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探究

2020-07-04吴慧琳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实效性

吴慧琳

【摘 要】如果能注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将其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授课过程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及对学生的有效评价中,就能让教师及时对教学内容、方法作出合理调整,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能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的能力。

【关键词】实效性;教材处理;授课过程;学生评价

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运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引领学生乐学、会学、善用、活用。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   教材处理的实效性

苏科版的教材经过多次修订,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数学思维。但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处理教材的思路要“低起点,慢慢升;看得见,摸得着;踮踮脚,能够到”。

新知识的展开要瞄准班上的“学困生”,不该将起点定在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应降到平均水平以下,以便在上课之初能给“学困生”跟着学的信心,同时设计好由起点到终点的台阶,从起点开始,让台阶慢慢变高,可以逐渐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不断提高学生对新知的接受能力。每前进一步,既要让学生看得見前面的目标,又要让学生觉得目标不是高不可攀。

在上述观点的支撑下,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真正使自己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售价问题为例:一件夹克衫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多少元?

教材上的分析使用线型示意图,这种分析方法比较难画图,而且本节的前一课刚刚学过的调配问题中,用表格来分析既好表示又清晰。所以在讲授售价问题时,笔者采取了表格分析法。

通过此图表清晰地用关于的代数式表示出销售问题中的各量,从而很快得出方程:80%(1+50%)-=28。

现在的学生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会接触各种公式、套路,但实际解题时往往不懂得如何运用,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达到教材处理的实效性。

2   授课过程的实效性

授课时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以所教班级的学生学习状况为切入点,坚决杜绝教师准备一些偏(偏离《标准》、偏离教材)、难(难度大,要求高)、怪(要以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为基础铺垫否则解决不了)、繁(过分重复应用一个知识点或相近知识点)的超纲题目。

下面是笔者在初一年级上学期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备课方案。

(1)问题1:用我的年龄减去15再除以2就等于你们大多数同学的年龄14岁,谁能知道老师的年龄?

问题2:现在你们14岁,再过多少年后你们的年龄是老师的年龄的二分之一呢?(与学生刚相处一个多月,学生对老师的年龄很感兴趣,以此引入新课。)

(2)PPT提出问题:天平右边的砝码质量为160g,天平左边为一袋食盐,天平平衡时,你能说出食盐的质量吗?(让学生体验问题,感受方程魅力。)

(3)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总结方程的定义。(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4)例题:学生今年14岁,老师今年43岁,请问几年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二分之一?(解决导入时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分析,让学生充分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5)运用模型,实践方程的作用。

①大润发超市店庆搞促销,某种文具第一次降价打“八折”,第二次降价每个又减10元,经两次降价后售价为90元,则每个文具的原价是多少?

②在国庆70周年阅兵演习中,坦克方队共由18辆坦克组成,分成六排,第一排坦克的数量是第二排的一半,第三排坦克的数量比第二排多1辆,第四、五、六排数量相等,都是第二排的两倍,问每排各有多少辆坦克?(与例题相匹配,学生对照起来容易解决)。

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如果单纯讲定义和列方程,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会的早就懂了,不会的依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针对老师的年龄,国庆70周年阅兵等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笔者将例题和练习的内容穿插其中,而且例题、练习设置梯度,学生有兴趣、有主动性去解决,从而达到了学习的实效性。

3   学生评价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中的测试是对学生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在教学中每学期都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等,这类测试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反映出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却无法让教师准确、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影响教师及时进行学情分析,不能实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反馈与指导,从而不能帮助学生从其个性特点出发获得长足的发展。

形成性测试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课上进行的形成性测试,一种是在课后进行的形成性测试。它们都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时间(课堂中和课堂后)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或纠错。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测试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课前的预习检测,让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更准确具体的了解,而另一种是在课后的及时检测。从时间顺序上来说,形成性测试可以分为前测和后测,前测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为学习目标的设定提供基础数据,而后测是为了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让教师能更好地调整教学,为做好后续纠偏提供数据依据。

如在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网上预习题中,笔者布置了一道填空题。

如果方程和方程的解相同,则=____。

在智学网的试卷分析界面显示全班得分率为77%的数据,这道题班级整体达成率未达到85%,作为预习题难度稍大,基础型条件不够直接,针对性不强,为此笔者做了如下调整: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为____。

设计思路:针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直接代入求值,切入口更小。

当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对数据的分析,教师要及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这些采集的数据能非常准确地分析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不足,能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时有效的评价,及时对教学内容、方法作出合理调整。

4   结语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思想,掌握新的教学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用过硬的教学能力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魅力,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乐学善学。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