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长河奔腾流空间面貌万古新
2020-07-04黎耕
黎耕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历史叙述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历史教学多聚焦高考考点,开展专题训练,往往存在重知识强化、轻素养立意的现象。事实上,以时空观念为代表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历史学习的目标要求,更是专题突破的方法工具。时空观念包括了时序演进的内在逻辑和特定空间的迥异风格,揭示了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的两个维度。
“历史学科,无论怎么考,考什么,都离不开时空观。”[1]笔者通过对比2019年、2018年、2017年全国Ⅰ卷历史高考题第27题发现,近三年的考查都与时空观念密切相关,材料反映的内容都跟明朝商业活动有关。有鉴于此,本文试以“明朝商业政策”为切入,瞄准学生固化思维,化疑解惑,探究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下的历史专题复习。
一、临摹时空背景,寻访历史成因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人和事,不可能再原原本本地重现。我们学习历史却要抱有“追忆”的情结,力图真实地描述和理解当时的背景。如同临摹书法绘画作品一样,要尽可能地再現原作的面貌,体会其中的架构和雅韵。探究历史时空背景和历史成因,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时空环境、时空主体和时空动因有清晰的定位和准确的理解。
(一)时空环境是特定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如果撇开时空环境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让人产生认识偏差。以明朝商业政策为例,高中生往往只能简单地说出“重农抑商”政策,或依据惯性思维指出该政策在明清时期有所“强化”。那问题来了,明朝商业政策只局限于如此?解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清楚明朝的历史背景,找准时空定位,这样才能论从史出。
特定的时空环境是指一定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任何历史事件都不可能离开当时的时空环境,并且受到它的限制和作用。明朝商业政策的出台正是受到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这里面既有消极阻碍因素的牵制,也有积极有利因素的推动。正因为如此,明代商业的时空环境已经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这对于商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势必会带来多重效应。
(二)时空主体是具体的
时空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对具体时空主体的关注,并诠释出“活”的历史。时空主体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人物的家庭出身、能力大小、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都有可能影响历史的发展。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上,英雄人物确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重大历史活动也是出现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因此,让学生关注历史人物,恰是落实时空观念的重要步骤。
明朝商业政策的酌量和制定,其背后必然是明代统治阶层利益的权衡,他们既要维护封建统治,也要照顾百姓生计,保障社会安定。
环顾明朝历史,作为最高统治阶级的皇帝,对待商业政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海禁”政策为例,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过程。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些政策嬗变的背后离不开具体历史人物的推动和影响,因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还要让他们看到时空主体的具体性和变化性。
(三)时空动因是多元的
时空动因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驱动时空主体做出历史决策的成因。它往往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甚至于动因之间都可能互为矛盾。
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提出“二律背反”的哲学概念,它是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以明朝商业政策的制定为例,其动因表现既有“重商”的考虑,又有“抑商”的酌量,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明朝商业政策矛盾演进的内驱力。
不难看出,这种时空动因的多元可以概括为两种互为矛盾的手段,每一次商业政策的调整,都是要最大化地体现明王朝的整体利益,所以多元的背后蕴藏着明统治者的最高意志——维护封建统治。
二、洞察时空动态,揭示历史特征
在明朝商业政策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不同视阈之中,让他们既能够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历史,又能够从微观细节中叙述史实。与此同时,学生应该明确历史时空始终是动态变化的,即商业政策的演变是有“足迹”可寻的,有它内在的渐变路径和规律特征。
(一)调适时空焦距,呈现多彩镜头
我们所熟知的法国年鉴学派领军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就是将历史时间分为“长时段”(地理时间)、“中时段”(社会时间)、“短时段”(个别时间)三大类别。这就是告诉我们,基于不同时段的时空定位,我们所要关注和得出的认识往往差别很大,因此时空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大历史”和“微历史”之间的互动切换和长效变化。
就像我们日常拍摄使用的变焦镜头一样,依照焦距长短,可以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所得出的画面分别是近景、中景和远景。那么就历史的“远景”来看,明朝商业政策离不开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影响,总特点是以抑商为主,贯穿始终。但是,如果我们将历史的镜头聚焦“近景”或“中景”时,这种历史细微的变化就显得格外突出,历史的多彩镜头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明统治者的恤商、惠商、崇商政策时有出现。所谓“恤商”多指明代统治者体恤商人、轻征商税、减少盘剥商人的做法,这些措施旨在照顾商人生计,保障他们有基本生存的生存能力。而“惠商”多指统治阶级主动为商人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鼓励商业活动的开展。自隆庆开关以来,明朝基本废除了海禁政策,使得民间海外贸易重新焕发光彩。“崇商”尤指在一些特殊时期和特定区域,人们将商业作为四民之业中最重要的活动,“在江南及福建沿海等地,重视商业的习俗也确实存在,不容忽视,如视商贾为第一等生业、弃农经商、弃儒就贾等”[3]在当时就是很常见的现象,它们与抑商政策共同诠释出了明朝商业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抑商与重商赓续交织、循环交替。
