词,透露出了“浇釉工艺”信息。
明代万历陆万垓《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续补《造坯工程》[1]条有“……缸坯候干,又利坯二日,洗补二日,上泥浆二日……”,可见当时称上釉为“上泥浆”。
初刊于明崇祯十年,即公元1638年的宋应星《天工开物》[1]所记载的施釉工艺,只有“凡瓷器(瓷器的坯胎)经画过釉之后,装坯入匣……”,“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釉”,“凡诸器过釉,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另外还有《瓷器过釉》图。显然,文中称上釉为过釉,其最后一段文字是注释过釉所指的大致内容,都属“蘸釉”“荡釉”工艺范畴,未涉及其他上釉方法。
雍正十三年(1735年)《陶成纪事碑记》[1]有“吹红釉”“吹青釉”之器物,我们姑且不管吹的是高温或是低温釉料,至少它是最早出现吹字的文献资料。
唐英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编撰的《陶冶图说·蘸釉吹釉》[1]谓:“上釉之法,古制将琢器之方长棱角者,用毛笔搨釉……至大小圆器及浑圆之琢器,俱在缸内蘸釉……今惟圆器之小者,仍于缸内蘸。尤其琢器与圆器大件,俱用吹釉法”。这段文字提到古今上釉方法的一些差异,并明确提到吹釉一词,还特别强调了吹釉的好处。另外,从中我们还可以得知至少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就已经有了吹釉工艺,且值得注意的是吹釉法以外的其他传统上釉工艺都被列入了“古制”,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吹釉法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已有一定的年头,但这个年头似乎又不会很长,因为当时的人还未将古制与今法的差异性完全淡忘。也正因如此,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的产生年代还有往前追溯的余地。
二、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效果的比较
景德镇瓷器传统上釉工艺究竟有多少种,笔者认为不仅可以从文献记录,还可以通过对传世与出土遗物釉面分析比较,以及参照景德镇民间仍在传承的传统上釉工艺,可大致将其分为七种:
蘸釉又称浸釉,是将器形相对较小的碗、瓶、罐等器物往釉桶里按下,直到外壁挂满釉。这种上釉法,速度快,但轻而薄的器物容易受损。
浇釉是将小件碗的内壁或大件瓶罐的外壁,舀釉快速均匀地浇淋。这种上釉法,速度快,但容易造成釉层厚薄不均匀。棱角多的器物,则容易导致橘釉、缩釉、起泡等缺陷。
荡釉是将釉舀入瓶罐类敛口器物内壁,一手托底,一手握口肩部,然后左右上下来回晃动,让釉在器物内壁快速旋转,最后把多余的釉倒出。
滚釉是将釉舀入大碗等口面较大的器物,双手挪移,让釉覆盖器物内壁,最后把多余的釉滚出来。此种上釉法,容易造成釉层不均匀,特别是最后将釉滚出的时候,折角及出口处釉层较厚,产生所谓“釉头”、“蒙花”等缺陷。
轮釉是将大盘之类口大而浅的坯体放在陶车上,然后转动陶车或转盘,将釉舀入坯体的中心部位,利用离心力将多余的釉甩出。
釉又称涂釉、刷釉,也包含镶釉(如:在陶车或转盘上镶紫金釉),是将扁平毛笔蘸釉搨、涂器壁。通常此种上釉法是针对器物折角、双耳等欠釉处采用的方法,具有填补釉层的功能,其缺陷是容易导致釉层不均匀。有意思的是,景德镇工匠巧妙利用此种上釉法的特性,生产出了具有窑变效果之类的高温颜色釉瓷,如:三阳开泰、花釉瓷器等。
吹釉也称喷釉,是通过空气压缩产生的压力将高温釉料喷洒成雾珠状,均匀地覆盖在坯胎的表面,或将低温颜料喷洒成雾珠状,均匀地覆盖在瓷胎(釉胎或涩胎)上。工具先后有两种:最早是“以径寸竹筒截长七寸,头蒙细纱,蘸釉以吹”[1];后一种是以白铁皮制成的吹釉筒吹。吹釉法的优势是除了不能替代荡釉法外,器体的上釉法几乎都可以替代,且釉层分布较均匀,不容易对器物造成损伤。缺陷是耗时费工(有吹三四遍至十七八遍不等),劳动强度大(连续吹几遍,嘴、腮帮就疼痛,脑袋发晕,需要有相当大的肺活量),污染严重(因为吹出的雾珠状釉,在空气中飘散),容易导致吹釉工匠得尘肺病。
