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魂赋》缅怀孙吴一中老校长
2020-07-04由文学
国之战乱,覆巢碎卵。
学府解散,离开燕园。
置留小兴安岭北麓,逊别拉河南岸,边陲孙吴县。
奈何许,谦谦求存己。
无归土,翼翼寻安路。
于是乎:奉命开办教育于荒野,受任首届校长于中学。
勤达善迁,蕴藉厚宽。
陟其高山,惠及峰峦。
操翰洽闻,传承后人。
求精授业,求准解惑。
以德传道,以绩问效。
寓教于乐哉,育人以情怀!
长扶顽石裂,久润谷自开。
温和通大道,志远问高台。
未几,这位燕京大学国文学院的骄子,就以华茂之文采,高尚之品端,育教以得法,让权门汗颜,令师生称赞。
知之好之,好之求之,求之得之。
植根黑土,含辛茹苦,培幼苗育繁花躬耕校园笑看满山秋果;
涉水龙江,栉风沐雨,抚鱼儿成蛟龙劈波斩浪倾听四海春潮。
忽,风云突变! 怵,泥沙拍岸!
一声霹雳后,摧毁中华千年文化;
三尺讲台前,沦丧民族师道尊严。
天悲兮!人叹息!
王炳祥啊王炳祥!
时运不济,学子之时大学被解散;
命途多舛,育人之际中学遭攻占。
造反代表进校园,校长老师靠边站!
知识越多越反动,批斗越来越频繁。
校长知识最丰厚,孙吴最大臭老九。
“他是旧中国培养出来的封建残余”!
“他是孙吴一中最大的大毒草”!
“斗他”!“揍他”!“打倒他”!
老人早已头发稀,头被打手当球踢……
五花绑,腰成弓,九十度,头前倾。秃脑门儿正好练弹弓……
烈烈北风凉,断绝我衷肠。郁郁多悲苦,欲济河无梁。
天乌云,地无门。赤子心,遭灭泯。
尘满面,鬓如霜。顾无言,泪千行。
身体疼痛可忍,人格被辱难平。
王炳祥要用鲜血证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他用向学生装载知识的双手毅然举起利斧劈向了自己的头颅……
老校长的热血不仅溅红了黑色的天花板,也羞红了乌云里那一抹刺眼的阳光……
皎皎白驹,空谷而居。陋室烟熏,残简德馨。
天下大乱的恶果让国运付出了代价。回归理性后,山乡的人们又把大难不死的王炳祥请回到了孙吴一中校长的位置上。因为善良的人们深知:他们的孩子要上学,而那些在“文革”中盘踞领导岗位的大员们除了会革你的命,没什么真本事。
谁谓我心忧,谁知我何求!
德不忧不能怀远,才不大不能博见。
他依舊笑容可掬,他依旧敬业如痴。
他从不提屈辱被冤,他从不说施暴者何颜。
他的才德高山仰止,他的胸襟若谷虚怀,他对人事公正和善。
他没从事过其他行业,他为孙吴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组织部门鉴于他对孙吴教育事业突出的历史贡献,退休前破格提拔他为副处级干部。
他因长期讲台站立和批斗棒打,晚年双腿脉管炎严重而不能行走。
临终前,他嘱咐子女两件事:第一,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你们要在我的墓志铭里写上“我是党的同路人”;第二,我不记,你们也不要去记那些干过坏事儿的人!因为那些人不会忘记自己干过的坏事儿,这对他们自己就是最好的惩罚了。
他——王炳祥,1925年10月出生。主政孙吴一中校长工作将近二十年。1997年12月病逝。享年73岁。
王炳祥——孙吴一中之父。
2019年9月19日
作者简介:由文学(1957-),汉族,黑龙江望奎人。1979年8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政治系。历任教师,校长,公务员,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