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画意, 领略古诗的魅力

2020-07-04彭磊

关键词:古诗诗意绘画

彭磊

古诗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诵读古诗,关系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古诗常用的方法可以说是加强朗读和背诵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对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这种方法以读为主,理解诗意为辅,学生也会背诵,也会默写。但不论采用范读、领读还是轮读、齐读等形式,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这样,时间长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减弱,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会降低。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古诗,为什么会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中脱颖而出,愈久愈香醇呢?那是因为古诗诗美、情深、意浓。

古人云:“诗堪入画方称妙。”这就告诉我们,好诗应该有鲜明的形象性,就像一幅好画一样。于是我从美术课中得到启发,对古诗教学作了新的探索:在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诗特点,融朗读、绘画于一体,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上学习古诗,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诗是画的升华,画是诗的形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作画的前提还是要朗读,再通过教师对精彩句子的点拨,让学生对诗有一定的理解,进而展开联想,身临其境,感受诗的意境。当然,我们还要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古诗配画的作品。如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为《送元二使安西》所作的画《渭城曲》,让学生感受古诗配画的魅力,感受到好的诗配画作品不是简单的诗的解说图,而是画家对诗的吟读、理解、联想后的再创作,充分展现了原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心中对古诗配画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古诗配画创作的热情。

接着,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诗的形象进行绘画式的展现,以感受诗的形象美。当然,这种绘画和专业的美术画法有着很大的区别,专业的绘画技法有素描、工笔、色彩等具体要求。但是古诗配画,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一般来说,只要学生能用铅笔,通过粗略线条,简便快捷地将诗中意象勾画出来,再涂上颜色即可。相对朗读感悟法而言,它是理解诗意、感受意象的另一种较为有效和更加有趣的方法。因为学生绘画时必然会进一步理解诗意,想象诗中画面,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绘画是多数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古诗枯燥的学习中注入绘画元素,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诗意,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诗画互动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的诗美、情深、意浓呢?

叶圣陶先生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拓展想象。古诗配画,正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这幅画,补白画面,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在此,我结合一首古诗《春日》来做简单展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朱熹把泗水河畔盛春美景含蓄又热烈地表现出来,学生朗读之后,结合注释和教师的引导,理解诗意。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无边光景一时新,是怎样的风景,让春天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呢?万紫千红总是春,又是一种怎样的美景呢?那么大家就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这诗中的美景画到纸上来吧!

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作画,一幅幅笔触稚嫩的小画,却是孩子们心中美妙的春天,也是对古诗精彩的展示。当孩子们画完画,我让他们相互传阅、相互欣赏。再说说感受,让他们更直观地体会诗歌的美,由此也體会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达到品诗意、悟诗情的目的。

古诗配画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从小体验中华民族的瑰丽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

古诗配画,诗画互动。浓浓的诗情画意把课堂衬托得古韵十足,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古诗也穿越千年再次绽放魅力!

猜你喜欢

古诗诗意绘画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永恒
冬日浪漫
劳劳亭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