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域融合的历史解释
2020-07-04张齐胜
张齐胜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历史要由现实中的人作出解释,历史本身是一个多面体,具有多重意义。伽达默尔说:“视域其实就是我们活动于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视域对于活动的人来说是变化的。”[2]历史解释者的任务就是要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使历史和现在、主体与客体、自我和他者相结合构成一个无限的整体,达到更广泛的视域融合,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历史解释,更加接近历史真相。所以,基于视域融合的历史解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基于历史前见的修正融合”、“基于历史文本的师生融合”、“基于历史时空的交汇融合”三个视角,探寻基于视域融合的历史解释的路径。
一、基于历史前见的修正融合
“前见是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没有前见参与,任何理解都不可能发生。”[3]解释者无法摆脱自身的前见,这是我们的视域,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前见去任意解释事物,它不是明确的终极答案。历史解释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创造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永不停顿的创造的过程。当我们的前见与历史事物碰撞融合而形成新的认知,既不是我们原有的前见,也不是历史事物的复现,而是超越两者生成新的意义,是对历史前见的修正融合,理解和解释历史便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核心是对《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的解读,大部分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和高中教材研读,能总结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无产阶级要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等。这些可以说是同学们的前见,不能说这些历史解释是错误,但不全面,教师可以展示三则史料(均摘自《共产党宣言》):
史料一: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史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史料三: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收高额累进税。……5.通过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在农业方面。……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通过史料解读,同学们进一步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总结出马克思的主张除了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外,还有更高远的目标,无产阶级最高奋斗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和财富;要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实现人人平等;要追求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给个人以更多发展空间,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真正的“人的解放”。《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的很多预言具有现实意义,其中很多预言已经被社会发展所证实。如征收高额累进税、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福利制度的建立、义务教育的普及等等,在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实施过,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解释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认识,而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的交汇,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阐释和创造。历史解释永无止境,“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4],没有单一明确的终极答案。教师要以史料为依托,并对其进行不断深入的解读,让学生接纳、吸收、蓄积自己的视域,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前见,实现综合性的“视域融合”,使理解和解释达到新的层次。
二、基于历史文本的师生融合
历史文本是作者有意识、有选择地记述过去的人和事,是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文本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静止的或线性的思维平铺,也不是一个毫不异质性的自我‘独白”[5],文本解读具有开放多元的特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不是一种“折中主义”,强调“多元有界,界在融合”,是立体的、多元的动态思维过程。历史教学必须消除话语霸权,重塑师生角色。有许多老师陶醉于洋洋洒洒的讲授,热心于展示自我的厚度和智慧,学生变成课堂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和旁观者,这显然背离历史教育的本真。历史教学需要以历史文本为依托,师生在思想认知上进行碰撞。以笔者讲述“火烧赵家楼”片段为例: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中火烧赵家楼事件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出重头戏。多年来对该事件争论不断,有人讴歌称颂,有人置疑批评,笔者在教学中选取两则史料,请同学们阅读史料,归纳史料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并阐述自己对“火烧赵家楼”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笔者也参与其中。
史料一:学生举动诚不免有过激之处,但此事动机出于外交问题,与寻常骚扰不同,群众集合往往有逸轨之事,此在东西各国数见不鲜,政府宜有特别眼光,为平情近理之处置,一面努力外交巩固国权,谋根本上之解决,则原因即去,必不至再生问题矣。
——《山东问题之日益扩大》,《益世报》1919年5月5日
史料二:我愿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审厅去審理评判,学生去遵判服罪。检厅如果因人多,检查的不清楚,不好办理,我们尽可一一自首,就是情愿牺牲。因为,如不如此,我们所失的更大。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梁漱溟《国民公报》《论学生事件》1919年5月18日
(以下为师生对火烧赵家楼事件的部分评价)
学生1:学生举动情有可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黑暗,法律制度不完善。火烧赵家楼点燃了学生爱国热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动五四运动向纵深发展,震撼了反动军阀政府,最终实现了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初步胜利。所以,学生的行为虽然激进,在特殊年代采取的特殊手段,是应该被肯定的。
