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

2020-07-04胡金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课法律意识犯罪

胡金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未来建设者知法守法用法,是青少年必备的良好的品质,它直接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而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思想品德、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三位合一的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让他们形成法律意识,养成法律习惯。

关键词:法制教育;中小学生

一、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问题也被提出了很长时间,但是目前一些关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问题现状不容忽视。

(一)地区法制教育的不平衡

近些年来,随着法制教育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很多学校也增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加大了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地区间的法制教育程度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特别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性最大。

(二)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课程名存实亡

虽然很地区都开设了法制教育的课程,可是正真将法制教育课程落到实处的学校很少。在学校教育中,法制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仍然得不到重视。许多学校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在课程安排、师资力量的配备实际重视程度上不够,特别是一些法制观念不强的老师,为了争分夺秒的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把法制教育课拿来上去其课,这让法制教育课名存实亡。

(三)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现状令人担忧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有人将其列为世界性难题。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80%以上。并且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动向,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犯罪性质暴力化,犯罪手法成人化和智能化。这一连串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信息量也越來越大,但是在此同时,不良信息的传递也在增多。青少年正处长成长阶段对社会认知度还不够高,当接触到这些不良文化时,缺少自制力,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首先是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的错误引导。现在社会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导致青少年为了金钱走上不归路。其次,不良网络文化的侵害。网络在带给我们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良文化,特别是一些关于色情、暴力的视频与游戏对青少年的伤害最大。

(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是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还造成很深的伤害: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现在很多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有很强的占有欲,让他们养成了其自私的行为和偏执的性格,当他们对一件事不满意时,极有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其次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只重视成绩,忽视法制教育。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导致青少年缺少法律意识。

(三)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现在虽然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是深刻影响,学校教育还是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法制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教育结构单一化、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化,忽视法制教育,导致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薄弱。青少年不懂得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部分学校虽开设了法制教育课,但是并未引以重视。

三、针对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坚持落实法制教育

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是进行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据点,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这些特点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优势,所以学校要拿出这样的优势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法制教育,而不只是走形式。首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要与智育课程并重,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考试科目,在老师和学生心中树立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起教师上课时的重视,学生听课时的认真态度。其次,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很多时候是教育整合的,而且这种整合也是必要的,社会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履行隐性的道德规范与遵守外在的法律规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统一的。青少年犯罪与他们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的特点的密不可分的,因此将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对症下药,更能有效达到好的效果。

(二)家庭方面——从小树立法律意识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先主性,家庭成员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第一,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知法、守法、用法。父母通过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引导孩子养成学习法律法规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第二,营造和谐完整的家庭氛围。温馨完整的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首要保障,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是对青少年身心的伤害,还对他们的健全人格有严重影响,所以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生活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第三,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并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就应当引起重视,正确引导,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三)社会方面——让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社会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首要条件,加强学校周围环境管理,对学校周围违规的酒吧、网吧、歌舞厅等进行严打严查,彻底清理整顿,还学校一片净土。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为青少年创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并利用网络资源推进法制教育,最大限度的消除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加大普法力度,组织动员社会各反面力量积极参与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始终成为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和支持的社会工程。

猜你喜欢

教育课法律意识犯罪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Televisions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环境犯罪的崛起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犯罪”种种
有些行为不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