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如来,衍生美丽
2020-07-04韩箫
韩箫
相传苏轼与惠崇和尚戏语,苏轼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大词人一头雾水: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啊?苏小妹一语道破玄机:“心存牛粪,看人便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苏轼羞愧难当。境由心生,心存美丽才能发现美丽。面对教育教育,特别是面对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只有让镜子之前的自己美丽起来,才能映照出更多的美丽,从而让快乐编织快乐,让感动衍生感动。
一、打造亲和力,打好情感牌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教育是灵性的,良好的亲和力与真诚的情感是和谐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可以不高大帅气,但能够坦荡有神;可以不衣着华贵,但能够从容整洁;可以不谈吐优雅,但能够开明乐观。丰富的学识固然能吸引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人格更能让学生长久的感动。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教育家、南开学校的创办人张伯苓戒煙的故事。有一次,他在操场的角落里看见一个学生抽烟,便马上把他叫到校长室来训斥。这个学生看到校长的办公桌上摆着的烟碟里放着多半根雪茄,还有个玳瑁的烟嘴,便说:“我本来不会抽烟,到这里看到有的教师抽,我……”张伯苓恍然大悟。于是,他站起来,说了一声“好!”,便把烟碟中的雪茄和烟嘴扔进痰桶。从此,张伯苓再不抽烟。这个故事让我很受启发,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某些缺点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遗憾。
生活中,特别是在教育行为中,做一个放眼未来的老师,不偏激、不暴虐、不浮华,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发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世上情感的回馈最真实,也最有价值。
二、欣赏等待,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宋朝时,一位很爱写诗的青年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欧阳修听了并没有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诉他说:“你如果能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青年听了,也就绞尽脑汁使劲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他已渐有所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青年感慨万千,因为他突然发现,这么一加,他那棵色彩生命全无的“死树”就立刻神采飞扬起来——春天长着青苔,那绿色的青苔就是它的生命;冬天落满雪花,那皑皑的白雪就是它的色彩!这就叫点石成金!如果让欧阳修当班主任,他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懂得欣赏与等待的可贵,正是这种温暖的情怀催生了学生懵懂的认识,启迪了他们的心智。
教育本身是一门学问,从杜威到苏霍姆林斯基,从陶行知到魏书生,教育先贤们都有自己珍贵的探索与实践。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级管理中,我每年都要建立爱心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喜好,明确每个同学的生日,挖掘他们的特长或潜能,还收集每个人曾有的光荣,这样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很重要。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是我工作的重点。为此,我在班级建设中搞了许多特色:让歌喉好的学生组织阳光小组,时常用歌声为班级或集体活动时助兴;让上网多打字快的学生经常搜集知识与大家共享;让性格内向与外向的合作搞活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班级气氛融合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自然也提高了。
三、激情自我,书香萦怀
“生活就是一辆马车,我就坐在驾辕的位置上,无论路途多么颠簸,我总是吆喝着,呐喊着,绷紧全身的肌肉向前奔去。”这是一种生命的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快乐和美丽。激情是可以传染的,作为老师,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一路走来,我是否偏离了最初的航向?耕耘梦想,我是否每一天都为成长快乐守望?
李镇西说:“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这浪漫源自激情,源自为师者永不消逝的教育的热情。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个时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心中有太阳,才能给人以温暖,这阳光便是对学生恒久不变的爱。
教育是一种深厚而灵动的“影响”,读书是教育者的根。有书香才有自我,才有教育的美丽激情。看了才开眼界,悟了才出境界。教师读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教书”,教师读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育人”。读书,应为当今教师的自觉;读书,反哺着教书育人,催化着教育教学,它让教师与教育在浮躁与激荡中,始终保持文化人的良知和文化的高贵。有书为枕梦亦甜,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盈怀书香,方能妍放阳光,方能点亮学子的翅膀……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首先点亮自己,才能以诗意催生诗意,以“如来”禅修“如来”。这样,教育才是快乐的和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