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
2020-07-04高昌晶
高昌晶
摘 要:通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精神生活;创设情景,使学生愿学、乐学;围绕自主探究,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有效地调控课堂等一系列方法与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生物教学;自主学习;培养;民主;激发;探究;调控
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未来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新课改也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生活中汲取,从实践中亲历获得。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生物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效果。
1.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我都是事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课堂中要探究的问题阅读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找出疑难。如“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我设计下列预习提纲:①什么叫胚?②大豆种子的结构有哪些?③种子萌发的自身原因?④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⑤种子萌发的过程?……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2.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我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光合作用概念时,我提出的问题是:①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⑤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什么?我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
3.复习阅读是在教师讲完一个单元或全部课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我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一章时,我要求以血液循环为线索,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③心脏的结构和功能;④体循环和肺循环及血液循环的过程;⑤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⑥呼吸运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⑦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起来,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二、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生物融入生活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原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1.引导学生主动查找比较熟悉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查找比较熟悉的资料,如家庭成员血型的调查,输血的意义,家庭性状的遗传情况,有趣的动物繁殖行为,家禽、家畜动物行为的描述等,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知识的“分享”活动,同时组织开展选派代表主讲竞赛活动。
2.充分利用好农村学生特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向家长了解马铃薯、红薯、甘蔗、大蒜的繁殖并带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在学习种子萌发时,提前让学生去观察了解玉米、黄瓜、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鼓励他们亲身实践,了解播种的方法、种子萌发的条件,找出它们间的异同加以分析,并把所获得的知识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享。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又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进一步有效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展露和锻炼自己的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内容简单通俗易懂。于是我就采用“表功赛”的角色扮演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学生自学后都知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任务是向同学们表述一下自己为维护人体健康所做的巨大贡献。目标确定之后,同学们便跃跃欲试、兴趣昂然、热情高涨,各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竞争,最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当代表,6位同学拿着自制的道具上台表演。表演者在台上用夸张的手法吹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他们争执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我这个“裁判”也无计可施,只好顺势叫停:“究竟谁对人体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呢?最后就由同学们给予评价吧。”评价之后每个人自然就记住了6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一节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掌握相关知识后,回答“病人”或“病人家属”的“咨询”。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内容和安排。全班选出6位“医学小博士”,分成2组每组3人,一组是“预防心血管疾病专家组”,另一组是“防治癌症专家组”,负责回答咨询者的问题。这样课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都自学了不少内容,课堂上的气氛非常热烈。最后,选出最佳“医学小博士”和最会提问题的同学予以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四、在生物教学中多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观察草履虫内部结构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问题①纤毛:是否等长?如何摆动?有什么功能?②口沟:其位置在哪?③食物泡:重点观察食物泡的数量和运动情况,食物泡是如何形成的?食物泡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④伸缩泡和收集管:位置及交互涨缩情况.学生在生物实验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再现、理解、创造和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五、培养勤奋学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索的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程改革,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充分开发其潜能创造宽松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探索中发展,才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全面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构想。让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更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
[2] 范国军,《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
[3] 柳方斌,《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