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唯物史观渗透到儒家思想专题复习中

2020-07-04徐凤文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儒家思想时期

徐凤文

中学历史课堂如何进行高效的专题复习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针对专题复习普遍的操作方式大致有两种:一、重述知识点,二、做题。形式单调,效果欠佳。历史专题复习意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发展形成规律性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实现这些目标,唯物史观是重要的媒介,唯物史观透过芜杂现象,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質,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专题复习的目的不谋而合。古代儒家思想时代跨度大,知识容量大,理解难度大,本文试将唯物史观有机渗透到古代儒家思想专题复习中。

一、社会意识内在继承关系:整理儒家思想的宏博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开创、战国发展、秦朝受打击、西汉改造、宋明转型和成熟、明末清初批判继承,进一步归纳各阶段儒家思想的地位:春秋战国不受重视、秦朝被压制、汉代独尊、宋明成为官方哲学、明末清初正统地位受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帮助学生形成对古代儒家思想的整体认识,以此为基础,教师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启发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得以传承两千多年的内在因素。

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1],也就是说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之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它的发展就具有历史继承性,后人在前人的思想成果之上,结合现有的社会存在,舍去什么内容,汲取什么内容,发展什么内容。儒家思想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虽然各个时期思想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本源精神始终如一:仁和礼,历代儒学思想家都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完善,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下图所示: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实用性思维工具,绘制起来看似随性,却有章可循,利用图像、关键词建立起记忆链接,让思维形象化,增加大脑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的效率。以“仁和礼”为中心主题,“各个时期”为第一层级,“代表人物”为第二层级,“核心主张”为第三层级,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参与课堂,激发复习兴趣,回顾各个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时要做到全面、系统,囊括教材中提及的各方面的主张,从中找出符合“仁和礼”的部分绘制成思维导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庞大的知识内容简单化、条理化,更方便记忆,并且让学生能够迅速理清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儒家思想的内在继承关系,整理出儒家思想的宏博体系。当然,思维导图的绘制具有多样性,笔者所制作的并非唯一样式,可以结合学情进行合理设计。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儒家思想的发展理由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呈现阶段性,在不同的时代都发生过对应的历史变化,提出极具时代特色的思想主张,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时,教师可以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寻找分析的角度,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简单来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分析儒家思想的发展理由可以联系各时期具体的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历史时期不可能只有一种思想,各种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应在考虑之列。

分析的角度确定之后,如何操作是个问题,这部分知识容量大,时间跨度大,学生容易混淆。古人云,“以表述史,明而省文”,表格具有直观、全面、简洁的特点,教学中使用表格能够全面还原历史发展的细节,让学生一目了然,减少识记过程中的错误。此外,制定历史学科的表格大都以“时间”为序,按时间发展填充对应的内容,这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大有裨益。教师选取古代儒家思想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为纵向,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与其他思想的联系为横向,制作表格让学生填写,如下表。

表格填好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记诵。之后,教师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联系各阶段的时代背景深化理解儒家思想独具时代特色的主张。恩格斯认为“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一思想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3],也就是说思想家在提出某种主张时不大可能超脱自身的生活经验,他的思想必定针对当时的社会存在,提出的主张能否迎合时代需要也促成了儒家思想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地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不符合大一统的时代潮流,使其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统治者重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迎合了统治者大一统的需要,得到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等等。通过表格梳理古代儒家思想各阶段的时代背景,结合各阶段具体的主张,让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种理论要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不断与时俱进,自我调整。

三、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思考儒家思想的历史价值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简单来说,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社会存在,它具有能动作用,能推动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此外,社会存在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但是两者的变化并不一定同步进行,社会意识可能滞后或先于社会存在发生变化,其中,落后的社会意识虽然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但它在过去可能是先进的。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思考儒家思想的历史价值时,既要分析它在不同时期的现实价值,同时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阶段,应该综合儒家思想的整个发展时期进行评价。

分析儒家思想阶段性的价值时,教师引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思想自身不能实现什么,关键在于去实践它的人,社会意识在当时社会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在于它被推广的程度,因此儒家思想的价值也呈现阶段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各阶段的主张及地位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将各个时期的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它的价值,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利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

材料一: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二: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材料三: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費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结合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价,古代儒家思想中存在优秀成分,它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个人的自我提升、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世界的友好合作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自我调整,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古代儒家思想这种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精神本身就极具社会价值。同时,教师还需提醒学生,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古代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也存在缺陷,比如“三纲五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文化专制钳制思想、妇女贞洁观念的逐渐强化等等,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这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也被摈弃。

小结:唯物史观是中学历史教学有效的理论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抽象的问题,使学生对历史发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将唯物史观引入课堂不能将哲学书本上那套生硬的理论直接照搬给学生,唯物史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授课的课型选择合适的理论,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妙地引入。

【注释】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3、25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1页。

[6]刘续兵:《文化自知视角下的孔子思想和儒学精髓》,《人文天下》2019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儒家思想时期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