三、典型非吹釉器与吹釉器举要
通过上述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吹釉工艺与其他上釉工艺的比较后,我们再从传世及出土遗物釉面呈现的特征来找具有典型意义的证据来加以分析和追溯,其方法,就是要找到雍正年之前,即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崇祯十年(1638年)这98年之间的典型吹釉器和典型非吹釉器,以佐证景德镇瓷器传统吹釉工艺的产生年代上下限。
(一)吹釉工艺产生之前的典型非吹釉器
1.康熙辛亥(康熙十年,1671年)青花八仙炉[2]
该器物因为是炉,所有内部没有上釉,外口沿则因蘸釉不到位,导致釉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局部未挂上釉。足内有青花双圈书:“皇清康熙辛亥年(康熙十年,1671年)制陈门堂用”。
2.康熙元年(1661年)青花双龙戏珠纹双耳炉[3]
该器物肩部纹饰有蒙花现象,这种现象是肩部在浇釉时釉层集聚,挂釉较厚而形成的;口部与顺治时期大部分器物一样,镶嵌紫金釉以规避因反扣蘸补蘸釉时产生的釉层不均匀的问题。在中部荷花托牌匾内有青花书“介休县大奇村信弟子喇贵义敬奉朝天炉瓶一付供于史村寨上供康熙元年四月初八具”。
3.顺治十六年青花异兽纹炉[2]
内外口沿交汇处镶紫金釉,规避内壁荡釉与外壁蘸釉之间结合部釉层不均匀的问题。空白处有青花书“江西道南昌府丰县奉化乡晋飞里东皋上汝南弦保君住奉敬善助信士戴虎立顺治十六年岁在己亥孟春月吉旦”。
4.顺治戊戌年(顺治十五年)青花云龙纹筒觚[3]
内外口沿交汇处镶紫金釉,规避内壁荡釉与外壁浇釉之间结合部釉层不均匀的问题。一侧口沿下有青花书“江西饶州浮梁县兴西乡里仁都伍图信士程仲麟喜助中壹副九华山金刚之用佛前供奉顺治十伍年伍月拾三吉日”。
5.顺治戊戌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青花人物纹大盘[2]
内外口沿交汇处镶紫金釉,规避内外壁轮釉之间结合部釉层不均匀的问题。盘内空白处青花书“戊戌冬月赠子塘贤契 鲁溪王瑛制”。
6.顺治乙未年(顺治十二年)青花群仙仰寿纹盘[2]
内外口沿交汇处镶紫金釉,规避内外壁轮釉之间结合部釉层不均匀的问题。足内有青花双圈青花篆书“乙未年制”。
7.顺治甲午年(十一年,1654年)青花云龙纹带座净水碗[2]
碗内口沿有明显的缺釉、不匀现象,内外口交汇处以紫金釉镶涂。外壁一侧青花书“弟子蒋文煜供奉甲午仲秋吉日”。
8.苏州文物商店藏顺治芭蕉麒麟纹花觚(如图)
足部有釉绺痕,口沿镶紫金釉,前者是浇釉形成的,后者是生产者为避免浇釉与内壁荡釉之间的接头痕迹和赘釉而故意镶的,这种掩饰工艺缺陷的方法在顺治器物中比较常见,在近现代的一些器物上也不时出现。
9.顺治青花岁寒三友图筒式瓶[2]
内外口交汇处以紫金釉镶涂。外底部有刮削痕,这种刮削痕应该是浇釉后特意修刮沾染的釉层而形成的。
1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嘉靖霁蓝釉梅瓶[4]
口部白釉与蓝釉衔接处因为浇釉形成的釉色不匀不规则,以及足部严重积釉现象。
11.明成化青花松竹梅纹长方形花盆
明成化青花松竹梅纹长方形花盆内壁有明显的浇釉再趁釉未干还有流动性时,用毛笔涂刷开釉的笔触痕迹;外壁与口沿上的青花也有因为浇釉产生的釉层不匀导致青花发色明显的浓淡深浅;折角处有积釉、缩釉等浇釉导致的典型缺陷。
12.御窑遗址出土明成化孔雀绿釉花盆
内壁有明显的刷釉痕迹。
13.御窑遗址出土明宣德白釉大罐
腹、足部有明显的浇釉不匀形成的釉绺。
14.御窑遗址出土明宣德青釉梅瓶
腹、足部有明显的浇釉不匀形成的釉绺。
15.御窑遗址出土明宣德青釉僧帽壶
颈部和腹部釉层厚薄不匀,色阶浓淡不一,显然浇釉技法生疏及器形复制所致;另外,口沿有明显的积釉层,应是蘸釉的结果。
1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无款红釉僧帽壶[5](如图)
外口沿存在翻转蘸釉形成的釉层不匀现象。
17.御窑遗址出土明永乐红釉梅瓶
口外沿颈部,因为折角太深,浇釉较难附着釉层,导致红釉欠釉,最后反转蘸白釉而形成白釉色阶。另外,还有浇釉形成的鼻涕状釉绺珠。
18.元青花云凤纹高足碗[6]
