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窑洞的保护利用探究
2020-07-04姬静
姬静
摘要:窑洞艺术在米脂县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要正视当地窑洞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升新时代对于窑洞的保护能力和保护效果,使窑洞文化和其延伸艺术,能长久的传承下去,提升我国传统建筑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度。
关键词:窑洞;保护利用
窑洞文化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应予以重视,但就目前的窑洞建筑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破坏性行为。所以,要做好窑洞文化保护的各种必要工作,提升对于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
1.米脂县窑洞现状分析
米脂县又称“银州”,“地有流金河,沃壤宜泉,米汁析之如脂”得名。米脂窑洞建造极为讲究,门楼、檐头、照壁等雕刻精美,窗棂也极具艺术气息,冬暖夏凉,象征着陕北特色。常氏庄园,姜氏庄园都是其代表建筑。古城被誉为窑洲民博物馆,存在着浓郁的地方文化,包括剪纸、民歌、秧歌、唢呐、小戏、铁水打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米脂窑洞古城近年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并未得到合理保护,导致了破坏等问题的存在。
2.米脂县窑洞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村落空心化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长期居住人口不断减少,城市快速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极具吸引力。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向城市发展的趋势不断明显。村内的实际长期居住生活的人员不断的减少,同时为了使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水平,提升家庭的生活水平,很多家庭也在不断的搬离农村,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显著,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但是,这样的现象导致缺乏长期居住人口,居民对于窑洞的保护能力下降,窑洞在长期失修维护的状态下,受损速度加剧,甚至有些发生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2.2窑洞文化宣传单一
目前在进行窑洞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主要是被动式的、静态化的,也就是指在进行窑洞文化宣传保护的过程中,常常存在单一的文化宣传和展示形式,导致了人们的审美疲劳,使得丰富的窑洞文化以及其延伸文化不能被深入的挖掘和宣传,窑洞文化一定程度上不能被大众充分的识别和认知,导致了窑洞文化一定程度上不被重视。这都是因为在建设窑洞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不能采取创新化的窑洞文化建设机制,导致了窑洞文化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不能被有效的保护起来,加快了窑洞宝贵文化的破坏。
2.3窑洞保护的专业性不足
因为在保护资金上的缺失以及保护意识上的不足,在保护窑洞问题上,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不足问题,主要是在窑洞保护的措施手段以及保护方法上,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理念和手段,使得各种保护方式不能起到最科学的窑洞长期保护能力。在窑洞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农户自修、自行改造、随意改变要送原始面貌的形式,使得传统的窑洞风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始传统的浓郁窑洞气息正在逐渐的消失。
3.新时代下米脂县窑洞的保护利用措施
3.1提升窑洞保护的思想认知,提高保护能力
米脂县的窑洞保护工作,要能在高度重视的思想认知前提下开展,只有思想上获得当地居民以及有关保护单位人员的重视,才能具备一定的保护效果前提。要做好窑洞以及其相关文化的宣传,使当地的居住人群,尤其是知識水平较低的人群,能理解和认识到窑洞文化传承的重要保护意义,能换起当地人民的保护意识,提升在进行保护工作开展中主动意识能力,发挥保护工作开展中的顺畅性优势。
3.2工匠队伍的建立
米脂县的窑洞保护应该由专业素质水平高的专业人员指导完成,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窑洞写照形式,当地的土著居民可能不能掌握正确的保护手段和方式,需要专业的窑洞保护工作者科学的指导,使当地人能掌握科学正确的保护知识和技艺手段。同时对于文化色彩特别突出的窑洞保护对象,要能实现专业工匠队伍的专业对待保护,实现重要窑洞文化的专业性保障机制。
3.3解决保护资金来源
窑洞保护必然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在保护资金的获取途径上,要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方式,不仅要能获取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要能充分引入和利用社会资本,比如利用社会商业资本,与有关的商家达成互利协议,开发窑洞文化旅游,在获取当地居民旅游水平提升带来的经济利益过程中,提升了窑洞保护资金的解决能力,主要是通过商家的宣传费用、开发项目费用获取,使商家和当地的窑洞保护都能获取既定目标的实现。
3.4提升文化宣传展示效果
窑洞文化保护的目的是使窑洞文化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和历史文化传承,因此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提升文化宣传的多样性和动态机制。在文化丰富度建设上,将窑洞文化的延伸文化挖掘出来,比如当地传统的饮食、工艺品、技艺文化的挖掘,要能与窑洞建筑文化相呼应,提升文化建设的吸引能力。同时要能在文化宣传形式要下功夫,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找到窑洞文化宣传的有效路子,比如开展当地的传动聚集性文化盛宴、建设文化艺术为背景的商业产业链,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度,从而提升当地窑洞保护的关注度以及资金获取的途径丰富性。
结语
窑洞作为重要的地方特色,必须加强保护工作。开展窑洞保护工作要科学、全面的进行,形成完整的特色文化体系,解决好保护工作的资金问题,建立专业队伍,提高文化宣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华.中国乡土建筑之现状一一陈志华教授访谈录[J].中国名城,2()10(4)53—56.
[2]张雁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一米脂县高西沟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调查[J].陕西水利,2003(5)24—25.
[3]林道果.乡村旅游导向下陕北砖石窑洞民居的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