学生2:梁漱溟的观点更为客观,我虽然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但坚决反对他们打人纵火的行为。我们不能以正义为借口,做违背法律的事情。学生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审判,至于是否被特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学生3:不赞成“平情近理之处置”。在为国为民的名义下,群闯民宅,烧房伤人。赵家楼这把火不仅仅烧掉一座楼,更是毁掉了那个时代正在逐步形成的法律意识和习惯。
教师: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鲜明,老师认为为民族利益而抗争,为国家前途而奋斗,是值得肯定的。但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爱国需理性,爱国更需要守法。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做到勇于奋斗,爱国守法,民族才有希望。
学生4:我支持“政府宜有特别眼光,为平情近理之处置”。学生的出发点合乎正义,匡互生等人不惧牺牲,为国抗争,感人至深,其精神值得称道。
学生5:对火烧赵家楼的推崇,开启了中国暴力抗议的新传统,对中国的危害是长期性的,于是便有了“文化大革命”批斗知识分子,便有了今天某些城市的日产轿车被打成破烂的事情发生。
教师:“文化大革命”批斗知识分子,某些城市的日产轿车被打成破烂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他们与火烧赵家楼事件后政府处理方式以及民众态度是否有关联,历史还没有定论,但“暴力抗议”的方式值得商榷。同学们,赵家楼虽然已经被拆除,但五四青年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精神永存。当然赵家楼的大火也让我们反思,只有民主和法制的光芒才能指引我们前行,走向文明!
“歷史解释是生成性思维的反映,也是培养生成性思维的过程。”[6]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俯视学生的权威解读者,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行为,鼓励他们自主性思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教师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事实,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现状,对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文本的困惑处加以点拨,从而促进师生对话、生生碰撞,形成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最终得出科学的历史结论。
三、基于历史时空的交汇融合
“历史进程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类活动的轨迹,时间和空间都源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的基础性概念,是构成人类‘过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7]任何历史事物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里,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为了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有责任创造一定的时空情境,让学生从时空维度,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实现时空交汇融合。
如讲述“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一目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全面抗战前后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教师可以选用两则史料:
史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史料二: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教师在学生研读史料的基础上设计如下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作了哪些准备?全面抗战爆发后,民族工业发展有何变化?站在时空视角,评价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的壮举。
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综合经济建设、抗日救亡、工业布局等视角,去认识和构建历史知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不断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政府调整和发展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抗战创造有利条件。全面抗战爆发后,沿海工业遭受巨大摧残,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促进西南、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历史时空是动态拓展的,理解和解释历史问题离不开时空观念的支撑,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历史事实因在不同时空里被解释而发生特殊的意义,又因在不同时空里意义的提炼而凝集永恒的价值”[8]。只有形成明晰的时空观念,实现历史时空交汇融合,才能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厘清历史发展方向,挖掘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域,合理地解释历史。
现实中的人如果没有广阔的视域,就不能登高望远。如果不能实现视域融合,就不能把握一切事物的本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素养都是服务于合理地解释历史。历史解释永无止境,永远在前进的路上。希望历史教师能够带着学生领略不同时空的历史史事,师生对话,生生碰撞,不断修正前见,在视域融合中,不断丰富历史内涵,达到新的视界。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2](徳)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91页。
[3]郑汉华:《理解和解释如何可能——伽达默尔释义学的根本任务》,《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4](徳)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杰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84页。
[5]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7页。
[6]童绥宝,魏志刚:《指向学科素养的历史解释的基本特征与教学路径》,《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年第10期。
[7]高黎明:《试论历史空间性与历史学习》,《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年第5期。
[8]朱能:《基础教育课程》,《重在“历史解释”的考查,要在“学会理解”的教学——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的突出特点及教学建议》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