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学 崇善 美好

2020-07-04冷学英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儿歌亲子行为习惯

冷学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3-6岁确实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对它的游戏精神“自由、自主、愉悦、创新”有了更多的认识,于是我们尝试将课程游戏化建设与幼儿的常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意识的从环境、游戏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行为习惯教育,让幼儿轻松记,争当一个“乐学 崇善 美好”的好孩子。

一、布置优美环境,构建乐学氛围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此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合理利用,设计创造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乐于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在熏陶中产生情感的体验。如进园景观矮树丛里有宣传幼儿尊老爱幼、友好相处等品质专栏,投放幼儿园小朋友给奶奶你倒水、好朋友分享玩具、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等照片,每天来园、餐后散步、户外游戏的时候都可以看看、说说。结合幼儿园早期阅读特色,我们的长廊布置两大块特色书香环境,一块是亲子阅读,各类的图书、沙发,家长可以自愿报名带孩子参加下午的亲子阅读;另一块是书香汇,里面太空森林、海洋、童话世界四个场景,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看书、制作、表演等游戏,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里自由阅读、大胆交流,培养了幼兒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小角落里我么还利用废旧材料稻草、芦苇、树枝、小酒缸等布置成观景区,不仅能培养幼儿审美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养成环保、节约的意识。班级的主题墙我们也能够追随活动的开展轨迹,及时投放一些孩子在活动的作品、照片等,如小班“亲亲热热一家人”有小朋友全家福的照片、一家人旅游的调查表等,让小朋友在看看说说中感受一家人的温暖,激发幼儿爱家、爱爸爸妈妈的情感;中班“中国娃”有祖国之最的照片、幼儿设计的绘画作品各名族娃娃、自己喜欢的小区投票和我认识的社区公共设施等,通过一系列的布置来激发幼儿从小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注重言行表率,树立崇善形象

幼儿良好习惯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父母共同的言传身教,成效才会显著。而善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品质教育。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在每个幼儿的心中植入善的种子,建立愉悦的心理环境,在“善文化”的熏陶下,有善良的心,说善良的话,做善良的事,塑善良的德,让他们的生命因善而灿烂。

首先作为教师要以善立身、以善立事、以善育人,对孩子要具备善心、爱心、关心;对家长要善良、耐心、诚信;对领导同事要友善、宽容、温暖。如开展了“我和孩子的快乐游戏”照片展、工会茶话会、学期师德先进评选、家长心中的优秀教师征文比赛等等等,以此督促老师们能够践行幼儿园善文化理念:说善话、行善事、做善人,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让他们在温暖、友善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其次家庭的榜样的作用也是无穷的,如果家长孝敬老人,那么你的孩子才可能孝敬你;如果家长乐意帮助人,那么你孩子才愿意主动去帮助朋友;如果家长遇事讲道理,那么你的孩子碰到问题了才会自己去思考、去明辨是非。为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节日等,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让家长给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增进亲子情感,如庆六一的跳蚤市场,鼓励家长和幼儿将自己闲置的图书、玩具等进行义卖后进行换购;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和家长一起做一个手工,说一句温暖的话送给家里的老人;还开展了亲子运动会、亲子小故事分享等活动,和幼儿一起在行动中崇善。

三、提供展示平台,培养美好品质

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要循序渐进、反复巩固,而且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我们如果每天对着他们说教:要有礼貌、好好吃饭……他们会感觉乏味、没有兴趣,于是我们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将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要求“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他们,培养美好的品质。一是通过各类活动,渗透习惯意识。如儿歌、故事欣赏。儿歌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于是我们会挑选一些礼貌、交往、友爱等方面的儿歌利用晨间来园的时机在广播里播放,幼儿每天听着轻快的儿歌高高兴兴来园,有的会主动边走边念;在每周三中午餐后会组织孩子进行由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录制的故事欣赏,简短的故事让幼儿明白了一个道理。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幼儿潜移默化将倾听到的规则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其次组织亲子开展好家风、好园风儿歌创编比赛,并将创编的儿歌公布在幼儿园的网站上,让更加的家庭去学习;组织了三个年龄段好习惯的儿歌朗诵比赛;还开展了爱满富幼亲子故事评比等等。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乐于接受、逐步渗透,行为规则意识不断加强。

二是开展自我管理,培养良好习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于是我们尝试把一日生活中的各种常规教育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发展需求实生成自我管理课程,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将外在的意识内化为行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小班生活区“今天你来了吗”的活动,小班老师利用水果图片作为小组标记,来的小朋友就把自己的照片夹到水果组上,这样不但老师可以清楚看到每组来的情况,也能帮助幼儿认识自己是什么组的?组上的同伴是谁?组上今天来了几个小朋友?大班结合指南学习连续跳绳,老师益智区投放了一张“我会跳绳的统计表”,鼓励幼儿每天自主学习,把跳绳的个数统计在表格里,日积月累一个学期下来,班级的孩子都学会了跳绳。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贯彻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幼儿成为一个乐学、崇善、美好的人。

猜你喜欢

儿歌亲子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儿歌6首等
念儿歌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