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07-04张梦圆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张梦圆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传统文化的吸收着,又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要认真做一名忠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这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未来中华民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如何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是当前我们青年大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立鸿鹄志,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思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一直在激励我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发着我们奋发有为。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远大志向,周总理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这与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是密不可开的。周恩来总理就像一盏高悬的明灯,光芒穿越时空,照耀着我们前行!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机会,也对青年人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 继承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立鸿鹄之志,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圆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二、以德修身,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思想,对于陶冶我们大学生的情操,提升道德境界,都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拥有着年龄优势和知识才能优势,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重些,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修身,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这句话至今对我们立德修身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始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做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大学生,让中华传统美德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广大。

三、勤学笃实,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弘扬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流传着很多古人勤学苦学、虚心好学的求知故事,如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悬梁刺骨、牛角挂书,“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求知精神都值得我们去铭记,更值得我们去弘扬。

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不分昼夜刻苦学习的日子就可以画句号了,更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考上大学,只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新的梦想的开始。因此,我们应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正确认识时代特点,正确认识大学学习,弘扬古人勤学苦学、虚心好学的求知精神,静心学习,刻苦钻研,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习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大学生:“年青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 习总书记一番话中不仅带着对中国青年的殷切希望,还渗透着对中国青年前景的美好展望。我们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托起中国梦。

四、勇于实践,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告诉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也不完善,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几百年前,南宋大诗人陆游便悟透了这个道理。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们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我们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身体力行的付诸实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并从中吸取营养,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之基。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要切实提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名忠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J],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年.10月。

[2]《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J],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10月。

[3]张晓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