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2020-07-04张瀚文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有效提问高中物理

张瀚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的热情,启发学生创新思考,提高解决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问题关键在于“巧用”,注重“实效”,应问到点上。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有效提问

问题教学是引发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更是发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的主要手段。新课程追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提倡问题引领,倡导以问题促互动。但是,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首先应有效,力避是与不是的随意简单问,也不是随心所欲地问,所设计的问题,应问到点上,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应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重有效提问的新内涵,通过提问,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有效性。

一、问题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问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注重所设计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符、与学生的知识特点、认知特点相吻合,并且明确,所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要通过问题的设计和讨论,达到什么效果等,这些,都是课前全面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而考虑的,因此,所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还应有代表性,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目的性明确的问题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也让学生思考、思维有导向性。如必修一第三章的《摩擦力》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桌面上放一本書,然后给这本书一个初速度,观察这本书的运动特点。当学生回答出:速度逐渐减慢,最终停了下来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这本书停了下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就是有效性的,也是明确的,并且目的性强,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之后,继续提出问题:摩擦力有三类,桌面给书本的摩擦力是哪类?当我们用手在桌面上滑动时,桌面给手掌的摩擦力是什么方向?手掌对桌面有摩擦力吗?为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始终围绕“摩擦力”而展开,并且逐渐引入到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方向等,因此,这些问题,基于教材,也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逐渐深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其次,问题的提出,应注重情境的创设,让问题因情境,更明确,更有目的。如刚提到的手和桌面的摩擦力的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滑动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容易引发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在桌面上放一个小车,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再提出问题:怎样让小车动起来?这样的问题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新课标倡导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上,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各种活动,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问题架起课内外学习和探究的桥梁,激发探究的欲望,对课堂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二、问题应具有明显的启发性

问题的目的除了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引思”,也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悟。为此,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明显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享受自主思考问题的成就感。

如“弹力”的“弹性形变”的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的方式,再提出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经过活动而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识,从中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如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挤压课桌、弯曲尺子、拉伸弹簧、捏橡皮等,联系生活中的挤压皮球、捏面团、捏橡皮泥等,观察这些物品的形变现象,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提出问题:是不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你用力压桌子,桌子发生形变了吗?怎样才能知道桌子发生形变了?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生活体验中,思考身边的物理现象,并从物理现象中,探究和概括物质知识,感受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强化学生认识。

问题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学生,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给每一个学生回答、思考、展示的机会,让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收获成功学习的快乐。

三、问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新课改要去改变课堂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要求教师在问题教学时,既要关注优生、也要关注差生,要求教师问题的设计,应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给每一个学生搭建提升的空间和台阶。

问题的针对性,除了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梯度性的问题之外,主要是针对教材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重点而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抓住重点;根据难点而设计,引领学生攻破难点,在学生的疑惑处设疑,帮助学生消除疑点。

例如“平抛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在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而引出抛体运动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抛体运动具有哪些共同特点?抛体运动有哪几种分类?这样的问题,既引导学生探讨出抛体运动的特点,也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进而教师可以继续设疑: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平抛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平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规律等,显然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的重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平抛运动的规律的探究。并且这些问题的设计,难度不大,基本上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探究的水平,满足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需要,针对性较强,既针对教材,也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实现训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

总之,问题教学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备受教师们的青睐,成为教师们设疑、引思、探究学习模式构建的“法宝”。但问题教学时必须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力求每一个问题问到“点”上,引领学生答到“实”处,以有效的问题,为有效课堂推波助澜,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思维绽放、活跃互动的舞台,促课堂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福娟.问题教学法引领物理课堂走向高效[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2):15~16.

[2]曹明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7,7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有效提问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