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唯物辩证法 养成辩证思维
2020-07-04徐艾真
徐艾真
【摘 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其总特征是联系观与发展观,核心是矛盾观。我们在准确把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养成辩证思维,服务实践。
【关键词】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意识;辩证思维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这里体现的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危与机作为矛盾着的双方,二者具有同一性,相互包含,相互依赖,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时候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唯物辩证法适时出现,犹如指路明灯,能使得我们的思维更清晰,理想更高远,从而准确探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键节点,做出正确选择。那么,我们在第一次系统学习辩证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准确把握概念并灵活运用
东西方不同流派哲学家对大量哲学概念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论证,他们用复杂的语言论证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比如黑格尔的《小逻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使得一些同学产生畏难情绪。但实际上,这些复杂论证只是为了证明一个个在生活中应用的简单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化繁为简.列宁认为,辩证法就是“在通晓概念的本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的艺术”。比如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很多同学因为没有准确把握矛盾的概念,从而误以为“好坏”“黑白”等等就是矛盾。而哲学里的矛盾即对立统一。描述的是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状况。在这里,好与坏,黑与白,是矛盾着的双方。同一性在这里指好与坏,黑与白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甚至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而斗争性指的是好与坏,黑与白之间相互排斥与相互分离。进而理解,哲学里的矛盾定义,是抽象出来的一般的普遍的概念。这样,我们就能举一反三,分析“政府”与“市场”,“城市”与“农村”等等一切现象。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
二、构建知识框架
辩证法最初的框架来自于黑格尔的《小逻辑》,然而,黑格尔处在唯心主义阵营。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站到一起,构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唯物辩证法框架。唯物辩证法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联系、发展、矛盾观,我们把它总结为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人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时的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学习一个新的哲学知识,我们往往从本义,特点出发,再去形成相关世界观与方法论。比如,联系观包含哪些必备知识呢?首先,我们从它的含义出发,了解到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着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学习第一个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既然整个世界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因此其方法论是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此联系观从特征角度,我们归纳为:联系普遍性原理方法论、客观性原理方法论、多样性原理方法论。第二个部分就是分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系统优化理论。同样,发展观矛盾观也遵循了这样的顺序,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帮助同学们发现规律。
三、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学习辩证法,目的是服务于实践。这些理论从实践中来,且被实践反复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鉴于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应善用身边鲜活事例。比如,我们学习时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因此,应注重量的积累,积跬步以至千里。我们看到一个同学迟到了,什么原因呢?可能是路上乐于助人导致的,这说明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再去全面分析他迟到这件事情,归纳出想问题办事情还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用这些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从而在信息爆炸,风云诡谲今天,保持自身思想的独立性。当然,习得之初,我们重在理解。习得之后,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关注国家大事,国际形势。
怎样才算学好了辩证法?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我们掌握了它的总特征與核心,归纳了相应原理与方法论,能够从给出的材料中抓住信息点,做出相应的分析与解读即可。而真正学好辩证法,是形成辩证思维,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矛盾的而不是片面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去改造这个世界,服务社会。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时代的灰尘,我们更应当努力去做这个时代的车轮。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陈建锋.浅谈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6(12):165.
[4]张晶.浅谈在政治教学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林区教学,2010(07):57~59.
[5]董有武.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