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价值及运用

2020-07-04陈楚明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用微课初中语文

陈楚明

【摘 要】当下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优化,其在教育上的优势不断被展现出来,逐渐的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微课就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学上的产生物。本文基于微课的平台,探讨其在初中语文上的应用及其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运用

微课的简洁精炼是其被广泛推广的原因,微课将重点知识浓缩到简短的时间内,将重点知识进行细化讲解。而不是像传统授课模式用整堂课的时间来讲解,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导致课堂接受程度较弱。微课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程度,以微课为基础的语文教学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运用微课的关键

(一)教师进行充分备课

微课以呈现课时重点的方式的在课堂上出现,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师要在课前做充足的准备,为学生提前准备好重点知识。教师必须凝练重点,才能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教师要将知识划分成不同的难度,利用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微课以“微”为重点,所以在安排各部分时间时,注意时间的比例安排。让接受能力有差异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用学生易懂的方式进行安排,但是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微课原来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切实情况,对微课进行创新优化。在微课中教师要融入自己个性化的元素,提升微课的吸引力。教师要有效运用微课,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巧妙的运用微课来解答,为学生提供不同方面的思路引导。

(二)课堂上合理运用微课

微课以短时高效、生动有趣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运用微课的点,控制好课堂节奏。利用微课时间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微课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根据微课的引导提出问题,增强课上的互动探究,此时可以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以《风筝》为案例,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运用微课进行播放《三月三》的歌曲,并通过美好的场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快乐游戏时光,教师要做好与微课之间的衔接,在学生回忆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时,教师要抓好时机,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设身处地想象作者的心境,学生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进行学习本篇文章。这样微课的加入就发挥了引路的作用,运用自身的情感去体会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让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注重课后总结反思

微课的作用是在课堂上发挥的,但是如果想要将作用持续下去,或者使微课一直保持活力,教师就要做好课后的跟踪调查,根据结果进行总结。总结课堂的的不足之处,并考虑能否更加合理的运用微课,从而弥补课上出现的不足,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问题。并根据学生反馈的课堂效果,将微课内容进行合理的扩展,从而更接近课堂目标。

二、充分发挥微课价值的策略

强化对学生的立体刺激,增强对学生感受的同化。学生一般喜欢有吸引力的画面或者特殊的声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微课中运用视觉效应和听觉效应,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进一步理解的欲望。将文章中出现的场景,运用微课展示出来,让学生自觉地将自身生活实际与文章连接起来,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以《桃花源记》为案例,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注意不要枯燥讲解重点字词,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个世外桃源的场景,当然场景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对世外桃源的幻想。通过直观的观看到自己向往的生活环境,并附上优雅的歌曲,让视觉与听觉同时受到吸引,学生就会对《桃花源记》有了一种好奇的心理。教师要抓好时机,进行提问,我们理想的世外桃源是这样,那么在陶渊明心里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呢?从而让学生带着兴趣了解陶渊明的眼中的世外桃源,这样更容易去揣摩作者的内心情景。

微课的种类繁多,它随着语文文章的体不裁同而不同。每种体裁的文章授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的不同体裁,结合其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微课教学案例,同时将学生兴趣爱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有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课堂。与此同时,教师要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作为重点,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充分的肯定,并且有成就感时,学生才会想要继续探索新知识。微课作为信息化段的,提倡融合新的元素,可以采用3D的高新技术手段,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去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在学习《类别海参崴》这一课时,简要介绍文章作者以及本篇文章的性质为游记散文。对于散文的结构理解起来,学生会感到陌生吃力,再加上结合了多种修辞手法,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头绪。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作者的心里情感的理解,同时对散文的结构也要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于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学生有效的接受知识。教师可以将文章中所描绘的地点,利用微课采用3D的手段进行展示,学生会清晰的用眼睛看到具体具体的地点是什么样子的,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具体景物,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情感,对散文的结构的认识就會更加清晰。

三、结语

微课仅仅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媒介,具体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开发的,教师要不断进行探究,逐渐丰富微课的内涵,使其更适合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上。新课改的形式下,微课符合时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蓬勃的发展力。

参考文献:

[1]温文彩.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6).

[2]戴清贵.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7).

[3]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猜你喜欢

运用微课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