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
2020-07-04蒋永红
蒋永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已成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知道,文明礼貌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对小学生更应该加强文明礼貌教育。针对儿童可塑性强,是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训练的最佳阶段这一优势,我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中,着重抓了文明礼貌教育。
一、落实措施,规范言行。
1.针对实际,制定恒之有效的《文明礼貌规定》。
对于小学生而言,应以进行最基础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训练为主,即让他们懂得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学会最基本的处世方法。从这个要求出发,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制定了《文明礼貌规定》十条。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所及人际交往中的言谈举止等方面对本班学生进行要求。具体做到:内容浅显,要求明确,操作性强。充分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学生逐条学习、理解。让学生知道文明礼貌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这是教育训练的第一步。
2.知行统一,注重实践性的教育和训练。
宋朝的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也就是说,知的目的在于行。学生的文明礼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又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处。因此,在文明礼貌教育中应注重实践性。在这方面,我主要抓了以下三点做法:
①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实践。
有些学生对《文明礼貌规定》在理解、训练上有困难的,我利用每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训练。如“穿着得体,坐正立直,谈吐举止文明,不讲粗言秽语。”我就告诉学生穿什么、怎样穿才算得体,怎样坐、立、行,怎样谈吐举止才算文明。在指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作适当示范,并进行反复训练,达到要求。如有些完全能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来达到要求的,就利用中队主题会或小队活动,以讨论、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遇见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放学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等。
②树立典型示范,促进整体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我作为班主任,先作出表率,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在班里评选出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作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除此,我还利用各种场合来训练提高学生文明礼貌的素质,如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提醒学生注意“升国旗”的礼仪训练;在迎接上级检查远程教育时,同学们懂得见到领导问声好、行队礼,深受领导们的好评。各小队利用朝会、队会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参加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各种集会时,我又对学生进行了“集会”方面的文明礼貌教育。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头和整体教育训练,学生的文明礼貌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③学校教育和家庭指导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训练的同时,还应注意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庞大队伍的积极性。于是,我利用家长会,把班级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要求、内容告诉家长,以求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来实施教育和训练。如对于“穿着”、“谈吐举止”、“孝敬长辈”、“招待客人”等方面内容,要求家长能从旁指导,发挥家庭指导这个小“课堂”的作用。这样,既可体现教育训练的延续性,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长抓不懈、保证教育的持续性。
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过一个过程,并不是三天两日的事。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同样如此,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反复的训练,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转变,逐渐转变成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要求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去做,谁违反了要求,谁就要受到老师、同学及集体舆论的批评。另外,在班里建立了值勤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轮流参与,检查督促全班同学要按照《文明礼貌规定》的要求去做。每周评比一次,每月由老师总结一次,每学期进行一次以书面检测形式检查学生对《文明礼貌规定》的认知情况和行为掌握程度,对优秀小组,先进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做得不够好的小组、同学进行批评、帮助。
由于长期而完善的评比制度和良好的集体舆论,既保证了文明礼貌教育训练能扎实地开展,又能使教育训练工作落到实处。学生在校六年,如果我们能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常总结,订措施,完善一些班级规章制度,训练的内容可逐渐增加,并要求逐步提高。这样,一定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