内外口沿结合部,应该是由于内壁的荡釉与外壁的蘸釉存在釉层不到位的空间,而反转过来蘸口沿部,导致内外口沿釉层超厚而造成蒙花缺陷。足内较深部位留下的蘸釉痕迹。该器物外壁在蘸釉时,足内壁会蘸上不同深浅的釉,其内部较深部位留下的蘸釉痕迹,因为不妨碍装烧而没有刮去。
19.元青花牡丹纹罐[6]
该器物外底部尚存浇釉后没有刮去的釉痕,口沿也有翻转补蘸釉的痕迹。
20.湘湖宋代窑址出土青白瓷壶残片
外壁上完釉后,再反转过来蘸口沿部分,内口沿可见明显的蘸釉结果。
(二)典型的吹釉器
1.康熙五十四年(康熙乙未年,1715年)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3]
该器形较硕大,若不是吹釉,烧成后的口沿及口沿外侧、折肩部难以达到那样的视觉效果。肩部一侧有青花书“信士生员和德威 喜助 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 祈保合家清泰 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2.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五十一年(1712年)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期间,在景德镇督造的康熙郎窑红釉缸(南京博物院藏)、红釉太白尊(苏州博物馆藏)、红釉碗、霁蓝釉碗、西湖水釉锥拱螭纹杯、黄釉海水云龙纹“万寿齐天”铭菊瓣式盘、矾红地金彩五岳箴行纹“寿”字盖碗等应该都是吹釉(色料)器(故宫博物院藏)。理由:釉或彩的均匀、干净程度,都是其他上釉法难以企及的。
3.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丙子年,1696年)青花山水诗句炉[2]
该器物内外釉面较均匀,视觉效果较好,当是内壁先荡釉,然后外壁及口沿吹釉。诗尾青花书“大清康熙年丙子岁菊月写 为遂园清玩”。
4.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庚午年,1690年)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3]
该器物较硕大,有直角折肩,器身四方形,只有吹釉才能保证釉面均匀。一侧面空白处青花书“庚午秋月写于青云居玩”。
5.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青花《前赤壁赋》笔筒[2]
该器物较硕大,内外口沿交汇处釉面干净均匀,当是内部先荡釉,再外部吹釉。诗文后书“丁卯(康熙二十六年,即1687年)初漫录于玉润书林博玩 攻玉子”(如上图)。
6.南京博物院藏多件康熙五彩花盆
因为是花盆,不追求满釉,故大部分内壁和内底露胎,所以还可见吹釉形成的工艺痕迹——吹釉吹出的釉点。
7.南京博物院藏康熙青花万寿字尊
高77厘米,口径37.5厘米,足径28厘米,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还有一说是康熙五十一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康熙皇帝三十岁(还有一说是康熙五十一年,即六十岁)万寿节所特制。如此大且从口沿到圈足都满饰寿字的瓷尊,其口沿、颈、足部等转折处的釉面居然几乎无瑕疵,青花发色和字迹都较清晰,如果没有吹釉工艺,是不敢如此装饰的。
8.康熙民窑酱色釉青花折枝花卉纹葫芦瓶(两件)[7]
其中的酱釉、开片釉、青花白釉集中于一体,是被分段吹釉而成:先吹酱釉,然后在陶车上修刮齐整后,以纸覆盖酱釉,接着吹开片釉,再修刮齐整,继又画青花,最后上青花透明釉(如图)。
9.康熙洒蓝地青花开光山水人物故事图瓶[7]
是先将剪纸贴在瓶身上,以墨线勾勒好剪纸的轮廓,然后在轮廓线内画青花纹样,之后复以剪纸覆盖青花纹样,吹青,最后通体吹青花透明釉入窑烧成。
四、吹釉工艺产生年代的上下限
上述资料显示:具有非吹釉工艺特征的最早的器物为康熙辛亥(康熙十年,1671年)青花八仙炉;具有非吹釉工艺特征的最早的器物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青花《前赤壁赋》笔筒。因此,笔者以为:吹釉工艺产生年代的上下限大致在康熙十年(1671年)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