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伦理探析
2020-07-04路博刘辉
路博 刘辉
摘要:大学教学管理是一种价值承载的伦理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属性,主要彰显为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必须坚持服务与教导相统一,他律与自律相统一,规范与价值相统一。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伦理探析
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涵,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活动有序且良性开展、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工作中的推行,管理方式的伦理化成为了国际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故探求高校教学管理的伦理属性与内涵,构建科学的伦理化的管理模式,就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变革与发展的应然诉求。
一、大学教学管理的释义
大学教学管理则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有计划地对教学资源进行配置、开发、控制和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组织、指导、规范、协调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旨在通过管理者的权力强制、权威影响、文化导向和精神引领,使教学活动得以有效高质地进行,确保特定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管理活动要取得成效,其价值诉求的目标应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目标相协调、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相协调。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正确的管理决策,除了依据经济、技术的分析外,亦离不开伦理分析的支撑。故大学教学管理的本质释义,简言之就是一种价值承载的伦理实践活动,富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属性。
二、大学教学管理之伦理属性解析
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本质则是指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指从事教学管理的工作者,包括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客体则主要指教师和学生,显而易见,教师兼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在承载规范职能的管理性的同时,又蕴含着更加丰富的教育性和伦理精神,天然地形成和包容了规范伦理和德育至善伦理两层内涵,其价值诉求是促进教育规范和人本精神的培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政治伦理属性
大学自产生之初,就具有鲜明阶级性,肩负着一定的政治使命,教学管理也就具有了政治伦理属性。高校教学管理的政治伦理属性就是指高校教学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在日常工作中所秉持的政治信念、政治品格、政治實践以及终极的价值诉求和指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具体体现为:高校教学的主体必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经济伦理属性
大学作为一个教育组织,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大学的经济属性,是指其在办学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即经济关系,贯穿于大学办学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市场经济实行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无偿教育质变为有偿教育,大学仍然是事业单位,办学经费亦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消费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的要求市场经济下,大学作为民事法人可以参与民事活动。一是用来弥补国家财政拨款的资金缺口,确保大学的正常运行;二是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前提下用来进行绩效奖励,即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职员工进行奖励,以此调动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创造佳绩。如此,大学的教学管理方法也由原来单纯的行政手段转变为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并用,且注重通过发挥经济杠杆来调动大学主、客体履行职责和使命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校风与学风。
(三)社会伦理属性
大学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必然地具有社会属性和社会伦理特征。大学的社会伦理具体表现为:践行教育力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责任、践行服务力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践行创造力的科学研究责任。其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促进人类自我解放和进步的责任是大学社会伦理的第一要义,是大学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
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属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是每个时代人才培养价值诉求的具体体现。其中政治伦理是核心,主要使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立德树人;经济伦理是手段,主旨在于通过经济杠杆调动大学管理的主、客体履行自我职责和使命的积极性;社会伦理是第一要义,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追求德性至善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尹岳.伦理视角下的大学教学管理的研究[D].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
[2]张东.论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D].西南大学,2012.
[3]张东.德性与理性—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李庆宝.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5(3):33-34.
[5]翠秋.当代中国高校的政治使命[J].教育评论,2013(4):9-11.
[6]张静.大学社会责任的确立[J]铜陵学院学报,2013(3):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