(二)烙下时空印迹,探索渐变路径
唐宋以降,完全意義上的抑商是不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官商分利”的新政策,明朝自立国以来也沿用了此办法,“洪武三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凭证)。……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4]。明太祖朱元璋以官府手中的盐换取商人运往边境的粮,以此达到“双赢”的效果。这种官商分利的做法揭示出明王朝商业政策的又一个特点——抑商之中亦有重商。
明代商业政策也有烙上前代保守思想的印迹,特别在对待商人身份的态度上,表现尤为显著。朱元璋明令“农衣?、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纱”[5]。明武宗即位之初,也下令“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6]。这种限制商人的做法是抑商内容的另一种体现,即抑商的“商”不仅指商业,更指商人。在商业的主体上,商人不仅有私商,还有官商,然而在对待官商的态度上,封建政府不仅不抑制反而大加鼓励。因此,明代的抑商具有相对性——只抑私商,不抑官商。
综上所述,基于时空动态多形式的考察,明朝商业政策至少有如下五点特征:1.总特点是以抑商为主,贯穿始终;2.抑商与重商赓续交织、循环交替;3.抑商之中亦有重商(官商分利);4.抑商的“商”不仅指商业,更指商人;5.抑商具有相对性(只抑私商,不抑官商)。
三、细听时空回响,总结历史影响
让高中学生基于时空观念评价明朝商业政策,就要使他们能够从时序发展和空间对比的角度解析历史,并深入考察时空交织环境中历史的多样性。
(一)从时序前后的变化看历史的潮流
在封建社会初期,小农经济的稳定关乎封建政权的巩固,统治阶级必然要实行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发展农业、限制商业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但是伴随商业的发展,抑商政策愈发地脱离时代潮流。以明以前的宋为例,商业税基本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这就意味着自宋以后古代财政结构经历了从单一农业税为主到包括商业税在内的多元财政结构的转变,这预示着商业政策的调整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时序切换到明代,顺应商业发展,特别是哺育新事物的成长——资本主义萌芽应当成为历史的潮流。然而抑商政策在经历了战国时“产生”、秦汉时“发展”、唐宋时“松动”后,本应朝着“消亡”的方向演进,但是历史的轨迹却来了个大反转,抑商政策变得更加“强化”。“强化”的后果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社会进步更加缓慢。
(二)从空间主体的对比看历史的反差
明朝历史(1368年—1644年)正好与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致吻合。在商业领域,中西方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统治阶级在对待商业的态度上却截然相反。具体表现在商业政策上,中国仍沿用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逐渐确立了“重商主义”政策,致使西方商贸活动日趋活跃,而中国商业态势更加偏向保守。
即便如此,在当时中西方贸易往来中,中国商品(瓷器、茶叶、生丝等)依然有着传统优势。欧洲人需要将美洲开采的白银运往东方,购买昂贵的商品,这样一来,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按理说,中国发展商业的资金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由于受制于抑商政策,中国对外缺乏海外市场需求的刺激,对内购置田产,使得商业资本得不到更好的扩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方则不然,尽管早期商品并无优势可言,但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几个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和庞大海外市场的经营,逐渐产生了工业革命,中西方贸易格局从根本上发生了易位。
(三)从时空交织的冲突看历史的滞碍
时序和空间两类要素是构成时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揭示了历史的潮流,后者反映了区域的差别,两者相互交织,缺一不可。时空交织的结果存在着“契合”与“冲突”两种区别。在中国古代社会,时空交织的契合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比较高。从时序上看,“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7],古代重视农耕经济是当时的普遍倾向。从空间上看,中国的大河文明有别于西方的海洋文明,抑商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中国古代铸就辉煌的农耕文明,并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世界近代史的时候,这种时空交织的结果由“契合”慢慢转向“冲突”: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此时的明王朝依然固守抑商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发展,对于国内农耕经济的稳定而言并无不妥,但就世界发展潮流而言,则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由此不难看出,在明朝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空间要素的抑商倾向与时序要素的重商倾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注释】
[1]陈伟:《2016 年以来高考全国Ⅰ卷对历史时空观的考查》,《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1期。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3]张明富:《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历史研究》2018年第6期。
[4](清)张廷玉:《明史·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73页。
[5][6](清)张廷玉:《明史》卷67《舆服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49、1650页。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