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班主任谈话艺术观

2020-07-04项涨禹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谈话班主任

项涨禹

【摘 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谈话需要讲究艺术性。成功的谈话是班主任解决学生各类问题最朴素而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情、理、诚、异、趣五个方面来凸现班主任谈话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班主任;谈话;艺术观

艺术性的谈话,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以令学生醍醐灌顶,卸下包袱;而失败的谈话却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疙瘩,激化矛盾。因此,班主任应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讲究谈话艺术。

一、以情感人,使谈话具有亲和力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与学生的谈话没有情感交流是不行的。那如何恰当地表达情感呢?我认为莫过于尊重学生人格,给学生提供一次平等、双向的交流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倾听。在谈话开始,先问学生:“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你对这件事的想法是怎样的?”“你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有一个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说明的机会。此时,班主任应当是学生最专注的知音,应当全神贯注地看着学生,绝不可心不在焉。班主任要善于用双眼去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要用亲切、鼓励的眼神去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使之敞开胸怀向老师吐露真情以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

另外,在交谈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理解、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耐心细致地帮他分清问题的表面现象和内在联系,进而认清问题的实质。在谈话过程中,班主任不应把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创造一种自由、舒畅的相互交流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从而解决问题。

情感具有迁移功能,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迁移到谈话内容上,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不仅是师长,而且还是朋友,要以情感的力量感化学生。平时要从点点滴滴上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感人。

二、以理服人,使谈话具有说服力

全媒体时代,学生个人意志觉醒比过去的学生要早,对事物往往有着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独立见解。所以谈话时,不能简单采用“哄”“吓”的手段来代替说理,或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更不能用“高压政策”进行压服教育,而应当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尤其在与犯错误的学生谈话时,不能只顾“批”,而应重视“评”,既指出学生错在哪里,又指出其为什么错,鞭辟入里,靠理的力量去说服、启迪学生。

说理时,首先要准确。根据学生的缺点把错的事实摸准,把错的症结找准,“一针见血”。方法上可以渐进说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逐步明白道理;也可以把大道理掰开说,揉碎谈,使学生从小道理中悟出大道理;可以以事喻理,通过具体事例启发学生;也可以从学生利益的角度阐明道理,打动学生。总之,要评得在理,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升华。

其次要客观,学生行为过错和不良品德的形成,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谈话时,要调查清楚学生发生问题的各方面原因,理解学生的处境,既指出学生的错误,又不把责任全推给学生。一是一,二是二,即使老师本身有过失的地方,也要开诚布公地承担,绝不推诿。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如,一次上课时,甲学生与周围同学窃窃私语,在多次的眼神提醒无效后,我点名批评了他,结果该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从此上课爱听不听。我把他找来谈话时,对他说:“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你,这是老师考虑不周,教育方法上有失妥当。但是,你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正确的吗?”一句话,说得甲学生低下了头。然后我再耐心地给他说危害、明是非,进而疏导,使他解开了心结,接受了教育。因此,说服学生,要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

三、以诚动人,使谈话具有感染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是前提,诚是基点,以诚求诚,以心换心,才能达到“心诚则灵”的效果。所以,与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不如说是用“诚”育。

乙学生性格开朗,能力强,兴趣广,结果却影响了学习,继而在学业上不求进取。我看在眼里,非常惋惜,于是找她谈话。我第一句是这么切入的:“你知道吗,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很像初中时代的我。”一听这话,她很惊奇地睁大眼睛望着我,因为学生对于老师的过去总是很好奇的。于是我接下来给她讲述了我在初中时代与她很相似的一段成长历程,以及自己最后因几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的教训。然后由自己再转向她,帮她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她权衡利弊得失,尋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乙学生处理好了学习与爱好的关系,端正了学习态度。

所以,现身说法,言传身教,以诚动人,往往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其思想发生转变,这是一种极具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以异待人,使谈话具有穿透力

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背景,具有不同兴趣、不同价值观念的个体。所以,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学生性情比较急躁,反应较为敏捷的,可开门见山,直陈主题;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可“声东击西”,启发他自己认识问题;学生个性较强,脾气执拗,就要“刚柔并济”,既不能让其任性,又要防止学生“顶牛”;学生不能认错,又巧言善辩,则要掌握充分事实,抓住恰当时机,当即揭示问题真相,使其难以辩解,接受思想教育。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在谈话中宜多采用委婉含蓄的技巧。曾有丙学生非常聪明,但是不够刻苦,骄傲自大。与他谈话时,我设置悬念:“知道老师最欣赏的学生是谁?”他很感兴趣,以为我会说出一个特别聪明、出色的学生。

于是,我就给他介绍了我最欣赏的一名学生。她的智力一般,能力上也无过人之处,但是这名学生就是比别人多一份韧劲和钻劲,我在给他列举了那名学生的种种事迹后对他说:“一个人如果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他智力平平也能获得成功;但如果智力不错,却不好好珍惜利用,懒惰散漫,你说他能成功吗?”一席话说得他面露愧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后,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他改掉了骄傲自大的毛病,学习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五、以趣引人,使谈话具有吸引力

有些老师在和学生谈话时不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较多,把气氛弄得十分紧张。心理学表明:人在愉快的心境下交谈,易产生求同和包容心理,能增强对对方观点的接受性,减弱排斥性。所以谈话时,班主任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谈话内容产生兴趣,应努力创设愉快、宽松的谈话氛围,这样才能引起肯定性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一次,丁学生因为与同学打架被“召”进了办公室。他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易冲动,常与他人发生冲突。我看着他那满脸通红、青筋直跳的样子意识到不能“硬碰硬”。知道他最擅长的就是踢足球,于是我说:“你有一个方面,全班同学都比不过,你自己知道吗?”他看了我一眼,没吭声,显然以为我在讽刺他。我又说:“你的足球踢得是全班最好的,习爷爷强调足球要从小抓起……”就这样我打开话匣子和他聊起了他最喜欢的足球。渐渐地,他的火气“烟消云散”,谈话气氛慢慢地轻松起来,于是我抓住时机,从足球暴力事件引入到他打架事件,切入正题,最后使他认识到错误,而且还主动提出愿意接受同学的监督。我还根据丁学生的长处让他担任体育委员。后来,他不但改掉了打架的毛病,还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受到同学的好评。

由此可见,谈话的气氛对谈话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或因事论喻,借题发挥,使学生易于接受;或委婉幽默,扣人心弘,耐人寻味;或妙语连珠,饶有风趣,营造出宽松愉快的氛围,一定能四两拨千斤。

总而言之,一次成功的谈话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同样,与学生谈话也要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以语言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参考文献:

[1]于漪.教育魅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谈话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三个习惯破坏谈话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审计谈话要增强“四性”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